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109325

查看

50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寻芳不觉醉

457#
发表于 2016-2-11 22:06:57 | 只看该作者
听音响,有时需要一些丰富想象和感性领悟,毕竟,音乐是一种“美”,也应该用一些美好的词汇来描绘这种美。
转贴一篇小提琴“松香味”音乐美文,共享。

暖阳的下午。
阳光满室,咖啡飘香。
庸懒着,看也不看,随便入了一盘勃拉姆斯或门德尔松或柴可夫斯基或萨拉萨蒂的提琴曲,把眼闭上,伴着窗外的风云和落叶,任思绪流淌。
慢慢产生幻觉,沉醉音乐,贯穿灵肉,把整个人都升腾起来,在空气中飘荡神游,渐渐的,会闻到淡淡的松香味道,像一层薄雾,细腻纷扬的跳动在金色的阳光下,那是琴弓上散发出来的,浸润着每一个音符,每一小节,每一段落,每一组,每一章,弥漫在你身心的每一个角落,洗涤,净化,纯美。
松香 是松树的泪,是松树受伤后流下的泪,这泪凝固了风花雪夜,灵性的人类把它涂在弓上,就是把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华彩),悲欢离合(忧愁),高山流水(浪漫)的一切美妙结晶都融化在这琴声中了。
当松香的味道随着音乐在空气中飘荡时,它会给你带来森林的诉说,小草的成长,流水的欢乐和泥土的芳香,宁静而安祥。
此时,忘乎所以。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据说,伯牙的老师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倾听大海的波涛,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
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伯牙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
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会了。”
天籁之声来自大自然。

音乐的最高境界是领会内涵,心随乐性,当你在音乐中闻到了松香的气息,你就接近了自己的灵魂,同时也走近了音乐的灵魂!!

使用道具 TOP

458#
发表于 2016-2-12 14:13:57 | 只看该作者
天朗新款胡椒罐价钱少?

使用道具 TOP

459#
发表于 2016-2-13 17:25: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河 于 2016-2-13 17:38 编辑

再次拜读了寻芳兄的全文,感觉小弟的天朗系统声音相对中性点,对录音辨识度高一点。
听了《粉墨是梦》1和2,1热烈奔放,2内敛稳重,相当有趣。

使用道具 TOP

460#
发表于 2016-2-20 20:13: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寻芳不觉醉 于 2016-5-29 11:10 编辑

莫扎特的音乐都很好听,若要评其最优美的作品,当属于单簧管协奏曲K.622。这张霍德伍格版本的《黑管巴松管协奏曲》无意中拈来,古乐的味道浓郁,韵味独特,轻诉如柔肠,音色柔和、甘美而饱满,又富于戏剧性,极具诙谐情趣,当是K.622众多版本中最杰出者!琴鸟品质,真是百听不厌!


转一个K.622的评论:莫扎特晚期的作品,不算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莫扎特生性乐观开朗,有钱的时候大手大脚,没钱的时候也不会愁眉苦脸。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冬天家里没钱买木头烤火,于是和妻子在家不停的跳舞暖脚。其实他要是有个类似现代的理财顾问之类的人打理一下,以他的收入还是可以过着非常中产阶级的舒适生活,也不至于过早离开人世。不过天才与凡人不同,仿佛上帝创造天才出来就是要给他历经磨难。尽管如此,莫扎特的作品里很少体现出生活的悲苦穷困,阳光明亮的基调始终贯穿他的音乐,不过仔细聆听他后期的作品里面,还是可以听出欢愉背后的一些阴影。这首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他临终前两个月的作品,只要提到莫扎特的音乐,一定会说到这部协奏曲。还是听音乐说话吧,这首曲子,完全值得你抛开所有事情,闭上眼睛去感受。

     第一乐章快板,典型的奏鸣曲式,开始的呈示部乐队生气勃勃地进入,端庄亮丽,潇洒自如,典型的莫扎特旋律。于是,单簧管加入这个典雅亮丽的乐队,跟着清爽利落地欢唱。像花儿在清澈的河流上随波翩翩舞动,少年快乐地随着欢乐的人群涌动。慢慢的单簧管飘然而起,立于人群之上。不再是花朵漂浮在水面上旋转翻腾、随波逐流,而是凌波微步,远离人潮涌动,展开了如梦如幻的思绪。近7分钟左右,曲调在神秘的低音区和悠扬明亮的高音区来回盘旋。仿佛在徘徊沉思,时而微笑,时而忧郁,呈现出阴晴不定的神情,似乎在回顾往事,坎坷磨难也好,甜蜜欢畅也好,单簧管始终保持矜持的气度,嘴角撇着神秘的微笑,不知是喜是悲。“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人生大概如此。乐章行将结束之时,单簧管吹奏出一段华彩,漂亮流畅的曲调如天鹅绒般华美。开始的乐队主题再现,依旧欢愉热情。在莫扎特晚期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这种在亮丽华美的乐段中夹杂一点灰色,乐曲因为这些表达而大大增强了思想深度和表现力,在作品K.550《G小调四十号交响曲》中,第一乐章更是一开始就呈现两个主题的激烈对话,互相交织缠绕,欢乐与忧郁并存,听的让人怦然心动。

      第二乐章柔板。所有乐评一致公认的两个字:神品!! 没什么好评价的了,再高的评价赞誉也不以为过。电影《走出非洲》把这乐章改编为电影原声,和电影配得,一时各电影评奖惊为天人之作,横扫各大电影配乐奖项自然不在话下。单簧管悠悠响起,没有比这更像天籁的旋律啦,温柔得让人流泪。温柔得不像人间的声音,乐队如赞美诗般仰视着单簧管在歌唱。行走在荒野上的旅人,环顾四望,风停息了,天空依旧广袤澄澈,深秋不算很温暖的阳光温柔地照耀在世界。只是山岭不再翠绿,森林裸露着黝黑的枝桠,小草已经枯黄,不再随风摇摆,鸟儿悄然无声,不见踪迹。听不到溪水潺潺的流淌,看不到喷溅四溢的晶莹水滴,万物一时都沉寂下来。弦乐温柔地呼应着。单簧管的旋律如天使般继续喃喃自语,从哪里来?该到哪里去?被遗弃的天使站在世界的尽头茫然自问。该走的路已经走了,该服的苦役已经尽责了。做得已经不能再好,可是并没有荣耀的冠冕,没有世人的赞誉。这里没有绝望,愤懑。只有入骨的悲凉,无限的眷恋。就是太美了,让人明知道旋律终将结束却企望永远继续下去。确实如此,莫扎特传递天使的声音。

        第三乐章回旋曲,活泼优美的舞曲。我觉得听完第二乐章后,中间最好有点间歇时间缓冲一下情绪,忽然切换到舞曲般轻松流畅的第三乐章,一下子还真适应不了。单簧管又融入了乐队的节拍中,轻快流畅地随着乐队旋转起舞,依旧是仪容端庄,看不到曾经有过悲伤。间或有短暂的忧郁,也随着舞步的旋转一扫而光。仿佛一场盛宴,和朋友们尽情寒暄,尽管有时若即若离,乐章的后段,单簧管心平气和地转身投入人群中,一起欢笑,一起感叹,一起迎接盛宴的狂欢。这里没有天使,只有芸芸众生。共济会的兄弟莫扎特不再狡黠地挤眉弄眼,不再天使般居高临下,他依然相信众生平等,人人相亲,世界应该充满欢乐。
        此曲完成后两个月,莫扎特贫病交加告别这个世界,葬礼极其简陋,仅有的几个朋友还因为天气恶劣中徒返回,莫扎特、这位音乐巨人,就这样被随便埋入了贫民公墓,葬址很快被遗忘,他真正的墓地在何处至今无人知道。如今,全世界到处都有他的音乐,全世界到处树立他的塑像。天使的问题有了答案:何谓荣耀?何谓冠冕?若上帝不再爱你莫扎特,你又如何在这音乐的殿堂高居圣位,世代流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61#
发表于 2016-2-28 13:02:32 | 只看该作者
寻芳兄

我也是同轴党,有机会去拜访你。

点评

欢迎交流。  发表于 2016-2-29 09:06

使用道具 TOP

462#
发表于 2016-3-20 10:23:05 | 只看该作者
最近进了不少琴鸟和水星出品的老版本CD,跟手头不同厂牌的CD版本有了比较的乐趣。
水星(Mercury):1945年成立于芝加哥,两年后打入古典音乐市场。在制作人柯扎特、录音师法恩的努力下,这一品牌发展迅速。法恩大胆采用的三话筒立体声录音(使用特制的Ampex三轨录音机,35毫米电影胶片)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动态范围庞大,被誉为当时的天碟。
L"oiseau—Lyre(琴鸟)也是专注于“原本主义”的演奏录音,也就是在古乐器上用复古的演奏手法表现作品原貌。霍格伍德是“琴鸟”旗下最为活跃的指挥家。

不由的再赞霍格伍德HOGWOOD
在众多古乐大师中,霍格伍德的指挥风格就是——对原作的精确还原。不过,虽是经过严谨考证之后的演奏,却是赋予了那些古老的音乐以鲜活的生命。霍格伍德和他的英国古乐学会乐团可以把听者带回到诞生那些古典音乐所在的时代。英国“古乐学会乐团”正是霍格伍德在1973年亲自建立的,他棒下的旋律线条和乐器编织显得冷静、严肃,清晰度与纯净度尤其突出,弦乐感染力无与伦比。文艺复兴的简洁与古朴、巴洛克的愉悦和色彩感、洛可可的装饰性、古典的清新与严谨,都在他的手中获得了传神的体现。他指挥的亨德尔《弥赛亚》堪称典范,莫扎特《长笛与竖琴协奏曲》也是无人可比的一个版本。
贝多芬的交响曲我手头上的富特文格勒或卡拉扬或更现代的一些指挥家的指挥作品,均有一些浮躁在音乐里面(也许还有录音的因素),说不出的滋味,因此多年来也不怎么爱听。然而最近常听琴鸟录制的霍格伍德指挥的贝4、5、6、9,,其指挥规模和乐队编制虽然较小,但其以严格的速度,纯净的音色,出色的录制效果,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那种欢乐无忧与幽默诙谐,真可谓趣味无穷。
以擅长演绎古典音乐著称的天朗大喇叭聆听琴鸟录制的霍格伍德,扑面而来的,无疑是无比新鲜锐利的器乐质感,没有丝毫做作或过度渲染,朴实而又真实地还原乐器本音,一下子让人联想这才是巴洛克弦乐器。 聆听如痴如醉。

使用道具 TOP

463#
发表于 2016-4-5 14:13:36 | 只看该作者
ZYF1234兄在HIFI168天朗用家专栏给我留了言,因那边的密码忘了,在此复您:如您所说,莲老旗舰KAIRN前级解析力、细腻度逊于艺雅前级。若采用艺雅前级搭配高文后级来推天朗,确实更上一层楼。莲KAIRN前级特点是耐听度强,操作方便。

使用道具 TOP

464#
发表于 2016-4-6 10:42:51 | 只看该作者
好像没人提到过新款的皇家帝国,请教各位老大对这款箱的感受。一直在关注此箱,但网上好像也没有用家。代理处也没有。新款型号:royal  kingdom  MkII.天朗的其它型号一直感觉太浓郁。烧友都是贪婪的,如果有天朗的底蕴,现代箱的分析力,高频延伸那就是我想要的了。同时还具有天朗的易推。

使用道具 TOP

465#
发表于 2016-4-7 10:5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寻芳不觉醉 于 2016-4-7 12:23 编辑

图片(用家图片,晚上待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66#
发表于 2016-4-7 22:51:56 | 只看该作者
KINGDOM  ROYAL是适应新时代宽频域的旗舰级音箱,频率响应:24Hz~54kHz(-6dB),早期出的帝国18采用18寸喇叭低频更是去到18Hz。对任何音乐都来者不拒。由天朗位于苏格兰制造工厂全手工制造,其最新款据称集合了现今最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用材制造而成,箱体以特种合成材料、原木、意大利皮革、贵金属等打造,远看沉实近看迷人,定位于顶级市场。天朗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坚持中/低音单体采用其特制的纸盘做音盘,也是皇家帝国音箱得以保持其传统的宽松特质的原因。Kingdom Royal的动态、两端延伸与低频的劲道更大,显然比传统贵族系列Tannoy更贴近现代音响所追求的刺激美学,由于纸盘特质,其中频的韵味仍具有Tannoy迷人的气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67#
发表于 2016-4-8 22:40:51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楼主,如果用高文前后级推天朗,声音可行吗?

使用道具 TOP

468#
发表于 2016-4-9 10:34:23 | 只看该作者
寻芳不觉醉 发表于 2016-4-7 10:57
图片(用家图片,晚上待续)

帝国右边是什么箱子?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14:20, Processed in 0.040871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