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15709

查看

32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Rozinante

265#
发表于 2015-1-6 21:2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施兄讲得十分深刻。愚见是否可容自律论与他律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甚至语境下分别存立?

    是因为有了震频的数学排列,才产生了人类情感的载体,还是因为有了人类表达情感的需求,才使得声音在规律下的变化产生了意义。这好像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啊

使用道具 TOP

266#
发表于 2015-1-7 10:20:39 | 只看该作者
基本上是在谈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音乐的本质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音乐是否可以听懂?这些问题确实不好懂,想起来都头大。

音乐学这门学科的建立是建立在自律论和他律论争论的基础上的。音乐学这门学科和音乐美学,哲学,艺术发展史及规律,音乐本质等内容有关。对音乐本质的争论是音乐学上的主要内容。

自律和他律最早由康德建立,而伽茨将它们发展为音乐本质的争论的两大流派。在艺术史上,自律论美学观点和他律论美学观点也是各领风骚数十年的,最终形成两派争雄的局面。两大流派的争论最终形成了音乐学这一学科,自律和他律的争论是处于动态平衡中的,音乐学上的很多内容和问题也与之有关。很难说自律和他律哪个更高明。属于自律论这一阵型的名人主要有:毕达哥拉斯,康德,汉斯立克等等,我国的嵇康也属于自律论。而属于他律论阵型的名人主要有帕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等等。自律论在本质上倾向于唯心论,而他律论倾向于唯物论。

音乐是否可以听懂?答案当然是可以的。对同一部音乐作品的理解,我们的理解很可能是不断变化的,也因人,因时而异的。对同一部音乐作品的理解,是受聆听者的素质而决定的,你自己的个人素质怎样,对音乐的理解就怎样。因此,在音乐作品相同的前题下,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我们自身的条件有着密切联系。。。。。。在音乐作品相同的前题下,我们对音乐的理解是受我们的自身条件而制约的。

大概想到这些,有感想再补充吧。

使用道具 TOP

267#
发表于 2015-1-7 15:3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解释学有一个很有名的“历史效果原则”。理解既是历史的产物,理解也创造着历史。古典音乐之所以可以历久弥新,正是拥有无限的诠释性,而这种特性对于我们爱乐者而言便是理解。我们会因为作品,作曲家,演绎家这些历史背景而去理解一部作品,也会融入自己独特的人生体会,这也便增加了这部音乐作品的空间,从而开启新的历史。

   

点评

我不懂“解释学”,感觉很多20岁就应该懂的东西,40岁才知道应该去学。尤其最近在看里尔克,感觉这些知识20岁就应该去学了。  发表于 2015-1-7 15:55

使用道具 TOP

268#
发表于 2015-1-7 15:56:4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懂“解释学”,感觉很多20岁就应该懂的东西,40岁才知道应该去学。尤其最近在看里尔克,感觉这些知识20岁就应该去学了。对知识,感觉越来越重要,自己加把劲吧。

我对“解释学”也很好奇,还是第一次有朋友向我提到,兄台可以谈谈的。

使用道具 TOP

269#
发表于 2015-1-7 16:34: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ikarui 于 2015-1-7 16:47 编辑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兄谦虚了。解释学是哲学发展到近代的方法之一。最早用于解释经文(圣经),后来用于人文科学上,主要作用是增强对文本的理解。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载体,也是一种文本,也需要通过理解让人获得意义。
解释学也可以称为诠释学,是和现代哲学的现象学方法同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论。它关注的焦点是对于对象的理解。这种理解和科学截然不同,因为它不会展现出一个标准的,客观的东西,它不意味着文本背后(人的行为,艺术作品,文字,历史)有唯一的东西,相反需要参入主体的因素,依靠主体与对象两方面来呈现意义。


点评

好的,多谢兄台指点,对“解释学”,有机会我也学一下。  发表于 2015-1-7 16:39

使用道具 TOP

270#
发表于 2015-1-8 21:06: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zinante 于 2015-1-8 21:08 编辑

马泽尔的马勒

最早认识马泽尔是1994年1月1日。我清楚地记得我在家等中央台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信号出了故障,音乐会开始了好一阵,传说中的马泽尔和维也纳爱乐才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我还记得那天老马时不时把首席的琴抢过来自己过瘾。不过后来我对他的印象也仅限于新年音乐会。他去世的时候,我一张他的唱片都没有,说不出他擅长什么作品,听过他的一次现场也没有留下特别深的印象,好像他就是个老油条。

为了纪念老马,我买了两张他指挥的头几届新年音乐会的精选,还有这套马勒交响曲全集。马勒已经听了一多半,惊喜不断,也不知是我期望太低了还是老马水平太高了。

昨天晚上听的是《第九》。前几天几位老兄在这个帖子里讨论音乐的自律和他律的问题。我是一个自律论者。即使昨天晚上两杯红酒下肚(我的酒量是三分之一杯),听的又是马九这样的作品,我仍然习惯性地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听,而没打算跟着马勒哭鼻子。马泽尔的录音正合我的胃口:脉络清晰,架构宏大,描绘多于煽情。马勒交响曲的录音能做到声部清晰的有不少,但分句和表情变化之丰富,我觉得少有录音能和马泽尔的维也纳爱乐相比。半小时第一乐章如此丰满,没有废话,没有无病呻吟,只有那几个乐思在不断地发展、组合,变换出那么多不同的色彩。

我喜欢马泽尔这个录音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把马勒摆得比较低,不像伯恩斯坦阿巴多之类把马勒拔到先知圣徒一样的高度——我又来黑马勒了,不过我说的可是真心话。我觉得把马勒当成一个准一流而不是超一流作曲家,才不至于像(我们深深怀念的)alma老兄那样,到头来把他骂成狗屎。

这套录音之优秀,维也纳爱乐功不可没。这似乎是维也纳爱乐完整演奏的唯一一套马勒交响曲全集。维也纳爱乐这么喜欢跟马泽尔合作,是因为找个老油条指挥他们自己可以随便玩儿呢,还是因为他们真心欣赏马泽尔对音乐的直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很少有人发现马勒与维也纳这座城市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甚于舒伯特、甚于约翰·施特劳斯,马勒音乐中萦绕耳边的轻盈舒畅,一如维也纳这座城市。维爱并非不爱马勒,而是只为正确的人而爱马勒。马泽尔与伯恩斯坦两极,   发表于 2015-1-8 23:51

使用道具 TOP

271#
发表于 2015-1-9 17:06:3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不知m兄“马泽尔与伯恩斯坦两极”后面想接着说啥。我记得有一回看录像,伯恩斯坦给维也纳爱乐排练一首马勒交响曲,冲乐团大吼:“这是充满感情的音乐,跟你们以前演奏过的音乐都不一样,你们不了解这种音乐!”当时真想上去抽他。

点评

哈哈!瘦马兄接着说下去了.....“抽”,太严重了。很早,马勒几乎就是重口味的,但及晚,马勒却又必须是可口舒心的了。马泽尔的马勒一组,诚为难能可贵。  发表于 2015-1-9 21:32

使用道具 TOP

272#
发表于 2015-1-14 13:12:42 | 只看该作者
瘦马兄这篇马泽尔的马勒写得不错的,要赞一下,哈哈。

点评

见笑啦!  发表于 2015-1-14 16:21

使用道具 TOP

273#
发表于 2015-1-15 12:26:22 | 只看该作者
瘦马兄不同意他律论,其实他律论也很有趣的。他律论有很重要的理论依据的。就是说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情感所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联系贝多芬的《命运》和《田园》的创作就很能说明问题的。

使用道具 TOP

274#
发表于 2015-1-15 16:38:29 | 只看该作者
瘦马兄不同意他律论,其实他律论也很有趣的。他律论有很重要的理论依据的。就是说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情感所支 ...
shinelb 发表于 2015-1-15 12:26


哦?愿闻其详。贝多芬几乎同时写出了《命运》和《田园》,是受什么样的感情支配的呢?

我倒不是完全不同意他律论,只是近期没工夫同意它。

使用道具 TOP

275#
发表于 2015-1-15 17:00:42 | 只看该作者
哦?愿闻其详。贝多芬几乎同时写出了《命运》和《田园》,是受什么样的感情支配的呢?

我倒不是完全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5-1-15 16:38

我简单说说,与当时贝多芬的人生际遇有关吧。

当时有一个原因是耳聋困扰着贝多芬,因为一个音乐家失聪意味着什么。《命运》的主题,与命运抗争的主题我认为还是可信的。《田园》也是,贝多芬听不到声音了,他渴望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因为失去一个世界,他就另外创造了一个世界。《命运》和《田园》都与贝多芬的人生经历有关,当然失聪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我看过《贝多芬传》的电影,贝多芬创作《田园》的时候,电影画面是溪流,大海,瀑布,但却是无声的。可以感觉到贝多芬失聪后那种悲情。

而认为情感支配行为在书法上也有很多经典的例子。书法,就是先有文章,才有字,象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先有文章,因为文章充满悲愤这种感情,文字与之呼应,才诞生了《祭侄文稿》这一书法名篇。《兰亭序》的诞生与情感的关系也是这样的,因为这篇文章是关于人生无常的。。。。。


使用道具 TOP

276#
发表于 2015-1-15 17:31:38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之《田园》和Cavatina犹如天启。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2-23 14:28, Processed in 0.076308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