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60019

查看

428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metamophore

289#
发表于 2012-3-12 21:18:41 | 只看该作者
众多拜罗伊特现场的《帕西法尔》----克纳佩茨布许的扛鼎之作


现代的唱片公司几乎已经不再录制瓦格纳歌剧,尤其是鸿篇巨制的《指环》、《帕西法尔》的录音室录音,转而不断挖掘、发行一系列的瓦格纳歌剧现场录音。从1927年拜罗伊特现场的《帕西法尔》长达37分钟的片段首次被记录发行唱片以来,《帕西法尔》的现场录音林林总总不下30种。在这些录音中享有最高荣誉的当属汉斯•克纳佩茨布什在拜罗伊特的演出实况:除1951年和1962年版之外,我还听过其他2个版本,演绎时间分别是1956年、1958年。

绝大多数的收藏者都会把维兰·瓦格纳1951年拜罗伊特的制作,即战后首届瓦格纳音乐节上《帕西法尔》的实况录音版本作为收藏的起点。从1951年到1964年,汉斯·克纳佩茨布什一直担任拜罗伊特音乐节的常任指挥,其1951年和1962年这两个一前一尾的拜罗伊特现场录音,长期以来也一直位列众多《帕西法尔》的最佳版本。

克纳佩茨布什非凡的《帕西法尔》演绎,年复一年,始终如一,但绝非一成不变。而无论运用何种叙述和表达的手法,他都能从整体把握住这部作品。其演绎的内在逻辑性和智慧,毋庸置疑地自始至终都能对听众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所有这些都证明了一个原则,即现场实况录音所追求的是令人信服的真实的演绎,而不是那些不真实的完美。音乐节的演出都是在炎热的夏夜,歌手们往往因此而疲劳,尤其是在整部歌剧的演出快要结束时,偶尔出现瑕疵或含混算不上什么。

1951年拜罗伊特现场录音,演唱阵容——沃尔夫冈·温德加森(帕西法尔)、玛莎·莫德尔(昆德丽)、路德维希·韦伯(古尔内曼兹)、乔治·伦敦(安福塔斯)和赫尔曼·乌迪(克林索尔)——堪称经典。在这个版本中我们所听到的最为生动、激情最饱满的演唱(合唱指挥乃日后大名鼎鼎的威廉·皮茨),丰富了战后重开拜罗伊特节庆剧院的演艺历程。据说这个版本是唯一一个没有经过编辑剪辑的实况录音,这倒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个版本终场部分温德加森的演唱,听起来在很努力地跟上克纳佩茨布什自由即兴的乐速。

1956年的演出中,两年之前在拜罗伊特塑造过那位崇高的饱受痛苦折磨的圣杯武士首领的汉斯·霍特,在这里退居其次把安福塔斯转交给后起之秀的迪特里希·费舍尔-迪斯考,而迪斯考把安福塔斯的痛苦表现得深刻入里,在音乐性方面可谓迪斯考在拜罗伊特演唱诸多角色中的登峰造极之作。霍特此次演唱偏角替特列尔,霍特尔的演唱都把这个角色塑造得令人着迷,并在其精神性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莫德尔则是最后一次在拜罗伊特演唱昆德丽。
在两年之后即1958年的拜罗伊特演出中,早期的歌手阵容里只剩下了格兰德尔,而他也仅仅演唱了先前霍特移交给他的替特列尔。蕾吉娜·克丽斯宾演唱的昆德里给人印象深刻,尽管按拜罗伊特的标准,她的嗓音稍嫌轻盈,在表现角色的诱惑力和迷人性等方面有所不足。汉斯·贝勒演唱的帕西法尔孔武刚健,与温德加森的演唱在性格塑造上有所不同,但是这种演绎无法表现出帕西法尔克服天性中的脆弱而达至终极的崇高。在著名的1962年拜罗伊特演出录音中,演唱帕西法尔的杰西·托马斯对角色性格——即由青春烂漫、朝气蓬勃到高贵、威严——的刻画更为全面。此外,霍特尔在这个版本中演唱的古尔内曼兹也值得珍视。这是他首次在拜罗伊特唱此角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90#
发表于 2012-3-12 23:06:01 | 只看该作者
众多拜罗伊特现场的《帕西法尔》----克纳佩茨布许的扛鼎之作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2-3-12 21:18


好东西啊!

使用道具 TOP

291#
发表于 2012-3-12 23:14:58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第一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唱片是施纳贝尔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EMI公司录制的。这套全集尽管音效不佳,但至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2-3-6 22:17


这段评论看着眼熟,好像是张佳林老师写的吧?

使用道具 TOP

292#
发表于 2012-3-12 23:29:55 | 只看该作者
部分根据以前的网络评论改写,具体出处我也不知道。

使用道具 TOP

293#
发表于 2012-3-12 23:52:48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有全文:

http://bbs.cnnb.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63428

“蝉雏”是张佳林老师的网名。

使用道具 TOP

294#
发表于 2012-3-14 00:13:35 | 只看该作者

RE: 陆续来一些珍贵的收藏(藉由一张唱片留名青史的小提琴家----埃里希•罗恩)

藉由一张唱片留名青史的小提琴家----埃里希·罗恩
喜爱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爱好者几乎都知道富特温格勒在二战期间留有一张与Erich Rohn的贝小协录音,而且很多评论把这张唱片定为不可不听的版本,这个录音在很多爱乐者心目中始终居于传奇般的神圣地位。而对于这位在这个录音中表现如此抢眼的小提琴演奏者,我们始终不甚了了。因为,这位小提琴家至今也仅仅能见到这个唯一的录音传世,而坊间也偶尔能出现他另外演奏的贝多芬两首小提琴《浪漫曲》的录音,但并没有象这个录音那样如此有肯定的出处能定为是他的录音。所以,这位小提琴家至今为什么还能被后人记住,完全是由于有这个录音存在的关系。埃里希·罗恩,是一位藉由唯一流传至今的孤品录音而得以名垂青史的小提琴家。这样的特例,完全颠覆了二十世纪那些录音洋洋洒洒、唱片发行量动辄百万张的著名小提琴家。

这张唱片中记录的是1944112旧柏林爱乐大厅的一场演出,当时由柏林广播电台制作了磁带档案录音用作广播播放,也就在这场音乐会后的两个星期,旧爱乐大厅就被盟军的炸弹轰炸得千疮百孔。而苏军攻克柏林之后,连带着从柏林广播局缴获了包括这部录音在内的一大批战时广播磁带。此后,这些包括了富特温格勒其他战时广播录音在内的一大批录音资料有十几年时间内石沉大海。直到六十年代,苏联旋律唱片公司从中甄选了一些极具价值的录音率先在俄罗斯境内发行了慢转唱片。这时,世人才知道富特温格勒还有这么一部石破天惊的贝小协的录音存世。这时,我们才第一次知道了在二战时期的德国,有这么一位堪比库伦坎普夫、施内德汉等德奥小提琴艺术家伟大成就的了不起的德国小提琴家。苏联在德国近八年的苦苦追索索及交涉后在一九八四年终于归还了其中的部分文献,其中的录音资料直到一九八七年才由莫斯科广播电台分两次返还给了自由柏林广播电台(SFB)。最后,DG唱片公司拿到了录音正式发行的版权,并在一九八九年出版了一套号称“首次发行”的以Document命名的十张CD套装唱片,CD编号:DG 427 773-2,其中就有这张录音。然而,法国的富特协会不知从什么渠道,早在1982年就发行了编号为SWF 7901的协会盘,唱片上标注的录音时间也是1944112。仔细比对黑胶唱片与DGDocument系列CD以及其他的唱片公司转制的部分CD,发现它们都是来自于相同的音源。所以,可以肯定,法国协会盘以及不久之后雨后春笋版涌现的这个录音的各种CD,都是同一个录音。而这时距离苏联人将磁带归还给柏林广播局前后也就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德国人自己还没尝过鲜,绝不会把这个磁带外流。所以,只能有几种解释:一是这些协会盘和后来的CD均来自于旋律密纹唱片的转制;二是坊间一直盛传当年老毛子归还给德国人的仅仅是一套复刻的磁带,而原品还留在苏联境内,而这种复刻的磁带也不仅仅制作了一份;三是,法国协会从旋律购买了当年它们制作密纹唱片时的母盘。从法国协会盘高品质的播放效果和我听过的出版于1996年意大利Nuova Era唱片公司的CD(尽管它标注的是来自于194419的现场演出录音,但实际比对下来的结论是,我倾向于认为还是与其他唱片公司以及DG标注的112的演出是一张录音)来说,录音的还原度以及小提琴的结像、乐队的结像和丰富的堂音及背景的人声杂讯,这些唱片并不来自于旋律唱片的翻版转制,必定采用了更加肯定的稳定音源,即第三种可能性较大。

后人不断地歌颂富特在战时德意志乐坛独木撑天的英雄气概和人文精神,他的1944年《英雄交响曲》录音和1942年《合唱交响曲》录音都被奉为富特艺术中的最高成就,其英雄性和深刻的内省力即便富特自身也在其后不能被超越。然而,反复聆听这个录音,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在富特和罗恩的共同演绎下,具有一种真正君临天下的天界的王者风范。无怪这个录音是深刻地具有富特温格勒烙印的贝小协(可以拿这个录音与富特后期与梅纽因的三个录音相比较,实际上这些演奏一脉相承,无不具有爽朗而堂皇的风范)还是代表着埃里希·罗恩个人解释的贝小协、抑或是真正源自于贝多芬理想中的的他的小协的演绎,因为独奏者罗恩,在1934-1945年间担任富特麾下柏林爱乐的首席长达十二年,他们之间的艺术趣味和追求已经并不是简单的默契所能涵盖的。独奏者罗恩在作品里展现的是巨大的精神的能量,而富特温格勒在音乐中所要表达的也是音符之间的巨大的精神内省力。所以,两者在音乐节拍、强弱起伏、力度的自由变换之间高度契合,很多时候会发现富特温格勒给出的拍子会恰好在罗恩的起弓同时;而富特温格勒的节拍变化向来是难于捉摸的,甚至于常年在他指挥棒下演奏的乐手们看来也有时无所适从,冥冥中乐队发出了富特所要求的音响。

富特温格勒自小接受的贵族化的人文教育使得他的贝多芬音乐演绎具有高贵的温情和至上的英雄性,他的希腊化的精神内涵解构力深刻地体现在他的贝多芬音乐中。所以,他的数个贝小协录音,我们可以听到一脉相承的高贵爽朗和崇高壮丽。埃里希·罗恩的小提琴音色清丽脱俗(其实和梅纽因具有极其的相似度)而又舒缓工整,大气斐然。两者的天然合拍以及深刻的表情,使得音乐中的艺术和人文价值,成为贝小协众多录音中无可替代的一笔。

埃里希·罗恩的揉弦幅度不大,揉弦和和运弓的音乐表情相得益彰,处处服务于作品的表现需要。音色圆润清丽、优美而自然。乐句连接紧凑与舒展变换自由,变化和过渡的对比和融合完全切合音乐的行进,步调庄重有力,情感的紧张和凝重深刻地表达出贝多芬音乐的戏剧力量。可以感觉到罗恩长于处理长线条的旋律,往往这种旋律表现得会紧慢失当而最终不知所衷,而罗恩营造的悠长的长线条,流动性、抒情感十足,非常动人。和梅纽因版一样,罗恩也采用了克莱斯勒的华彩乐段,这段刻骨铭心的华彩是整部演奏的表情核心,这里罗恩的表现绝无喧宾夺主的炫技,技巧上毫无滞重的酸涩,表情爽朗高贵,犹如参天大树般挺拔耸立,气度潇洒、理性十足而情感抑扬起伏。富特和罗恩两者在第二乐章的浪漫深刻至极,绝无有些人不知怎么解读出的对战火中困苦的悲天悯人,而是歌颂美好的无限情怀。福特这个慢乐章的伟大处理无不让我联想起他51年《合唱》第三乐章音乐中的表现:气息深远,宁静至美而内涵凝重从而具有一种正大的壮丽感。整个第二乐章几乎可以肯定是众多贝小协录音中最攫功至伟的一版。动人心魄的激烈的第三乐章在富特演绎下坐怀不乱,乐队和小提琴独奏紧密无间,表情、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层次细腻而天衣无缝。
时至今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柏林爱乐大厅战时的绝响仍然照耀世间,富特温格勒和埃里希·罗恩在音乐之间传达出的人类的普世情怀,如今依旧具有能荡涤灵魂的超然能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95#
发表于 2012-3-14 03:07:06 | 只看该作者
Erich Rohn留下的33转黑胶远不止这一张,至少我知道还有两张:一张是TELEFUNKEN下的舒伯特回旋曲/拉威尔Tzigane小提琴作品,一张10寸小盘;另外就是他在dgg下也有一张贝多芬弦乐三重奏作品,也是10寸盘。

使用道具 TOP

296#
发表于 2012-3-14 12:07:24 | 只看该作者
能否一见图片?资料的不统一造成信息缺失,我看到有介绍罗恩还有其他的录音存世,但没有肯定的说法。按照他75岁的寿长来说,应该还有其他机会留下其他的音响资料。

使用道具 TOP

297#
发表于 2012-3-14 16:4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etamophore 的帖子

Tahra那版的转录应该是来源于广播电台的工作母带
   

使用道具 TOP

298#
发表于 2012-3-14 18:59:32 | 只看该作者
罗恩这版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文献价值要远高于他的实力,
我听过,是CD,感觉一般。
最喜欢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还是大卫的地球版。

点评

我也是听CD啊,可以说绝不丝毫差于一般的早期立体声啊!  发表于 2012-3-14 20:25

使用道具 TOP

299#
发表于 2012-3-14 20:22:41 | 只看该作者
我反复聆听这个录音,最突出的感受确实不在于小提琴家实力超群,而在于艺术家对贝多芬音乐艺术的超强领悟和表现力。这种表现力是如此高贵和清新脱俗,同时有着博大的情怀,感情绝不泛滥。很多评论认为欣赏这个录音应该把它当作一部带独奏小提琴的交响曲来听,但我认为不以然。我是绝然认为这个录音中埃里希·罗恩的表现力十分突出,富特温格勒特意为独奏家营造出一种十分舒展的气场来尽情发挥。当然,两厢本身的情趣和审美,对贝多芬音乐的理解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原因在文中已经解释过了。我十分愿意热情地推荐这个录音,这个历史录音不但文献价值无可估量,而且欣赏价值更大,并且在40年代的众多历史录音中录音质量也十分突出。

使用道具 TOP

300#
发表于 2012-3-19 09:21:29 | 只看该作者
旋律公司也有这张贝小协,包括富特42-44年的贝三,贝九都有,不知录音效果如何?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2-23 00:35, Processed in 0.024457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