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6641

查看

35

回复
123
返回列表
楼主: 狗儿念经

25#
发表于 2011-5-23 10:54:05 | 只看该作者
liao兄明鉴,东西在哪对我不重要,看看这些养养眼罢了。
前些年一段时间很爱这些高古瓷器,间或俺自己也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5-22 16:42
不是投资的话真假无所谓,我在古玩街买过一只仿三国青瓷羊,觉得比我在三国文物展看到的真品(下图)还要漂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1-5-23 10:42:50 | 只看该作者
liao兄明鉴,东西在哪对我不重要,看看这些养养眼罢了。
前些年一段时间很爱这些高古瓷器,间或俺自己也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5-22 16:42

小玩怡情。

使用道具 TOP

MZL

27#
发表于 2011-5-26 22:27:15 | 只看该作者
我靠!好多是国内没有的稀世珍宝啊,盗墓贼近三十年来贩卖流出的居多。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1-12-18 16:46:1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精粹【补遗】



北齐·杨子华《校书图》(宋代摹本)

【名称】北齐 杨子华 校书图
【简介】《北齐校书图》宋代摹本,纵29.3厘米,横122.7厘米。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这图卷所画的是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和文士高干和等11人负责刊定国家收藏的《五经》诸史的情景。据宋人题跋,原为杨子华作,水墨着色,横卷,卷首画一少年侧立,捧经书阅读;一学者坐椅上执笔书写,侍从二人托纸砚;一人执书卷,身后女侍二人。中段榻上二人书写,一使侍转身与抚琴人对话,榻后女侍二人,榻侧三女侍各手持几、琴、壶而立。卷尾画二马,一人拱手执鞭,二人牵马,一位牵马人似西域人。

画中人物其神情均极生动。此图用笔细劲流动,细节描写神情精微。设色简易标美。画中人物的特征,已不同于顾、张等人的“秀骨清象”,人物面孔都呈鹅蛋形,与出土的娄叡墓壁画相吻合。因为他善于画壁画,所以有人把1979年出土的北齐娄叡墓的壁画推测为他的手笔。唐代阎立本评其画曰:“自像人以来,曲尽其妙,简易标美,多不可减,少不可踰,其唯子华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1-12-18 16:47:31 | 只看该作者


唐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部分)


绢本,设色,纵51.3厘米,横 531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历代帝王图》阎立本人物画代表作。又称《古帝王图》。全卷共画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的画像,从画像来看,虽仍有程式化的倾向,但在人物个性刻画上表现出很大的进步,不落俗套,而显得个性分明;画中按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念,处理人物的大小。《历代帝王图》用重色设色和晕染衣纹的方法,有佛教艺术的影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1-12-18 16:49:37 | 只看该作者


南唐 李赞华 东丹王出行图

绢本设色。纵27.8厘米,横125.1厘米。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辽代的统治者很重视绘画。《辽史·本纪》载:太祖九年(915年)画《君基太一神像》,神册六年(921年)画《招谏图》,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建日月四时堂,图写古帝王之事于两庑。”辽设有翰林图画院,《辽史·圣宗纪》载:开泰七年(1018年)“诏翰林待诏陈升写《南征得胜图》于上京五鸾殿。”又《辽东行部志》载:翰林待诏田承制在宿懿州严宝寺画《二十八宿》。兴宗好儒术,工丹青,以画鹿著名,重熙九年(1040年)遣使于宋,自画《千角鹿图》为献,宋仁宗挂之于太清楼,召君臣观赏,成为宋辽友好美谈。辽的贵族画家有东丹王耶律倍(后改名为李赞华)、世宗耶律阮(倍长子)、耶律题子、萧瀜,还有著名画家胡壤、胡虔、高益,都是契丹人。

辽代的绘画曾有很多的创造与成绩,由于历史上曾重视不够,记载简略,传世卷轴画及少,且多有争议。流出海外的辽代卷轴画以传为李赞华的《东丹王出行图》(上图为局部)最著名。

这是一幅表现人物鞍马内容的画,与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称南宋陈巨中临《东丹王还塞图》卷的构图人物极似。画中绘有六人骑在骏马上,他们各具姿态,衣冠、服饰、佩带皆因身份的不同而各异。马则矫健、丰肥、左右顾盼,慢跑前行。东丹王在马背上手把缰绳,面带忧郁,若有所思,情绪正和他弃辽投后唐的处境吻合。人物及马的线条描绘细腻精良,赋色华丽,尽显宫廷绘画之特色,构图布势前后照应,疏密相宜。整个画面人物和马的动态形成一种行进的韵律。卷末有无名氏题“世传东丹王是也”,书风近宋高宗赵构。李赞华自投后唐明宗后,长期居住在中原,其画风对后人影响很大,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均有著录与评价。从文献著录来看,此卷是接近李赞华画风的一件精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1-12-18 16:51:12 | 只看该作者


南宋 宫素然 明妃出塞图(部分)


卷,纸本,水墨,纵30.2厘米,横160.2厘米。(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关于此图的作者及时代,学界颇有争议。此画的构图与人物造型与张踽的《文姬归汉图》极为相似,图中绘西汉元帝时宫女王嫱(字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子,与随从行出塞外的情形。寒风迎面,景色荒凉,人物形象刻画极为真实生动,笔墨技巧纯熟,线条勾画细致流畅,以淡墨稍染衣褶、马体,粗笔淡墨,几笔便写出塞外苍茫萧瑟的环境特点。人、犬、马的动作体现出风之肆虐呼啸,也反衬出王昭君镇静、从容的精神面貌,是一件难得的传世佳作。

款署“镇阳宫素然画”,款上钤朱文大印“招抚使印”,图上钤有“笃斋审定”、“竹林书屋”、“棠村”、“蕉林书屋”、“蕉林居士”、“蕉林梁氏书画之印”、“归安陆学源笃斋收藏”、“学原长寿”、“伯鸾后人”、“壶公经眼”、“剑泉平生癖此”、“完颜景贤精鉴”、“景氏子孙宝之”、“学源过眼”、“冶溪渔隐”等鉴藏印记。卷末拖尾有陆勉、张汤、张宁题跋,它是一件经金代至清代收藏有绪之珍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1-12-18 16:52:26 | 只看该作者


北齐 杨子华 校书图(局部)

《北齐校书图》宋代摹本,纵29.3厘米,横122.7厘米。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这图卷所画的是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和文士高干和等11人负责刊定国家收藏的《五经》诸史的情景。据宋人题跋,原为杨子华作,水墨着色,横卷,卷首画一少年侧立,捧经书阅读;一学者坐椅上执笔书写,侍从二人托纸砚;一人执书卷,身后女侍二人。中段榻上二人书写,一使侍转身与抚琴人对话,榻后女侍二人,榻侧三女侍各手持几、琴、壶而立。卷尾画二马,一人拱手执鞭,二人牵马,一位牵马人似西域人。

画中人物其神情均极生动。此图用笔细劲流动,细节描写神情精微。设色简易标美。画中人物的特征,已不同于顾、张等人的“秀骨清象”,人物面孔都呈鹅蛋形,与出土的娄叡墓壁画相吻合。因为他善于画壁画,所以有人把1979年出土的北齐娄叡墓的壁画推测为他的手笔。唐代阎立本评其画曰:“自像人以来,曲尽其妙,简易标美,多不可减,少不可踰,其唯子华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1-12-18 16:53:54 | 只看该作者


唐 阎立本 锁谏图(元、明摹本)局部

长卷,绢本设色,纵36.9厘米,横207.9厘米。(美)弗利尔美术馆藏。

此图画十六国汉的廷尉陈元达,向皇帝刘聪冒死进谏的情景。刘聪是个荒淫奢侈而又残暴的匈奴君主,除兴建宫殿四十余所外,还要为其宠爱的刘贵妃建一座华丽的鹎(同“凰”)仪殿。陈元达为此追踪到逍遥园内的李中堂进谏,刘聪大怒,命令将他全家处斩,陈元达用预先准备的铁链把自己锁在一棵大树上据理力争,画面表现的正是这一紧张时刻。后因刘贵妃在后堂听见,写条子向刘聪劝谏,刘聪才接受并赞扬陈元达,改逍遥园为纳贤堂,李中堂为愧贤堂。画中人物关系、表情刻画得极其生动,前半段冒死进谏的紧张气氛与后段贵妃的宁静娴雅形成鲜明对照,十分传神。关于此卷的作者和时代,鉴赏家说法不一,旧传为唐阎立本作。此图虽为元、明摹本,但仍不失其原貌。(图为局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1-12-18 16:55:10 | 只看该作者


梁 萧绎 职贡图(局部)宋人摹本

宋人摹本,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198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图中绘列国使者立像十二人,皆左向侧身,身后楷书榜题,疏注国名及山川道路、风土人情、与梁朝的关系、纳贡物品等。列国使国从右至左为:波斯国、百济国、丘兹国、倭国、狼牙修国等等。在此图中,使者的站姿几乎雷同,但其个性特色,或文静秀弱,或朴质豪爽,或机智慧敏,各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独特气质,表露无遗,并且都有那种有幸成为使者的恭敬情态。另外,画中人物比例准确,铁线描遒劲流畅,敷色高雅古朴,体现了中国南朝绘画艺术的水平。


--

历史上学者们对狼牙脩的地理位置一度并不十分确定。
中国二十四史之一的《梁书》有着世界上最早的狼牙脩地理位置记载:「其界東西三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去廣州二萬四千里。」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为不少学者如鄒代鈞、桑田六郎、柔克義、伯希和等曾对狼牙脩的地理位置,做出各种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以下是当时各种不同说法:
荷蘭人葛路耐(英文:W.P Groeneveldt)凭其所知将中国各种有关南洋的文献收集,翻译成英文,并於1876年出版英文版《南洋群島文獻錄》3,这书首批在巴達維亞4发行,但书中誤认为“狼牙脩”為錫蘭古都楞伽(英文:Langka)的對音;
美國汉学家柔克義,則认为為狼牙脩就是《岛夷志略》的“龍牙犀角”,誤认为就是《鄭和航海圖》的龍牙交椅(Langkawi)。
英國學者祈利亞(英文:Gerinl)考證它是暹羅灣內的“狼卡修” (英文:Kah Langkaciu),但未被多数人所接受;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指狼牙脩在今日的日萊峰(马来文:Gunung Jerai);当时伯希和还不知道《爪哇史颂》的Lengkasuka,而是根据《諸蕃志》中汉语“凌牙斯加”,还原出Lankasuka。
晚清的中国学者丁謙斷指在北大年、及马来半岛的吉蘭丹及下加奴等地;
馮承鈞稱主要在馬來半島之中;
中国清末地理学家鄒代鈞則指在婆羅洲;
日本的桑田六郎則指在巨港;
新加坡文史學家許雲樵教授指出是在泰国春蓬府附近4b
鮑威里(英文:Paul Wheatley)所作的圖示,相當於北大年及古蘭丹;
直到日本學者藤田豐八著《狼牙脩國考》一书,考证《島夷誌略》中“龍牙犀角”,指出龍牙犀角就是《梁書》的“狼牙脩”,《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及《南海寄歸內法傳》中“郎伽戍”,《諸蕃志》的“凌牙斯加”,《鄭和航海圖》的“狼西加”,第一次指出这些不同的名字都是《爪哇史颂》的LAngkasuka的对音,位于暹羅南綞的北大年。至此,龍牙犀角、狼牙脩、凌牙斯加、狼西加等均是Langasuka,已为中外学界普遍接受,殆成定论:
蘇繼廎根据《大唐西求高僧傳》、《諸蕃志》的記載,考证狼牙脩的地理位置,认为伯希和、柔克义均誤,以藤田豐八的北大年说为正确。5
中國科學院院士向达考證出《郑和航海图》五百余地名。向达: “狼西加 ……应作狼牙西加,为Langkasuka 对音,即大泥地方”。(大泥是北大年的别名)。6
杨博文註釋《諸蕃志》凌牙斯加國條:“《梁書》之狼牙脩、《隋書》之狼牙須、《續高僧傳·拘那羅陀傳》之稜伽脩,《事林廣記》作凌牙蘇家,《島夷誌略》作龍牙犀角,皆係《爪哇史頌》所舉之Lengkasuka對音,也即印尼古代碑銘中Ilangasogam,地當今北大年(Patani)”。7
英国学者米爾斯(J.V.Mills)对于狼西加的定位,迄今最為精確 :“狼西加(Langkasuka,在北大年以東和東北一帶,東經101°18' ” 8
米爾斯:“龍牙犀角即Langkasuka” 9
米爾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恢復《郑和航海图》上七百多个地名,并且画成地图《1433年的中国和南亚》。据图狼西加(Langkasuka)约在東經101°18',北緯6°48'.10
虽然历史学界定论狼牙脩是位于北大年,但狼牙脩发源地及领土变化还是有争议。
以下是二种对狼牙脩发源地及领土变化的推论:
狼牙脩建國于現代馬來西亞的吉打州內,然後發展到泰國的北大年地區。
狼牙脩建國于現代泰國的六坤(英文:Ligor),由吉蔑人所建立,後併吞古代的赤土國领土南至馬來西亞的吉打州內,馬來人后来遷居狼牙脩,领土最後發展到北大年。

历史学界对狼牙脩历史的归结
历史学界归纳各种不同的文献及理论,多少整理出狼牙脩的历史面貌如下:
1世紀以后,印度人在吉打一帶進行殖民活動時建立狼牙脩。在中国的萧粱至隋朝時代,即6世纪,狼牙脩的疆域,地跨馬來半島北部,包括今日马来西亚的玻璃市、吉蘭丹、吉打及泰国的宋卡、北大年及一帶的地方;其政治中心,則有知名的固羅、赤土、羯荼、羯陀、基拉、吉陀等,都是以都城聞名於世。它的勢力,在6、7世紀期間達到了最高峰,7世紀以後其在吉打的领土就渐渐被建立在同一地點的‘羯荼’国(英文:Kedah)所取代。”
而8世紀以來,狼牙脩国各都城,先後被室利佛逝及南印度的注輦,以及后来的暹羅及滿者伯夷控制。当中国进入宋元時代,由於中國航運的發達,马来半岛東海岸的经济有所提升,於是狼牙脩興隆起來。狼牙脩国至明代还存在,领土似乎局限於北大年一隅,这就是《鄭和航海圖》中的“郎西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1-12-18 20:24:29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都是国货精粹!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1-12-19 09:35:36 | 只看该作者
不管在哪里,只要东西好好的保存,我们及我们的子孙总有机会看到。
这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
我国的文物保护不说也罢。。。。。。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2-1 04:48, Processed in 0.029030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