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00924

查看

101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253#
发表于 2013-11-19 23:0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11-20 00:11 编辑



      大概没有人会天生喜欢古典音乐吧。我永远忘不了,十五岁不到的时候,那天下午放学没到处乱跑疯玩,到家就刚刚四点多。家里没人,筒子楼里邻居们也都没下班回来,屋里出奇地安静。打开还不如一块砖头大的半导体收音机,随手扔在父母的大床上。黄昏前温和、明艳的阳光,从窗外直直照进来,一片片落在大方格床单上,棉布的香味一下子就被晒了出来。半导体老老实实地卧在窗棂窄窄的阴影上,缓缓地播放出一支管弦乐队的慢板合奏。我无从知晓那曲子的名字和作者,乐曲结束时并没有播音员报名,我此前听过十分有限的几段古典音乐也无从让我了解所谓风格、曲式、体裁等等,致使我如今仍然无法确定那首曲子究竟是什么。但那段音乐,在那情境中,绽放出我从未见识的优美与舒展,令我无法移动脚步,呆呆地站在床前,听到曲终。这便是我与古典音乐首次面对面地邂逅,自此开始了我与她河流般曲折迂回的相爱相亲历程。

     像所有的少年人,流行歌曲是那时的主要音乐消遣。港台的爱情歌曲自是逃不开,邓丽君、刘文正亦曾令我着迷。因为学前就被爸妈逼着学英语,也对英文歌感一点点兴趣。除了业余英语教材上那几首老歌,John Denver 竟成了我英文歌的启蒙,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 快被我唱烂了, Carpenters也好,发音特别清楚,学英语的都会唱几句。高二的时候,一所美国中学师生来访,我用几句结结巴巴的英语给副校长翻译,笑话百出。一位胖胖的留着小胡子的美国老师送给我一盘自己灌录的磁带,用圆珠笔写着80‘s Pop Songs,是他喜欢的歌曲杂集,其中就有上面照片中这位 Jim Croce 唱的 Time in a Bottle 和 Operator。Jim的生平和音乐有很多的网络资源,比如http://www.jimcrocefans.com/croce.htm, 我就不多费口舌了。提到他,是因为我正在听他的唱片,和当初walkman中的声音很不一样了。当时一位美国犹太同学 John Goldstein和我聊了半天,回美国后寄给我一盘 The Best of John Denver,今天还能听。

      说回那盘磁带,被我翻来倒去听了无数遍,虽然有的生词总听不懂,但旋律和腔调已深深印入脑海。因为常听英文歌,对四大天王的兴趣和了解就远远逊于同辈们,到后来上大学注意力大部已转向古典音乐,港台歌曲就难得进入耳界和软件收藏了。人青少年时代听什么音乐,大概这辈子都会被拴在上面。大我十来岁、引我上听歌道的舅舅现在年近六十,只听邓丽君,家中各类小邓的录音塞满书架。因为有这一段,我对西方流行音乐的偏好定格在 Jim Croce 所属的或相近的风格,慢摇滚、乡村、民谣,歌手声音要有特点,伴奏配器不能太复杂,鼓点不能太强烈。重金属、世界风及后来的Rap、嘻哈都没能成为我的菜。及至前两年在国外收唱片,开始查阅网上关于西方流行乐的资料和唱片推荐榜单,才发现流行乐的世界是如此博大而有趣,流行乐中也是“严肃”和“娱乐”的品类之分。克服偏见、按图索冀、搜集流行乐经典唱片的同时,也有意寻找故交,少年时代那些常听不厌的歌曲。Jim 的唱片便是偶遇,是直到发现唱片封底上写着那两首歌的名字,才知道这两首歌的演唱者叫 Jim Croce,是个一头卷发、其貌不样、少年老成的小伙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54#
发表于 2013-11-20 08:39:06 | 只看该作者
John Denver 竟成了我英文歌的启蒙,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 快被我唱烂了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11-19 23:09

很喜欢这首《乡村路带我回家》,约翰丹佛的歌曲很流行,但录音其实不发烧的。


使用道具 TOP

255#
发表于 2013-11-20 10:08:37 | 只看该作者
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




使用道具 TOP

256#
发表于 2013-11-20 11:50:08 | 只看该作者
颇类似,大学时代也很迷过一阵英文歌,高中的初恋时代,就是受到斯蒂芬·福斯特英文歌熏染,工作以后,一头猛扎进古典音乐了,渐渐远离这些学生时代哼唱的英文歌。还是喜爱5-60年代的歌曲,偏爱燃情哀怨的格调。

使用道具 TOP

257#
发表于 2013-11-20 16:52: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3-11-20 17:18 编辑
周末两天大风,秋叶落了一地。晴空下阳光的灿烂不再有地面上生命的应和。

      这个时节,再听一 ...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11-18 22:04


真可谓——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飘零风叶入池塘,听取枝头弦上。
岁暮千里冰封,冬尽无限春光。四十功名两茫茫,乐里虚度流浪。

点评

妙,妙啊!  发表于 2015-3-16 23:24
感动,好词好句!  发表于 2014-4-10 22:59
哈哈,不愧是清华大学毕业的。  发表于 2013-11-21 15:09
赏完体热的美词,体凉了。  发表于 2013-11-20 22:44
您太绝了,妙词,无言以表敬佩!  发表于 2013-11-20 21:09

使用道具 TOP

258#
发表于 2013-11-20 19:4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3-11-20 20:11 编辑

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个人的际遇亦难复叠。感谢各位袒露心迹,小弟得以开阔视野,也反观自我。
自己,自己,唉,自扬鞭,自奋蹄……

使用道具 TOP

259#
发表于 2013-11-20 21:52:1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似乎有个特别的倾向:我上个贴子里讲的中学故事很容易被贴上被“洋化”、”西化“的标签。听听古典音乐,早些年是学习外国优秀文化,近些年大家听得面广了,不再单单是贝多芬的革命与斗争了,而是包括更多诸如”有种族主义倾向“的瓦格纳、施特劳斯和”颓废“的现代音乐,也一定程度上更深地卷入西方思想价值和道德伦理领域了,于是就面临着陷入各种批判和扬弃的论战了。有人能够回溯到我们青少年时期刚刚开始接触国外音乐的那个阶段,证明外界对我们的改造是由来已久且逐步成功的。

     这事情对我而言,简单得如同我爱吃的蜂蜜酸奶。顺便说一句,我吃过的绝品是在希腊的德尔斐。酸奶浓稠得有如做元宵的糯米面团,蜂蜜则是金黄油亮的浆冻,新鲜、天然、纯正。
通常讲,酸奶的量要大过蜂蜜,好比我们偌大的人口和文化根基,外来的文化产品会被轻而易举地淹没,搅拌后的奶浆,从外观和色泽上看仍偏近酸奶。但蜂蜜的甜味、香气、油润,与酸奶密密地结合在一道,中和了原始发酵后奶汁的酸涩和干结,成为一道既有营养、又是美味的绝妙甜品。

      我怀疑,那些对我们说蜂蜜加到酸奶里不好的人,只有少数是吃不惯这个味道的,而更有可能是些目光狭隘、斤斤计较、急功近利的酸奶商,生怕蜂蜜商抢了他们的利润,看不到与蜂蜜商共享市场、一同发财的前景。于是他们虽然自己也爱吃蜂蜜酸奶,却瞧不得大家都来享受这美食,偏执地给蜂蜜加上种种罪名。历史上对于种种文化泊来品的反应,多次印证了这一点。

使用道具 TOP

260#
发表于 2013-11-24 00:11:10 | 只看该作者
终于看完石前辈的好帖子了,获益良多

使用道具 TOP

261#
发表于 2013-11-24 10:13: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m33 于 2013-11-24 10:18 编辑

石兄文字感人至深,每每来着,总先看老兄的文字。

其实换个角度看布拉姆斯第二钢协,可能就不会有寒意了,而是充实后的自省吧。
最近总是在听莫扎特的作品,感觉看似简单的旋律中,似乎总是包含深意,于是乎联想翩翩,哈哈,魔由心生说的可能就是这种吧。

乱讲了,贻笑大方。

点评

老兄小别无恙。古典音乐,演奏者千人千面,聆听者百味丛生,魅力所在啊。完全同意老兄对莫扎特的评价,初听一片详和,细听有苦有乐,古灵精怪的地方多得很呢。  发表于 2013-11-24 22:02

使用道具 TOP

262#
发表于 2013-11-25 10:00:56 | 只看该作者
石兄:您的图片看不到。

使用道具 TOP

263#
发表于 2013-11-30 19:03:50 | 只看该作者
小弟是部门党组织副书记(诸兄莫笑),要负责工会、青年团和妇女工作(请不要笑)。

青年同事希望我介绍一下古典音乐,我觉得没啥,几周前答应下来。那天与拎壶冲兄谈天,冲兄讲述了如何组织面向数十人的古典音乐启蒙课,以及感人的现场效果,令我钦佩不已。这两天几位年轻同事问及所谓讲座事,让我意识到大家还颇认真,突觉压力山大了。因为两年前在别的地方讲过一次,还把当时的简陋器材搬过去,但效果不是特好。

面对一群80后,公务员,党员,古典音乐菜鸟,该如何入手呢?

一个角度是古典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效用,放几段莫扎特、贝多芬、巴赫、舒柏特等等,说明听古典音乐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叙述往事、引发思考、促生悲喜。。。。。。

另一个角度是像冲兄那样,选几段表达爱情、喜悦、忧伤、沉思、生死的乐曲。。。。。。

另一个角度是从奏鸣曲式开始,粗略地讲讲古典曲目的结构,再讲讲管弦乐、室内乐、独奏乐等曲种。。。。。。

另一个角度是从柴可夫斯基(天鹅湖吧)开始,由国民乐派回溯至浪漫、古典、巴洛克并前引至印象、现代诸派。。。。。。

我自己讲不能超过一个半小时,包括放音乐的时间,再答答问半小时,也要放点片段。好难!除冲兄外,是否还有前辈做过类似介绍?敬请给些指引。

使用道具 TOP

264#
发表于 2013-11-30 20:54:12 | 只看该作者
小弟是部门党组织副书记(诸兄莫笑),要负责工会、青年团和妇女工作(请不要笑)。

青年同事希望我介绍 ...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11-30 19:03



古典音乐发展史、作曲家排行、作品排行、作品体裁。。。都可以作为一个系列讲座的线索;

如果仅仅是一两场讲座,有个最“便宜”的招儿,拿《幻想曲》和《幻想曲2000》影片一边儿播放一边儿发散发散,效果保证差不到哪儿去~~~

点评

没错,我在许多场合,大大小小的场合无数次用《幻想曲2000》都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前提是受众完全是古典音乐盲!  发表于 2013-12-1 01:38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9-29 12:19, Processed in 0.050223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