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时间无关,说到题材,我倒是觉得不得不提《沉默的羔羊》这部电影。 《沉默的羔羊》这是一部令人毛骨悚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1-9-24 20:46
引一篇关于片名翻译的文章:
电影<The silence of the lambs>翻译成<沉默的羔羊>是严重错误.首先,这不符合英文语法.如果是<沉默的羔羊>,那么英文应该是<The silent lamb>. 更主要的是,这个电影是心理片,部分诠释了心理分析的一些主要理论和知识.
其一,这个电影的片名里的"羔羊"是三关语: 1)女主角儿时记忆中叔父家饲养的羊(最终要被屠宰);2)那些被野牛比尔绑架来扔在枯井下准备等饿瘦了剥皮的女性,她们就像羔羊一样等待被拯救;3)女主角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英文片名里的羔羊是复数而不是单数的原因.
其二,片名里的"沉默"也是双关语: 羔羊们不再"尖叫"了,是什么意思? 1)罪犯野牛比尔被女主角亲手击毙,被扔在枯井里的女士得到拯救,不再哭喊尖叫,受害人得到解脱;2)女主角自己的心理障碍得到治疗: 她因为儿时经历父亲被罪犯所害最终致死,自己寄养叔父家听着羔羊的尖叫,逃跑又不成,因此总做噩梦(梦里有羔羊凄惨的尖叫).但在食人魔(也是心理医生)的"投桃报李"的治疗下,并通过亲自破了野牛比尔的案子并亲手击毙了凶手,在联邦警校以优异成绩毕业,终于从多年的心结中解脱出来,强健了自己的内心,从儿时的心理阴影走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逃跑的食人魔给女主角打电话,得意地问她"你梦里的羔羊还叫吗?"(这其实是在确认心理治疗的疗效),女主角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已经得到"治愈",而这句话恰恰就是点题:羔羊们沉默了, 不再叫了(因为野牛比尔被击毙,受害人被解救,女主角也不再做羔羊尖叫的梦了).
可以说,整个影片是联邦警察学校学生(女主角)在办案过程中治疗自己心理问题的过程,巧妙地诠释了心理分析的理论和知识(包括野牛比尔为什么要变性,因此专门绑架和自己体形接近的胖一些的年轻女性剥皮,并在死者嘴里放一种特殊的昆虫).
所以,<沉默的羔羊>是误读,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沉默"的羔羊,而是那些"尖叫的羔羊们""沉默"了——因为问题得到了解决.因此,<羔羊们的沉默>才是正解.隐约记得香港还是什么地方用的一个翻译名称是正确的.
国内缺乏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所以心理片一般人看不懂.但就连某著名的搞电影的教授在电视上大讲这个影片时,也没有讲对,没有讲到点儿上.遗憾.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c6592010098lz.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