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05961

查看

107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409#
发表于 2014-7-6 22:19: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7-7 16:50 编辑

      昨天加班8小时,奖励是和内人一起到影院看《变形金刚4》

      今天加班12小时,奖励是第二次听下面这张唱片。当然第一次是两年多前用立体声唱头听的。




      PLYMOUTH,这个厂牌我一无所知。小提琴家RENEE MARCEL,没听说过。上网一查,才知道是Michele Auclair早期的名字,是否闺名就无法确认了。Auclair,1924-2005,法国画家的女儿,曾赢得1943年雅克-蒂博和玛格丽特-隆比赛和1945年日内瓦国际小提琴比赛桂冠,晚年生活在美国,在波士顿音乐学院任教至2004年。

      国外黑胶迷们会关注女性小提琴家的录音,Martzy,Neveu,Handael,De Vito等等,使得她们的唱片价格不菲。Auclair, Bobesco, Lauternbacher, Morini等似乎没那么大牌,但也是收藏的热闹对象。有趣的是,那个时代的女乐手们个个身手不凡,演奏取向上走坚毅凌厉的路子,比男乐手们还要刚强热情,炫技能力毫不逊色,对乐曲的诠释也十分大气,听不出什么弱女子的柔美气质。Auclair拉的老柴奔放鲜活,火力四射,只是在慢板乐章些许的流涟婉转露出女儿本色。

     上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女小提琴家们,Chung,Mutter,Mulova, Sara-Chang, Midori 及至近来的Julia Fischer, Hahn,Josefowicz等等,在成熟的技巧基础上,演奏风格上就不再追求“男子气”了,不管是热情还是冷艳,多多少少都显出女子特别细腻、隐忍的特点。

     恰好听完这张Auclair之后,放了一张Menhuin的巴赫,猛地这么一对比,梅氏的琴声好柔啊,让人不禁想起了梅兰芳。梅迷们不要骂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事有凑巧,昨天也换上单声道唱头,听贝多芬小提协。分别听了EMI的Menuhin与Furtwangler,Capital的Milstan与Steinberg,RCA的Haendel与Kubelik,Epic 的Grumiaux与Beinum,无论乐团,还是指挥都是各自精彩!  发表于 2014-7-7 22:50

使用道具 TOP

410#
发表于 2014-7-6 22:2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7-7 16:51 编辑



      林帕妮LYMPANY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橙金标,片况不错。节奏慢时挺抒情的,可一到快速乐句就加力,也够爷们儿的。仿佛能看到她敲键的样子。爱抬高手敲键还有LEFEBURE。

      用单声道唱片放,再稍加一点音量,这张唱片表现出极强的冲击力。尤其是第二、三乐章,似乎比第一乐章还要来势汹汹。想起过去唯一一次听拉三的现场,独奏者是Demidenko,相对Lympany来说还更抒情些呢,但后半段不断聚集能量的高潮爆发时,钢琴和乐队一齐无限释放,Demidenko像是要从椅子上仰翻过去,那音乐的气势如同一阵飓风,从台口向外面猛烈地冲击。我当时坐在二楼侧座,觉得下面舞台仿佛开了锅的热水,云蒸霞蔚,斑斓璀璨,热气扑面而来,将听者包裹、淹没。而今晚单声道的冲击,则是拳拳到肉,直逼心口的感觉,同样十分震撼。音乐性还是得优先于音响性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11#
发表于 2014-7-7 21:52:4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有少许闲空儿的时间,翻看“音乐唱片”这个板块早期的贴子,看到初始阶段施纳尔贝兄发起的那些讨论,以及针对各类专题发表的评论,真是宏博精珍、兴味盎然。如今似乎活跃在早期的大家们都变得安静了,只剩下我这样的后来者胡乱添加些很没有水准的杂叙杂议。

      维基是个很好的工具,遇到任何问题,比如某部作品或作曲家的背景情况,敲几下键盘便能有详实的答案,实在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和成就。对于音乐作品的评论,零零星星地夹杂在事实与数据中,大致能够反映出历史上听众的心理和情感反应。但是维基无论如何不能提供的,是乐友们在理智和感情两个层面的深层感触,以及面对伟大创作时灵魂深处的战栗与惊愕。而这些却充满在这个论坛早期的贴子中,读来别有滋味,另有一番启迪和感悟。

      如果有人能够把这些贴子梳理成册,去掉闲碎和插话,就像北京的乐友们为纪念阿戴兄集成的那本小书一样,就可以成为一本很好的旅行伴读。因为读这样的书不怕被打断,也不怕逻辑结构不完整、不连贯,这可以成为一片音乐知识与评论的云,笼罩在爱乐人的眼前和心头,时时地滋润乐友们焦灼干涸的心田,让隐藏在心间的乐园变得更富生机和仙灵。

使用道具 TOP

412#
发表于 2014-7-7 22:0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7-7 22:27 编辑



      今天继续听女小提琴家。曾经错过一盒四张的套装,所以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张Neveu的唱片,而且片况还不好(照片是网上的),但以前没用单声道唱头听过,所有还是拿出来试一试。Youtube上有段日本烧友上的视频,是用黑天朗+胆机听Neveu演奏的拉威尔《茨冈》(就是这唱片上的一曲)。他的音源似乎是78转或78转转录的,即使在电脑附带的破喇叭上听,效果也很特别,比我系统上出来的声音更有魅力,更有感染力。这次用单声道唱头听,大概有了个七八分意思,能够清楚地听了来,内芙的琴腔共鸣很厉害,揉弦听上去适度合理,有章法,不夸张,但双弦和声及高音弦表现极为稳定。中音区域声音结实而酥润,通常情况下这应该是右手力道长年修炼得到的结果。她拉的《茨冈》不够野,吉普赛的土腥味儿不够浓,但结构的齐整带来的是内在的张力,也就是说,这是匹被驯服的野马,是被大石压住的泉眼,汨汨的涌动只在丰美的音弦震颤间暗暗地释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实际上,这张唱片上的两首曲子听下来感觉呐芙的演奏都没有奥伊斯特拉赫及弗兰切斯卡第过瘾,《茨冈》也没有海菲茨干净利落,情感也显得欠仄。  发表于 2014-7-8 20:44

使用道具 TOP

413#
发表于 2014-7-8 13:57:4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有人能够把这些贴子梳理成册,去掉闲碎和插话,就像北京的乐友们为纪念阿戴兄集成的那本小书一样,就可以成为一本很好的旅行伴读。因为读这样的书不怕被打断,也不怕逻辑结构不完整、不连贯,这可以成为一片音乐知识与评论的云,笼罩在爱乐人的眼前和心头,时时地滋润乐友们焦灼干涸的心田,让隐藏在心间的乐园变得更富生机和仙灵。
石南根 发表于 2014-7-7 21:52

多谢兄台的好意。出书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其实置顶那些帖子基本上是论坛最好的了。
论坛的网页是可以打印的,按右键就可以了。

点评

施兄,安知是否有好事且有钱者,以后拿来作文章。  发表于 2014-7-8 23:09

使用道具 TOP

414#
发表于 2014-7-8 22:23: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7-9 05:42 编辑

      大战前夜的平静。明晨四点巴西对德国。还是要看的。从1982年国内首次转播世界杯,一直都看,特别是重要的比赛,没落下过。当年舅舅为了看球,把所有积蓄拿出来买了一台12寸黑白电视,结果周围邻居小舅舅们(舅舅的同学和朋友)都挤到姥爷家看球。那时候啤酒还挺贵,6毛4一升,大家都喝茶,大碗的花茶,浓浓香香的,也挺过瘾。那时大舅还能带我晚上到天安们广场上睡觉,一广场都是凉席和蒲扇,还有挎篮背心和拖鞋,也有些搪瓷茶缸、西瓜皮、自行车。。。。。。
      大战前的平静。明天、后天要出个小差,但工作量会很大,虽然是在有空调的室内,估计忙完又免不了一身汗。管它呢,先听音乐,夜里爬起来看球,权当自己还年轻。

      前两天微信上有个段子,说世界杯期间,中国球迷在家吹着空调,喝着凉啤酒,吃着炒花生,看22位千万富翁顶着烈日抢球玩,多么开心啊!今晚有机会早早从班上逃回家(到家也8点半了),吹着空调,喝着热咖啡,敲着电脑键盘,听拉赫玛尼诺夫这位百年大师演奏巴赫、肖邦、老柴、门德尔松,还有他自己的前奏曲等等,是多么幸福啊!

      因为录音十分久远,底噪是免不了的,但拉氏作为钢琴演奏家的音乐表现却一点不受干扰。俄罗斯味儿还是很浓的,触键坚实有力,乐句塑造注重歌唱性,节奏弹性可以很明显,也可以很拘束,看曲目而定。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弹奏的舒柏特《小夜曲》。这首曲子我磕磕巴巴能连下来,知道它曲调优美,歌唱性强,技巧上并不怎么难,需要注意的是分句,还有轻重缓急的拿捏。拉氏这回让我听到,最重要的是音色,音色,the sound, the sound, as Kissin so emphatically acclaimed in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most renowned pianists. 用时尔低回、时尔靓丽、时尔清脆、时尔飘渺时音色来表达情感,已是十分动人。加上自由速度、力量变化,令人无法预测到下一个音符将如何迸,这简直就是一个Sofronitzky。应该说,是Sofronitzky的前身才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15#
发表于 2014-7-12 22:1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7-12 22:52 编辑

      茶、紫砂壶、古琴、三重奏

      这是几件确有关联又无甚关联的事。

      茶,我本是胡乱喝的,与妙玉所云“牛饮”无异。因为回国后每天在办公室消耗时间超过十二小时,咖啡又不能作常饮,多饮则于健康无益,顶多早上配餐喝杯Americano,下午三时所谓传统工间操(其实已没有了)时间用咖啡机打一杯号称Double Espresso,因此便认真准备喝茶的事了。

      饮茶,对中国人是件大事。如果正经儿八百的要饮茶了,各项准备是绝对不能凑合的。但这世道,不凑合怎么能行?茶道中人告诉我说,泡茶用老紫砂壶已没什么见怪的,用到名家遗作更是添份儿,只不过手里擎着上百万元的壶把儿,心理素质不佳的难免要哆嗦。当下茶品众多,已远非红、绿、白、黄、黑五类旧说可能概括,讲究的茶人自然不会一壶泡千味,备个十把、二十把、三十把,就算很克制了,除了冲茶外还有个欣赏和收藏的用途。粗砂泡生普,细砂泡熟普,石铫泡冻顶,仿古泡红袍,为了提味,为了去燥,为了留香,为了浸发,各种各样的说法,各种各样的实践,我相信一定是有道理的。只不过我还没那个功力去鉴别品味。

     茶盏,朋友说了,最好用宋代的建盏,不是新作的哟,要用那些九百到一千年的老货哦。我问,以宋盏奉茶,那千年老釉与今日新水的接触不过两三分钟,入口时的味道会有什么差别吗?有的,朋友斩钉截铁地说,千年的风化使得陶土和圭釉都发生了变化,那是新盏无法比拟的。但愿这辈子有机会尝一尝。

      茶友讲的水经,被我忘却了。因为实在离我的生活太远。我终日守候的是单位的锅炉。

      至于茶叶,我就更是一脑门子官司了。看过一些资料,但光有阅读是不够的,没有尝过的都是白搭。听古典音乐的人在执着中透着豁达,大概什么茶品都能够接受。余胃寒弱,不得不放弃绿茶,从中性的乌龙到暖性的熟普,倒没有什么挑剔。各色茶汤,入口感觉及回味千差万别,倒也反映了人生百味,一如各类型的音乐作品。然而,朋友说,别喝茶场的产品,茶山上的茶树一定会打药的,要喝就喝八百到一千年茶树上采摘的新叶,既卫生又蕴含自然精华。我只能苦笑了,一则不知何处去寻此等妙品,二则由于无知免不了会被骗,三则恐怕自己每月的收入抵不上三两茶叶,四则泡茶经验和闲暇不足,肯定会糟蹋了这些好东西。

       如此看来,饮茶与听乐好生相似啊。紫砂壶便是前端的音源和功放了,茶盏可比作音箱了,茶叶是各种各样的作品,水是录着音乐的软件载体,最后的茶汤便是我们听到的音乐了。当然,饮茶还需要适当的环境,除壶、盏外还有诸多精贵的茶器,可以有和风暖日或微风轻雾,可以有薰香袅袅,可以有精舍雅玩,为的是擢升茶趣,明智提神。这无异于听乐时要灯光暗淡、座椅舒适、脉息调和、凝神聚气,用这些peripheral elements(外部因素?)增强substantive value(内生价值?)。

      品茶的时候该听些什么音乐?或者说听音乐的时候该喝些什么茶?


            古语云“禅茶一味”,那么古琴这极富禅意的乐声应该与茶最为相配了。那么听虞山、广陵、川蜀、吴门、九嶷、梅庵诸派,是否也应配搭不同风味的茶品呢?这倒底是讲究呢?还是矫情呢?



      林友仁的宋琴止音时,换上一张美艺三重奏演奏的Brahms三重奏,Philips金线CD。呵呵,林鸿茂2003年熟普的味道,还真真地有所变化(还真他妈的变了:)。



        三分钟过后,关掉CD,换上红银标的黑胶,茶汤的味道又回去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16#
发表于 2014-7-12 13:14: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7-12 13:25 编辑



      大战过后

      巴西-德国之战令人目瞪口呆。阿根廷-荷兰之战令人昏昏欲睡。早上四点起床,对工作、对身体不可能没有影响。可能很多人这个周末都要大睡一觉,补了上周的缺,也为星期一早上看决赛充好电。一周疯狂的忙碌终于过去,很多部门进入夏休状态,北京的天气也出奇地晴朗,希望七月流火不要烤焦音乐神经。

      在一阵单声道狂热后,再回到立体声的体验。上面这张EMI法版声音效果很好,没有DECCA头版的那种冲击力,也没有PHILIPS优秀室内乐录音水晶般的透明感,但中正平和,圆润稳健,特别是BAKER的女中音,清晰透亮,与乐队的声音规模比例适度,十分耐听。柏辽兹的音乐生气勃勃却没那么英雄辉煌,旋律和配器优雅多彩,很适合轻松的周末早晨。

      昨晚与失联两年的故友聚餐,这位也喜欢音乐的朋友说,你们听黑胶太有仪式感了。意思是需要很多外部条件,对于一些年轻、生活无着、喜欢交际、以音乐为消遣的人来说,有点太矫情了。这位朋友在自己的圈子里,由于喜欢马拉松、古典音乐等等亦被视作特立独行,多多少少有些群体压力吧。听古典音乐的人多多少少会有些“独”,这种“独”我以为对于欣赏音乐是必须的,既便是乐友们相互理解、热烈交流,内心深处还会永远保持一个小小的“独”的空间。在一个需要整齐划一、和谐与共、顺服趋炎的社会里或人群中,这点“独”常常会不招人待见,从而引起些不必要的麻烦。坚守这一点点“独”,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群体的质疑对于那些仍对人生存在期冀和犹豫的青年人来说,确会成为巨大的心理负担。坚持到中年,情况就会好些。人生过半了,就有勇气说句“去你大爷的,老子的事要你管”。

      这位朋友因为小我许多,至今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听乐系统,对硬件不太在乎,也不在了解。其实这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状态,音乐仍是一条奔腾的大河,从身边沉静地流过,带来的是江上清风和腥腥水气。而对我和坛中的老乐迷们,音乐更像是山谷中的小溪,汨汨淙淙,水花四溅,晶莹清亮,需要我们赤裸手足,浸身其中,感觉它的质量、流动和温度,感受它时而清爽、时而冰冻、时而针扎的刺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17#
发表于 2014-7-12 23:4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7-12 23:53 编辑


     有了单声道唱头,就能大胆地听老唱片,不担心强烈的底噪干扰听感了。今天挖出两位不太引人注目的名家。第一位,Simon Barere,又是出生在奥德萨,诞生了奥伊斯特拉赫、米尔斯坦等等神奇的音乐天才之乡。俄罗斯革命后,他辗转到里加、伦敦,1939年定居美国。1951年4月2日,他刚刚55岁,在卡内基音乐厅与费城交响乐团和奥曼第合作演出格里格钢琴协奏曲,一开始弹奏便轰然倒地,抬到后台就去世了。



      从这张录音上听,不论是肖邦还是李斯特,巴雷雷技巧精湛,炫技的段落一点没有问题,而且保持着俄罗斯音乐家一贯的歌唱性。他的肖邦是果断而富激情的,没有缠绵忧郁的调子。Remington这个老公司,居然把他惊人的强弱对比完全录制下来,重音时的强烈震动直捶胸口,而轻柔的乐句又十分抒情典雅。老唱片是没有问题,效果不好完全是回放不到位的罪过。



     下一位是Ossy Renardy,奥地利人,世界上第一位录制全本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的小提琴家,据说他用的“瓜内利”曾经是帕格尼尼用过的琴。当年人们期待他继承克莱斯勒的衣钵,保持山国子民在小提琴界的崇高地位。1953年他刚刚33岁,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出车祸去世,身边的”瓜内利“却完好无损。同巴雷雷一样,雷纳第英年早逝,教人如何不信”天妒英才“。



      这张DECCA橙金标,录的是Brahms协奏曲,雷纳第拉得比较稳健,似乎缺少些英雄气概,与俄罗斯小提琴家走的不同路子。因为只此一张,还不好判断他的风格,只能说不得不失,想起来还真有些克莱斯勒的影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18#
发表于 2014-7-13 18:28:40 | 只看该作者


      奥涅格,火刑柱上的贞德。一位我不熟悉的作曲家,一部我不熟悉的作品。

      八十、九十年代,遇到这样的作品,买到这部作品的录音,找资料还真是件头疼的事。九十年代后期,互联网给了一个解决方案,但当时还不够丰富、权威。今天网上的百科全书,中文、英文、法文等等,只须几下触键就能解决,需要的是耐心的阅读和分析。还有各地的乐友,会给出不少边际信息,便利对作品的理解。这张录音已有国内的朋友在博客作了介绍。

      前两年有部关于贞德的电影,虽然戏剧性强,还有点玄虚,但极富观赏性。在法国北部旅行的那几年,贞德似乎无处不在。鲁昂的中心广场矗立着纪念她就义的十字架,奥尔良城内外有好几处她擎着三色旗的雕像,希农城堡有她认出法国王子的大厅遗迹。贞德在历史中真正的作用有待辩论,但她成为法兰西民族御辱图存的象征却没有争议。是法国人浪漫的天性使他们选择一位少女担当这一角色?还是因为一位少女担当的这一角色,铸就了法国人浪漫的性格?

      中华民族绵延千载,文化屡屡被腰斩,却又死灰复燃,星火燎原。外族的侵入最终被文化的力量消耗、消磨、消散。吐蕃人攻下长安,蒙古人拿下临安,满洲人占领北京,日本人拿下南京,华夏国族的正统流传就这样一次次地在历史上截断。我们有不少像贞德一样浴血奋战、献身伟业的英雄,但与贞德不同的是,他们的牺牲没能挽救垂死的政权。我们浴火重生的民族和文化,不再是纯粹的继承和延续,而是在融合和蜕变后妥协地再生。是好,是坏,也可以辩论,但今天标注我们民族和每个个体的,不是藏域习俗,不是蒙古骑射,不是关外宗室,更不是大和精神,而是我们熟悉却又不知不懂的唐诗宋词、诸子百家、笔墨丹青、丝弦钟吕。我们能够打倒他人的,必不是托生于异族异域的文化精华,而是我们千年流变的人文精髓。我们的贞德可以不以刀剑抗击外来欺侮,而以强大的文化自省、自知、自立筑牢我们图强求变的根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这个录音是否来自于CBS呢?  发表于 2014-7-13 18:39

使用道具 TOP

419#
发表于 2014-7-13 21:0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石南根 的帖子

回Meta兄,看那位国内乐友的博客,是CBS的录音。但我手里的是PHILIPS MINIGROOVE版本。这两家公司是怎么个瓜葛呢?我还有其他几个同一录音在这两家公司分别发行的重复版本。

   

点评

1959年,CBS与荷兰Philips公司建立合作发行录音协议,由CBS在北美发行Philips的部分录音,而荷兰Philips在欧洲大陆发行CBS的部分录音。所以,我们今天得以见到鱼龙混杂的打破各自签约录音公司的唱片录音状况。  发表于 2014-7-13 22:34

使用道具 TOP

420#
发表于 2014-7-14 21:2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7-30 22:37 编辑



      唉,单声道真是充满了惊喜。今天挖出这盒COLUMBIA 33CX蓝金标的《梦游女》,一张张换下来,不知不觉地完完整整从头听到尾。

      二十多年前刚接触卡拉斯录音的时候,买了十几盘便宜磁带,现在想起来应该是她现场演出的单声道录音,小厂转录成磁带,所以价格便宜。卡拉斯唱得没问题,就是音效太差了,好像离舞台远远的,中间还隔着幕布,各种噪音干扰还特别明显。尽管如此,还是记住了那段由长笛伴唱的女高音咏叹调和卡拉斯精彩的花腔。

      后来听CD,卡拉斯的声音上总有一抹油油的亮光。只有一次在新加坡一家音响店,店主用Unison Research的胆机推意大利的音箱,是不是Sonus Faber记不清了,那声音让我十分感动,非常真实、柔和、有感染力。看来数码录音和CD制式并非衰声的罪源。也再次说明,音响系统质量的提升,最终评判标准应该是音乐艺术表现力提升与否,而非其他。感动人、触动人的心灵,这是音乐艺术本身的目的,也应该成为音响艺术的量尺。

      在国外的时候,听了一次现场全本。现场的戏剧感太强,使观众对音乐表现不如听录音时那般挑剔。歌唱家尤其是那位女高音表演很出色,但一想起卡拉斯,就觉得那位歌唱家缺了点儿什么,仙气儿吧。

      这盒33CX此前只听过第一张的第一面,因为没听出什么味道,随即束之高阁,想来有两三年了。今晚透过单声道唱头,这套录音恢复了它辉煌的原貌。乐队的气势是足够的,虽然别的方面不能与立体声录音比。但人声,关键的人声,不论是卡拉斯,还是搭台的女中、男高、男低,都出奇地清晰、自然、流畅、顺耳,活灵活现,如在眼前。声音之厚润、丰满、结实,甚至超过立体声啊。一般唱段已是如此,歌者的轻重缓急大小都交待得很清楚。赶上卡拉斯和男主角扮演者Monti的几次高音迸发,出现了接近现场的headbang,就是歌者超乎寻常的体腔共鸣令观众听到与其他部份歌唱完全不同、弥漫在空气中、没有方向感的声音,甚至听上去不象人体发出的声音,令人不自觉地竖起耳朵,精神一振。现场听到这一嗓子,会一下子找不到声源,虽然那歌者就在眼前的舞台上。

     听西洋歌剧,一个问题是不可能通篇背下歌词,因此不能随时跟踪音乐随着剧情变化的演进,少了很多乐趣和感悟。即使是很熟悉的剧目,也只能知道个大概,猜到这段那段大致上讲的是什么。每一句、每个词都搞清楚,对非专业人士来说,不大现实,也不可行。但怕什么呢,当音乐在面前自然呈现,歌声在空气中轻盈地展开,戏剧冲突在音乐中不断前行,一个优秀的听者一定能够感受到一部优秀作品的意义和艺趣,也一定能够理解一位优秀作曲家、一位优秀歌唱家苦心孤诣的伟大创作。


补回meta兄下面的问题:那叫一个震撼!
嘿嘿,以后有时间再详叙。
补回郁兄下面的评论:还没有那套哩。恐怕也不好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这套固然动听,同样卡拉杨1956年指挥斯卡拉歌剧院合唱团和乐团的威尔第II Trovatore更加动听!几近立体声的音场和舞台感,而人声的张力胜过很多立体声录音。  发表于 2014-7-30 17:46
哈哈,前两天也在👂这套呢!卡拉斯震撼了吧?  发表于 2014-7-14 23:05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2-24 09:18, Processed in 0.051214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