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4430

查看

4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David

25#
发表于 2011-9-13 21:33:26 | 只看该作者
最近也在留意这款箱子,仔细算算,3万出头的价格好像很实在啊,东讯的DIY套件都差不多2万了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1-9-13 21:48:40 | 只看该作者
以后可以升级原厂低音脚坐 合适的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1-9-13 22:23:43 | 只看该作者
瑞宝的音箱声音有特点,但是呐叭容易破!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1-9-14 09:49:11 | 只看该作者
DY有DY的玩法,CC有CC的玩法。非“白”即“黑”,“不好”即“坏”,是不少发烧友的典型思维模式。
一个道具(包括线材)在一套系统中惊为天人,就放之四海而皆准,在别的系统中也能“照方抓药”,更是不少初哥的逻辑。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1-9-14 10:06:53 | 只看该作者
DY有DY的玩法,CC有CC的玩法。非“白”即“黑”,“不好”即“坏”,是不少发烧友的典型思维模式。
一个道 ...
David 发表于 2011-9-14 09:49


要靠所谓的道具才能入耳的东西,扬声器本身的设计就有问题。
真正的美女,素面朝天一样好看。小有姿色的女人,倒是打扮一下,偶尔还能有些惊艳,其实是超出预期的惊喜。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1-9-14 10:27:42 | 只看该作者
现场是现场,录音是录音,回放是回放。你的回放是你的回放,我的回放是我的回放。他们有一个共通的交集----音乐,但更多的是不可胜数的歧异------BY 黄智钰.
全文转贴在下面, 作为封贴.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1-9-14 10:30:38 | 只看该作者
音响上的「莫非」定律及其真理

黄智钰

前阵子在报章上读到乔志高先生的一篇短文《莫非先生的美语哲学》,中间以「莫非定律(Murphy's Law)」考究的人生验方,梗概加以铺陈,读来颇觉莞尔,再证以音响人生的种种,更觉妙趣横生。

1.「莫非定律」最为人熟知的一条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准会出错。(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对这一条,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音响中的各式连接插头。我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发觉使用者将左右声道接错,或喇叭相位接反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怎么插都行,基本上先就符合了「可能出错」的条件,因此也就「准会出错」了。别以为这是初哥初姐们才会红黑不分,在我自己的经验中,有太多次是在一群发烧友们品头论足一晚后,才由某人意外发觉一切只是误会一场....。

平衡式讯号线的接头(XLR或俗称Canon插头)好一些,因为设有弹簧卡榫,方位错了就插不进去,接驳确实时还会有「可」的一声,但欧规与美规正反讯号相位所用的脚位互异又是一桩困扰。

纯从防止误接的角度来说,早被「淘汰」的DIN接头,至少也比现今通用的RCA接头好一些。DIN接头有点像真空管用的管座般,方位不对就插不进去,而且还有负端先接的优点,即使在开机状态下拔插,仍能避免掉大部份RCA接头正端先接容易引起的冲击杂音。我并不「怀念」DIN接头,因为DIN接头也有声道分离度较差的问题。我衷心盼望的是音响工业,能制定出一套较严谨的接头标准,除了电气性能优异之外,更要能防止使用者在任何情况下的误接。

相较于古老的真空管时代与最先进的计算机产业,眼前THX这种用更多色码来分别更多声道的方法,说穿了,实在粗略(至少对色盲或全盲患者就不适用)。

2.英文谚语中:Friends come and go, but enemies accumulate.(朋友有分有合,敌人则有增无减。)人生经验大家都有,毋庸赘言。若把这条「定律」说成是音响与主人的关系,大概会是「好东西卖了怀念,烂货越积越多。」常换机的朋友与音响店的老板大约都有同感吧!

以前常听到有人把不圆满的婚姻说成是:「因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最低限度来说,最终的结果总算是好的,至少,相处多年,确实了解了嘛!但若套到常换音响、遍历百机的发烧友来说,我的感觉比较像是「因憧憬而买入,因不了解而卖出」,换句话说,从头到尾都处于懵懂之间。而竟然,懵懂多次、不了解多次之后,竟然还成了「专家」。换得越多,懂得越多嘛?

记得以前有人说过:换音箱是「动摇HiFi王国之本」的事。那种「择所爱、爱所择」的美德,在今天已经很难看到了,一切不过是消费而已。

3.If you're feeling good, don't worry, you'll soon get over it.(假如你正觉得快意?别忙,很快就没事了。)这句子让我记起一位调LP唱盘简直神乎其技的朋友,每次他午夜急电说「现在是最神妙的一刻,快来听听」时,等我驱车狂奔而至,总看到他若有所失的面孔。后来我自己也有过多次这样的短暂狂喜经验,终于领悟到,好的状态会过去,巅峰的状态更是短暂。慢慢的,也就建立了音响「常时85分」的观念,音响系统常时能维持85分的状态,就已经十分了不起了,偶而的出现了90分或95分,就当成意外的奖赏(bonus)吧。don’t expect too much别太奢望。更后来,了解专业音响(例如录音或广播)注重一致性与可靠性,优先于音质与性能时,也就完全欣然接受、甚至心向往之了。

4.Don't mess with Mrs. Murphy!(别跟莫非太太紏缠!)这一条对常串门的发烧友和音响销售员,都极具警示性!得罪了「她」,不管你是那一方,日子可难过了。这一点,大家都知之甚详。我想起的倒是另一个案例:一对夫妻走出音响店,丈夫滔滔不绝的分析两套音响的高音如何、中音如何、低音又如何如何....太太只说了两点,A那一套太贵(或太丑、太大、太....);钢琴声也不对。

先生愣在路口,高音、中音、低音....钢琴声???

5.The other line always moves faster.〈别条队伍总是移动得快些。〉在公路上饱尝塞车之苦的人们,对这条定律可真是再同意不过了。大家塞成一团,斜眼看着隔壁线道开始顺畅移动,等自己费尽辛苦把车挪进隔壁线道,嘿,这条线不动,刚刚那条倒动了!另一种也很常见的状况是当你选择左线道以求顺畅直进时,必然遇到一堆半横着等待左转的车。

依照我的观察,道路上的莫非定律,还可以比照此条的精神加以扩大。例如说:『发现非左转不可时,你一定正在慢车道上』反之亦然:『你总在快车道上发现该右转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是如此之谓矣。

这一条定律若要跟音响扯上点关系,恐怕也就在这种『老是看不准』的不如意上。

有个朋友玩老QUAD静电屏,用情之深算得上是天长地久型的。可是人总会静久思动,加上发烧朋友一旁怂恿,终于弄了一对外加的超高音。位置摆来摆去,衰减器扭来扭去,搞了半年仍见愁眉不展,倒不是超高音单体有什么问题,『现在高音是漂亮了,可老觉得低音比以前更见不足』!于是,又开始心思思弄支超低音了。过一阵子再见时,超低音已经试了几款,事实上,不但试了几款,甚至还已经全数便宜处理掉了,连超高音也拔掉了冷在一旁。不愧是有点人生历炼的家伙,没让自己迷失在『老是换错车道』的窘境中。他的心得是:『假如我要那样的声音,我应该去买一对那样设计的新喇叭,而不是在QUAD身上迭床架屋。』后来他还是爱QUAD,原原本本,没加什么,也没改过什么的一对老QUAD。

我有三个朋友都偏爱V W的Golf小包车。其中一位是女士,从最阳春型的开到现在的GTi已是第三部了,爱得不得了,可绝不改装,连机油、火星塞都只照原厂指定。另两位朋友则都是赛车选手型的,开车技术既辣,又精通改车之术,什么昂贵的改装套件都舍得花。可多年之后,谈及当年的玩劲及改车之道,他们竟都不约而同的说:『改到最后,实在觉得不如一早多花点钱买Porsche〈或Ferrari什么的〉。』

当然,这并不保证他们一早买的是保时捷或法拉利,就会放弃改装之乐。我想说的只是,清楚的认识处境及去路显然是个比想象中还难的课题。

既用了Roger 3 / 5A,却又对它的『没高没低』心有罫碍;买部万把块的综合扩大机,却指望换个几千块的发烧电容而连升三级;系统的基本条件没弄对,却想着十几万块的一对线必能将之起死回生。像这样的对处境认识不清,对去路思考不灵,也就难保不会常听到莫非先生的冷笑声了。

了解了这一点,下面一则也就很容易理会了:

6.A short cut is the longest distance between two points.〈走快捷方式的路往往多绕了路。〉英文的字面意义不容易懂,特别是对学过基本几何、知道『两点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的人。莫非先生没打算重新发明几何学,只不过他知道快捷方式未必是直线,或者,未必是宽阔平坦、零落差、毫无风险的直线。此所以,我们不会穿过地心去美国,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向被视为三流的医术〈正本清源,药到病除还只是二流,第一流是『医于未病』〉。下次再有人告诉你扩大机『无力』、『推不动』是因为墙里的AC电源线截面积太小时,在真动手前你至少还有999个原因和方法值得想想!

别太急于抄快捷方式。快捷方式的那头,莫非先生正在等着告诉你,以这样的搞法:You will always find something in the last place you look. 〈你永远会在最后一个地方,才会找到你要的东西。〉

声音的准绳「以现场为准」

我质疑,甚至反对「以现场为准」,理由有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个理由:非不为也,乃不能也。

随手抓张唱片过来,「录于布达佩斯一所重建的教堂,6月26至27日,7月2至3日,1991......」,我不确定您当时在哪,但我很确定我当时没在那所教堂。假如非得「以现场为准」,我只好坦白以告:我人没在那里,没个准。对绝大部份的录音,我们都不是「目击证人」,或者该说成「耳」击证人?!因此作不得准的。

第二个理由:非不为也,乃不能也。

你越熟悉录音的制程,越了解这是一门艺术创作。「以现场为准」如若可能,其基础之一至少必须是录音师为您涓滴不漏、原原本本、巨细弥遗的收录了现场的一切,可是古往今来从未有此可能性!尤有甚者,即使或有可能,也不可以这样做。事实上,高明的录音师懂的多是取舍、强调、润饰、遮掩......的技巧,而这就像摄影师的采光、取景、控制曝光等等工夫一样。因此,当有人说「以现场为准」,我只能说「谢了!」。

我一辈子照起相来最帅的时候,是陪老婆婚纱摄影时,俩口子都照得美美的。但假若非得「以现场为准」,我只好坦白以告:我那俏脸右边十吋就是打光助理那胖胖的手肘。没照进去,当然。一句话,别忽略了录音这个「创作」的过程。

第三个理由:非不为也,乃不能也。〈哈!您都会背了。〉

事实上,我还可以举出至少二十九个同样「非不为,乃不能」的理由,但我觉得以上的例子应该已经说明了许多。经过了这一长串的啰嗦,我实际要讲的是:音响之成事,确实该以「现场」为本的。只不过,我的意见是语义上应该精确一点:「以现场为准」不如「以现场经验为准」来得确实,而「以现场经验为准」更不如「以人生经验为准」来得妥帖。

音响发烧友的处境有时明明早已经是「感官超收」了,却还会认为是解析力不够,还没有足够的真实感。真实的状况是什么?真实的状况是假如我们真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把音乐厅中的信息全录下来,忠实的把数十毫秒的残响、少得可怜的直接音与丰沛的间接音的混响比例......一股脑儿在家里照收照放,以为这样才够真,你会很惊讶于这结果哪叫HiFi,简直No-Fi了。莫说是指挥翻谱声、单簧管的按键声、钢琴矮凳的咿啊声没那么鲜明锐丽,连音乐都不免淹没在如潮的轰隆声中。

现场是现场,录音是录音,回放是回放。你的回放是你的回放,我的回放是我的回放。他们有一个共通的交集─音乐,但更多的是不可胜数的歧异。

谈真实感很沉重,自得其乐〈此处读成音乐的乐〉岂不好得很?

所幸,作为一种感动心灵的艺术,音乐的回放说难很难,说不难也不难,心的向度而已。有人用音响听音乐,听的是音乐;有人到音乐厅听声音,听的,也就是声音了。

有发烧友尝言现场的超低音比之「他家里的」略逊,吾不敢称不是。衡诸日前北海道一游听到最多的一句惊叹句竟也是:「啊,都没有照片漂亮!」哎〈不是唉〉,我欣然发觉自己已从欲辩妄言、欲哭无泪的境界提升〈或堕落?〉了不少。这会儿的我已能破涕而笑,抚掌点头了。天凉好个秋,吃毛蟹石头锅,甚好,甚好。其乐,自得。

日本人称现场录音为「生录音」,音响回放为「再生」,纯从字面上看,其味隽永,值得玩索。无怪乎日本Stereo Sound的菅野冲彦先生,能提出「唱片演奏家」这样的见识出来。

有人质问,若「心」的作用如此之大,那数千元一部的扩大机,和售价天文数字的Hi-End巨作,借着吾人的心灵与感性,岂非可以「没有不同」?

或许是大量而「成功的」商业广告所造成的影响吧,许多人对高级音响的刻板印象总脱离不了「原音重现」、「如临现场」这两句广告词,而且,深深地相信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乐天而论,这当然没什么不好。把「原音重现」、「如临现场」当作一种期盼也好,看作一种理想憧憬也罢,总算是个目标。但假如真的相信有「原音重现」这码子事,恐怕就太过乐天而不知命了。其结果,难免歧路亡羊。

有多少人抱着这样的期盼、怀着这样的憧憬,花下无数心血金钱,买这换那、调东整西,终于证得无望、悔于无妄?又多少人转而识(试?)出另种乐趣,久嗜于扮演伯乐、专精于鉴别类品性能,却从不曾人马一体,共骋一快?

未证未识,等而下之者,犹有等等。

对芸芸用音响听音乐的人来说,执着迷信于「原音」是没有出路的。「原音」只能存在于真实的时空,稍纵即逝,与最短暂的青春单位一样,一去,就再也不回来了。我们用科技所保留下来的「复本」,其本质已是「伪」,再经回放,无论这重现出来的有多么像真、传真、逼真、乱真,无论如何,终归不可能就是「真」了。这是我们所处的真实物理世界中的逻辑法则,没得商量。

这么说来,求真(原音)既不可得,所以音响全是骗人的,毫无意义的啦?是,也不是。说是,是因为音响确实是「骗人的」。其「骗术」高下有分而已。说不是,则是因为音响回放乃是藉假而希望你当真,绝非毫无意义的。

所谓「论画以形似,见与邻儿同」,所有的艺术型态,从「唯心」的角度而言,跟似不似(像不像真)并没有很直接的关联,即或像是音乐回放这样「写实」的技术,其最终的价值与目的,却还是得在一个「心」字里求。

曾经读过这么一个小故事。据说毕加索曾经有一次碰到一个陌生人,那人认出这位大画家后,直言不讳的说:人人称你为大师,但你画的一点都不像。毕加索倒也不以为意,反问他:那你觉得怎样才算是像呢?那人摸出一张照片示与毕加索。毕加索看了看那张薄薄的肖像,问:这人岂非是扁的?

假如把画当成是像真的手段与目的,即使鬼斧神工,照样成就不出一个活生生的「真」来。就算工具手法进步到光学摄影、激光全息摄影(holography),其理依然。

说起来,绘画之为艺术,实在是懂得不去作为「非似(真)不可」的附庸风雅角色才得以成就的。所以说,「画境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成文仓促,未能查注出处,请读者谅)。明明不是「真」,却有「不是真」的大趣味在。

我们如何能在音乐中求「真」呢?先按下音响回放不论,音乐的本源(origin)到底是什么呢?

与其再论,不如说个小「笑话」。

一男子逛艺廊,看到一幅名家的抽象画,拍手大笑说:「我那三岁的小女儿也很会画这个。」

如此「没有不同」的境界,错非禅佛,则地狱矣。

很多人,特别是Hi-End厂的发言人(技术者或业务者,或两者皆是)总是不免俗的声称他们做的是「最忠实于原音」的声音。但,主观的「极接近原音」与客观的「并不是原音」的间隙,纵或只是0.000000000N %,那N,该如何填补呢?有人颓然承认那是物理极限的无力死角,有人认为此正是音响之为艺术的起点;有人执意于「行到水穷处」,自亦有豁然于「坐看云起时」者。

美学、艺术,乃至所有形而上的领悟,实在是「言语道断处」才存在的。同理,论「心」之于音响也是如此。「科技道断」处,真只有荒莽虚无吗?天下无心外之物。可这心,偏是言之不中、写之不至的─错若无心,则自我亦不存在。

「艺术里的写实主义,如果不能理解为是艺术家心印的投射的话,便无意义可言」─对演绎版本、对录音、对音响、对音乐回放,皆当如是观吧!

艺术不是真实,艺术是让我们了解真实的谎言─毕加索(P. Picasso, 1881~1973)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1-9-14 07:05:58 | 只看该作者
在名线屋(还有我当年在京城代理柏林之声的酷总)那里听确是像有些朋友所描述的那样,声音有些尖、薄、锐,典型的“金属”声。在下的听感是基于台湾代理当天在名线屋调声后CC的表现,记得当时用到了他从台湾带来的信号线和电源线以及一套硬木角锥(给CC)和一套硬木圆柱给线材。之后的表现,别说DY1.3,信心1都不是对手。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1-9-14 07:12: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vid 于 2011-9-14 07:15 编辑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无谓的争论没有意义,很多朋友包括一些资深大侠,往往仅凭一面之缘就给某些器材判死刑,恕在下无法认同。
最好在听过总代理调声后再来与我争辩不迟,嗬嗬,不说啦。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1-9-14 09:24:23 | 只看该作者
在名线屋(还有我当年在京城代理柏林之声的酷总)那里听确是像有些朋友所描述的那样,声音有些尖、薄、锐, ...
David 发表于 2011-9-14 07:05


是不是可以这样推理:DY 1.3换一些外围的钉钉啦、线线啦或者硬木柱,可以打败素面的C1了?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1-9-14 15:09:56 | 只看该作者
在名线屋(还有我当年在京城代理柏林之声的酷总)那里听确是像有些朋友所描述的那样,声音有些尖、薄、锐, ...
David 发表于 2011-9-14 07:05

请告知线材品牌和型号,谢谢。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1-9-14 15:5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tian 的帖子

抱歉年头久了,没记住。要不您找一下台湾巴洛克的网址去询问一下朱先生吧。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6 10:48, Processed in 0.026155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