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05918

查看

1019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289#
发表于 2013-12-27 21:46:31 | 只看该作者
普及古典音乐,石兄做得很好。

使用道具 TOP

290#
发表于 2013-12-28 12:22:2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北京空气出奇地好,天空的颜色是少年时代经常遇到的那种乍蓝。小狗很高兴,平时家里没人,白天只好睡觉,今儿个可以跟家长去公园疯跑,还能和小伙伴蹦跳嬉戏。我也很高兴,工作日在单位的大楼里呆上十三四个小时,在冬天就是黑着进去,黑着出来,只在午餐的时候看见头顶的一片天,间或晒一两分钟太阳。

昨天和同事说起来,现代人在城市里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里。如果上帝或是外星人看我们,早上从一个大盒子里钻出来,钻进一个会动的小盒子,沿着一条狭窄漫长平滑的曲线,跑到另个一个更大的盒子前,钻进去呆上一天,晚上再钻进那个小盒子回到早上出来的那个大盒子里。关键是这些家伙似乎乐此不疲,一连五天做同样的事,偶尔中间溜到其他的盒子里去。他们的进食、排泄、呼吸、生殖,那些一切自然属性的动作,似乎都与自然不搭界了,完全在他们自己营造的一个环境中秘密地完成。

他们也很少接触地球上其他的物种,当然一些昆虫和微生物乘他们不注意,还会侵入他们的生活。只有少数家伙,在少数时间段,拉上一两只被他们称作狗的其他种类的生物,出现在街头巷尾。别说动物了,就连植物也变成了装饰,它们的根须不再能无限制地延伸到地表上的砾石缝中,汲取天然的水分和养料,而是被水泥板材阻挡住去路,整修建筑群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花盆,种植着些个树林和花草。人嘛,也就是这些花草之间的小虫,爬来爬去,上下游动。

使用道具 TOP

291#
发表于 2013-12-28 22:4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jj 于 2013-12-29 00:56 编辑

       好感悟!清新的空气,蓝蓝的天,如煦的阳光照在皮肤上,为什么令人身心愉悦,勾起儿时旧时光?谁说我们的每只细胞不是和环境通联着呢,谁还说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记忆是来自于我们自身呢?人,本就是天的一分子而已,虫,不自知矣,愿人人都好好珍惜环境吧。冬日午后,本来可以去感受一下大自然,获得我们身心的健康和偷悦,为何却为了钞票和大楼舍弃这最好的愉悦,做牺牲环境和健康这种本末倒置的事情?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为何只发展经济而不顾其它,有独立的经济存在吗?是谁用经济遮住了这个民族的眼晴?

使用道具 TOP

292#
发表于 2013-12-31 19:04:08 | 只看该作者
变化多端的2013年,只剩下最后五个小时了。祝朋友们一切顺利,来年在音乐的旅程上幸福地漫步。

十年前,12月31日的下午是轻松愉快的,一切工作要在3点前结束,不给领导添堵。而今天疯狂的时代,现在还要在办公室值守。似乎没有所谓新年。其实这个年界本来也就是人为创造的。

不管如何,祝福是真诚的,朋友送来的和送给朋友的、家人的。夜还轻软,还有时间和狗儿、和音乐漫步,迎接新的一年。

点评

2013年有幸欣赏到石兄的精彩,甚是赏心悦目的事情。迟来的新年祝福,有心不怕迟。祝福兄新年快乐!新年新气象!新年新精彩!  发表于 2014-1-2 09:40
石兄辛苦了,祝新年快乐!感谢一年来您的好书和妙帖的陪伴!代表领导问候了,呵呵!  发表于 2013-12-31 20:42

使用道具 TOP

293#
发表于 2013-12-31 22:4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sjj 的帖子


    兄提了个关键的问题:是谁用经济遮住了这个民族的眼睛?在经济这面大旗下,似乎一切都该让路。可这面旗会把我们引到哪里去?实在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使用道具 TOP

294#
发表于 2014-1-3 15:51:31 | 只看该作者
元旦前夕,半夜里装了一只单声道唱头。很小声的试听了一张单声道PHILIPS头版格罗米欧与哈斯姬尔的莫扎特奏鸣曲。这是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系统里听单声道唱头播单声道唱片。那天夜里很兴奋,直到元旦凌晨才关机休息。
我买单声道唱头是为了听英国erc公司复刻的马慈《巴赫小无》。
后来,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些单声道唱片,贪婪的听!
再后来,在网上订了一批单声道唱片。。。。。。
很多同样的曲目,听了50年代以及之前的大师们的演绎,正是感慨万千。
社会进步,科技提升。但人类在艺术领域却不见得在与时俱进。
记得石兄在我的帖子里问到的问题有了答案:单声道唱片只适合单声道唱头。不过后来用立体声技术复刻的单声道唱片,若用单声道唱头听,却会显得不伦不类。更“适合”立体声唱头笼统的听。
这是我听里帕蒂演绎格里格和舒曼钢琴协奏曲后的感悟。

祝石兄:新年进步!万事如意!!

点评

据说emi的里格曾坦言立体声是没必要的。  发表于 2014-1-3 20:20

使用道具 TOP

295#
发表于 2014-1-5 10:56: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5 11:32 编辑

去年的今天,还没有完成回国的手续,期待着回家、在家的安详和安泰。

今天是个星期天。按照老早以前看来的说法,应该放一张巴赫的独奏作品,大提琴、小提琴或是键盘,沏一杯茶,静静地度过周末,是人生最美好的片刻之一。



今天播放的是苏克演奏的小提琴无伴奏组曲。老关的2A3胆机经过半年的折腾,似乎近于佳境,让和我年纪相仿的老天朗发出平和、周正的声音。上次听苏克,似乎他手上比较软糯,没有米尔斯坦DG版那般爽脆光洁,也没有梅纽因那样韧柔滑稠,更没有海菲兹那种灵利坚铿,听起来不大过瘾。但今天听起来,苏克在高低音弦上的音色变化还是很明显的,乐句中的力道变化不夸张,且张弛有致,有他自己独特的“娓娓道来“的味道。黑胶碟更是功不可没,前两天听了会子CD,小提琴的高音总有点不够自然、不够舒展。因为不想提升CD机,所以短期内亦无法改善。

非常羡慕中山张品茶的境地,想来十年之内恐怕没有机会去研究和尝试。冬天干燥,平时觉不够睡,火气大得很,嘴边上不停地长包包。泡一杯菊花清清火气吧。以前买的几个青瓷小盏,还有网购的一套Royal Albert经典三玫瑰茶具,都只是闲置在柜子箱子里了。

工作日不能照顾小狗狗,今天一早拉他出去一通猛跑,和小伙伴们打闹一番,回家后再赏一根羊骨头,他便愉快地趴在沙发旁,享受啮咬的快感,不再来用各种球球和玩具烦扰我。
阳光到现在,十一时十一分,终于绕过前面的高楼,照进兼作听音房的客厅,在北方冬季的暖气之上再添一份温暖。冬天的太阳跑得快,下午四点多就只有染红墙壁的份儿,没有加温增暖的功效了。所以这几个小时,我特别不愿意离开阳光上的沙发,也不愿离开美妙的琴声,离开一本有见地的书籍,离开睡得四仰八叉的小狗,离开琴声暂息时那一晌出奇的宁静,以及琴声流啭时弥散于心神的宁静。感谢老巴赫。

昨天听人说起,习大大和外国首脑侃道德经。从网上找出南怀瑾的道德经今译,发现读解这本经典还真不是件容易事。为什么老师那么重要?有个老师,别有了被指点、被教化,不必自己在信息海洋中误打乱撞,浪费许多时光。如果有位老师,此时此刻点拨一下如何读解老子,那不为这个巴赫乐声中的星期天增添一份美好和意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北听巴赫小无,南赏舒伯特的阿帕乔尼,听的是飞利浦的麦斯基与阿格理奇版本。只是我的听音室已作与世隔绝处理。耳朵专心,可脑海却并不专一,追随着琴声,总在回忆些啥,寻觅些啥,在这暖煦的周日下午。哈哈。  发表于 2014-1-5 14:26

使用道具 TOP

296#
发表于 2014-1-6 21:18: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6 22:03 编辑



今日心情大好。过了阳历年,仿佛一切有了转机。与老板达成共识,相互配合推进工作,应该说更好地配合他。

今晚北京的交通也作美,比往常早到家20分钟,一年里可能也就一两回。小狗狗守着一早给他的骨头,居然没搞破坏,连巴巴都没拉。

一伸手便取了这盒《卡门》。算上整套和选段,一共有9个黑胶版本,这套是第一次听。

《卡门》真是一部神品。一个说起来俗不可耐的故事,揭示底层人的底层人性,不像《诺尔玛》、《游吟歌手》、《罗米欧与茱莉叶》等等爱情剧,总有些超脱现实的高尚歌颂。《卡门》是我们现实生活和思绪的写照,环顾四周,朋友们、亲人们、同事们中间总会有几位曾几何时扮演过卡门、何塞或是埃斯卡米洛、米凯拉。爱情之疯狂、晕眩、迷乱、狠毒曾经鼓动过每一颗年轻的跳动的心。爱情之畔的交欢也曾造就许多让世界充满色彩的传奇,虽然那色彩有时是青粉、娇黄,有时是腥红、惨白。

法文我只粗知一二,不足以判断词句的美俗。但比才的音乐确是神来之笔,将这部世俗故事化作人间佳作,使得这部百年老戏至今仍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一段段咏叹调仍为各路歌手高唱。序曲、爱情像小鸟、幕间曲、斗牛士之歌等等选段大概是歌剧作品中最为频繁当作音乐会曲目演出的吧。但是听过整部剧的乐友是最幸运的。

单独听那些选段,与将那片段音乐放在剧情中听,完全是两码事,两种感受。也许没听过整剧,感受单纯些、直白些,但远不如听过整剧后体会之多样、丰富、细腻。想起大学时代,曾邀请一位女同学(完全没有追求的意思,只是很好的朋友)去听中央歌剧院演出的《茶花女》,那时的我现场听到《祝酒歌》,大呼过瘾。女同学在戏尾、薇奥列塔濒死在病榻的瞬间掉下了眼泪,而我却为那最后几句没啥旋律,不够优美、构不成咏叹调而感到遗憾。她说,你们男的看这种戏,感觉和我们是不一样的。那时不太懂,如今也不一定全明白了。但我想是戏剧、音乐的结合,当时打动了她的泪腺,触动了她的心底。

今晚令我吃惊的是DG的录音,如此地清晰且富层次。说实在的,Berganza和Domingo等几位主唱算不上是最有特点的,我更喜欢卡门有些风骚一点的甩腔之类的俏皮劲儿,何塞的抒情性更强一些,高音时有些假声也无妨。换言之,法国味儿而不是意大利味儿更浓一些。但阿巴多棒下的乐队线条感真是强烈,动态对比十分突出,弦乐群和percussion低频特别生动,近麦收音、定位准确、略显生猛的录音倒是挺助力,把这部戏的热闹劲儿热辣辣地烘托出来。

《卡门》是适合愉快的心情的,越听越喜兴。很可惜从没现场看过演出。有过一次法国剧团以城堡为背景做露天演出,当时没有伴儿,又怕露天是带麦克风的,所以没有去。后来碰到一位中国出去的中提琴手,告诉我演出效果还不错,有些后悔。但我似乎已经是院厅控了,希望有生之年能在剧场里看一回《卡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97#
发表于 2014-1-7 01:59:02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每每听到《茶花女》剧末的气若游丝和《艺术家的生涯》剧末呼天抢地的悲鸣,都会情不自禁地眶中含泪,甚至于单独把这最后的几句拿出来反复聆听、比较各家演绎。
歌剧,实际上也是戏剧的一种,都有一个牵领全剧的“戏眼”(我给出的并不太专业的名称)。歌剧的戏眼并不像话剧、影视剧中来得光彩耀眼,而往往是大段的宣叙调烘托、交织,旋律往往并不是主要的,但一定是戏剧冲突占到全剧的中央点。而我,也对每一部歌剧的戏眼,情有独钟,反复推敲比对。
《卡门》一反真实主义歌剧的戏剧冲突构成,将整部歌剧的矛盾冲突放在第一幕(而一般歌剧的戏剧冲突高峰集中在第二幕),既要清楚地交代前后剧情,又要使矛盾冲突的主线、分支由第一幕层层推进,前后相顾,比才的音乐保证了梅里美的剧情展开得跌宕起伏而又不会失之逼仄。

点评

高度同感。每每听《艺术家的生涯》最后,Rodolfo抱着Mimi嘶声力竭的喊出“咪咪”时,发现眼眶总是湿湿的。同样,看到《红楼梦》中黛玉炆稿片段时,更会一边轻哼,泪流满面。。。。。男人,其实也是很脆弱的啊。哈哈。   发表于 2014-1-8 17:56
有谁能有老兄这股认真劲儿,如此钻研?凡事就怕个认真不是。 传统的戏剧理论是有道理的,不能为破而破。表演也是功夫,所以每次看《雷雨》还是很感动。  发表于 2014-1-7 12:10

使用道具 TOP

298#
发表于 2014-1-7 22:2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石南根 的帖子

卡门也是我很喜欢的歌剧,前后收了多套

   

点评

没想到与mm33兄有同样的爱好!我一直以为自己菜鸟,也就只能听懂这些入门的玩意儿。不过,最近自己能完整听完全剧的次数确实是越来越多啦。  发表于 2014-1-8 17:59
老兄的收藏都是经典,哪天再去讨扰。  发表于 2014-1-7 22:42

使用道具 TOP

299#
发表于 2014-1-8 14:45:16 | 只看该作者



老兄何时得空? 是得聚聚了。

   

点评

最近班上瞎忙,周末也不得闲。看看春节大假期间吧,如果您也有空。您和朋友那里宝藏多啊,每次都大开眼界。  发表于 2014-1-8 21:53

使用道具 TOP

300#
发表于 2014-1-15 22:1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17 03:04 编辑

我一个发小的哥们儿是专业音乐人士,前两天在国交新年音乐会上演出老柴《如歌的行板》之大提琴和乐队版,担任大提琴独奏。他是家传,美丽的妹妹也拉大提琴,兄妹俩生活得既优游,又潇洒。专业人士,尤其是玩独奏的,要拼演出,不断扩大知名度。但经常要在演出曲目上做些妥协,搞些大家伙喜闻乐见的片段,演出中把大线条把握好就行了,而且常常要偏炫些,容易制造气氛,调动情绪。深刻和精细还是留给小众和室内乐吧。

那美丽的老妹妹至今还是一个人,很多浪漫的故事留在往昔的时光。她从音乐附中毕业时有个汇报演出,穿一系露肩的白色长裙,黑色高跟鞋,父辈传下来的大提琴在身前发出古雅深涩的光泽,她白皙的额头、水灵灵的大眼睛、光洁的臂膊,与上了年纪的琴身既是强烈对比,又是相处和谐。有一个乐句拉完,她猛地仰头看向右前方,大小臂与琴弓恰成三角形,那不足一秒的瞬间里,她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美丽图画。二十多年过去了,那一瞬间仍牢牢停留在我脑海里,活生生地浮现在眼前。一个人一生能有这样一个绝美时刻,夫复何求?

我那时还听不懂她拉的曲目,演出过程中比较老实。我的一个小哥们儿在乐句停顿处抢着鼓掌,露了个大怯,好在大家也不大在乎。他当时是要存心要追求我这位老妹妹的,那天买了一大束花,演出结束时迫不急待地献给她。我那小小的一束就显得寒酸极了。不过那时我正在追与我同去的女同学,但是因为最终不成功,如今对她那晚的模样倒没什么印象了。

与老妹妹同时汇报的是个小个子姑娘,一身红裙,红布鞋,看上去不那么搭界,气质上离我老妹差之千里。琴技吗我说不上来,但现场的感染力因为视觉印象也差了许多。当时觉得我哥们儿老妹是天鹅,那小姑娘么,,,那晚我认定我那小哥们儿配不上我那老妹妹,后来事实确也如此,但没想到她如今还是一个人,多少烟云聚散,她在苦恼中也曾向我倾诉恋爱的苦楚,可我不在他们的艺术圈里,对他们从事的行业又无比尊崇,如何有主意帮她开解?愿他们兄妹俩今年运气好,心想事成。

点评

温情的回忆.往往到了某个时刻,这些回忆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片断.  发表于 2014-1-17 23:13
老妹妹如今成为老妈妈了吧?就一直这样美丽动人下去,也未为不可。  发表于 2014-1-17 21:09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2-23 22:28, Processed in 0.056550 second(s), 2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