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29791

查看

49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burt5177

349#
发表于 2012-5-2 20:12:12 | 只看该作者
等了半个月,坎切利的CD终于到了,一共四张,是ECM出的,可以先听起来了

使用道具 TOP

350#
发表于 2012-5-3 19:17:58 | 只看该作者
希望B老师略微详细地介绍一下Kancheli.

使用道具 TOP

351#
发表于 2012-5-5 08:54:52 | 只看该作者
《钢琴协奏曲》献给吉麦尔曼、小提琴partita献给穆特、chain2献给paul sacher
三首成熟时期的作品。
burt5177 发表于 2012-4-3 21:08
穆特是比较擅长现代、当代音乐的,有不少作曲家把作品题献给她。但她用现代手法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是不成功的(与马舒尔那版)。


使用道具 TOP

352#
发表于 2012-5-5 13:35:13 | 只看该作者
勋伯格与他的小提琴协奏曲  

勋伯格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作曲家,他八岁时开始学习小提琴,以后又自学大提琴,参加业余乐队,而且自己尝试着作曲。后来他结识了作曲家亚历山大·策姆林斯基,跟他学习对位法,这就是他所受到的唯一正规音乐教育。1897年,他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首先出版。1901年他来到柏林,执教于斯顿音乐学院。后来又回到了维也纳,于1910年担任了音乐学院的和声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勋伯格参加了奥地利军队。战后在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任教。1933年勋伯格离职赴美,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音乐教授。1941年他取得美国国籍,在那里定居,直到逝世。

勋伯格的作品引起过很大的争议。他首创了“十二音体系”的无调性音乐,并且培养了许多“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他和他的学生贝尔格、威伯恩被合称为“新维也纳乐派”,即“表现主义”音乐流派。他对音乐所进行的重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曲家,如达拉皮科拉、欣涅克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等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勋伯格的主要作品有:交响诗《光明之夜》、《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室内交响曲》、歌剧《期望》以及为朗诵、男声合唱和乐队而写的《一个华沙的幸存者》。此外还有几首弦乐四重奏和许多钢琴、声乐作品等。 勋伯格除写有大量音乐作品外,还有许多音乐理论著作,其中有《和声学教程》、《和声的结构与功能》和《风格与思想》等等。1951年7月13日,勋伯格在美国的洛杉矶逝世,终年七十六岁。勋伯格的最大贡献在于继承、发展并最终打破了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音乐传统,系统地创建了序列主义的音乐理论和方法,从而完成了从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历史性任务。

勋伯格的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35年至1936年,呈献给韦伯恩,1940年由克拉斯纳演奏,斯托科夫斯基指挥费城交响乐团首演,用十二音体系作曲。第一乐章为三段曲式,首先在模仿性节奏下出现半音阶动机。音列照原型出现独奏小提琴形成高潮,中途出现切分音节奏,速度减慢后,小提琴在高音区域奏分散和弦性音型,发挥独奏技巧;第二段为不太快的活泼的行板,中段有舞曲风格,接近末尾出现开头的半音阶动机;第三段为再现部,回到原速,安排了一段华彩,在强调半音动机下结束。第二乐章以优雅的行板开始,结构为缩小的奏鸣曲式,前半段为歌谣曲式,后半段为即兴形式。第三乐章类似回旋曲式,小提琴如歌地奏第一插句,接其后推移部,以片断性素材推向高潮,主题再现后小提琴形成华彩导向结尾。这部现代作品音乐语言非常奇特、晦涩,但整首作品又非常耐听。她表达了现代人的种种复杂思想和情绪…….(部分资料来自网上和书籍,仅供大家参考)

使用道具 TOP

353#
发表于 2013-2-3 12:24:26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的假期,我会对照一些文字说明仔细来聆听。

使用道具 TOP

354#
发表于 2012-5-24 11:42:3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全能的淘宝,我居然还淘到了坎切利“第四”和“第五”交响曲的CD,哈哈

点评

恭喜!  发表于 2012-5-24 15:40

使用道具 TOP

355#
发表于 2012-8-24 16:03:02 | 只看该作者
期待B老师继续!

使用道具 TOP

356#
发表于 2012-9-22 11:56:19 | 只看该作者
在小提琴协奏曲里,我觉得巴托克的小提琴协奏曲很难,想请B老师解疑?

使用道具 TOP

357#
发表于 2012-9-22 15:5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巴托克是我最钟爱的作曲家,大学时代就听过他的很多作品,巴托克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二十世纪小提琴文献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是巴托克最成熟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是受巴托克的朋友小提琴家佐尔坦之约而创作的,这张LP是佐尔坦演奏这部作品的首演。


初听巴托克的部分作品时候有时找不到门道,这和巴托克的创作手法以及作品的结构有关系,多听几遍查一查资料会好一些。这部作品是三个乐章的拱形曲式,第一、三乐章有联系(好像是双胞胎),第三乐章是第一乐章的变奏(主题)。
这部协奏曲能感受到巴托克晚期作品中的温暖抒情的旋律,比如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乐队协奏曲》等,在这部协奏曲中巴托克也运用的十二音的技术,巴托克的十二音和勋伯格的十二音完全是两回事,勋伯格的是没有调的,巴托克的十二音是有调的,调性很清楚。
第一乐章热情、奔放像火一样,丰富的匈牙利民间音乐,很多段落有狂想曲的特点。
第二乐章是一首变奏曲,一共是七段主题加六个变奏,分清这六个变奏对理解这个作品有很大的帮助,认真听应该能听出来,这乐章是巴托克最擅长的作曲技术“变奏”,民族音乐变奏手法是最理想的手法。
第三乐章舞蹈性加强了,这是巴托克特点之一,他的《乐队协奏曲》、《钢琴协奏曲》、《舞蹈组曲》都是这种例子,但是仔细听第三乐章的主题是第一乐章主题的变奏。巴托克常常对主题在节拍、节奏、速度等方面进行变化,所以有时候不易辨别。
这个作品有两个结尾,一个是小提琴与乐队竞奏的结尾,一个是乐队演奏的结尾,我听的这四个录音都是小提琴和乐队一起结束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58#
发表于 2012-9-22 19:17:37 | 只看该作者
巴托克有两首小协,你们指的是第一还是第二啊

使用道具 TOP

359#
发表于 2012-9-22 19:19:19 | 只看该作者
巴托克有两首小协,你们指的是第一还是第二啊
甲米 发表于 2012-9-22 19:17
第二更有名。


使用道具 TOP

360#
发表于 2012-9-22 19:2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巴托克是我最钟爱的作曲家,大学时代就听过他的很多作品,巴托克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二十 ...
burt5177 发表于 2012-9-22 15:54
B老师的分析和写作技巧令我想到郑老先生,深入浅出,请B老师有空多来指导。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30 16:17, Processed in 0.038927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