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zhwlihui 于 2013-4-24 12:53 编辑
回去的路上,我很歉意让小林忙到这么晚。他却大度地说: “没关系,习惯了。我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每次都像接力棒一样一家家传递下去锁螺丝,每天都搞到深夜。”
我突然觉得很疑惑:“你用锁螺丝的方式就解决了烧友的问题,那你的线材怎么卖啊?” 小林淡然回答:“我也知道,没有线材商家愿意告诉发烧友另一种不花钱的调音方式的。但我的线材是在一个平衡的系统上研发的,也只有在一个平衡的系统上才能发挥它真正的实力。我现在做的,是帮助发烧友把碰歪了的锅调圆,然后我的锅盖才盖得上去。白金版是很圆满平衡的线材,他也许不够HIFI,但细节多,层次好,注重音乐内涵和情感表达,如果系统由于螺丝问题偏声,它的效果就打了折扣。”
“可是今天调整完毕,换上您的线材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不如DIY的。”——我问了个不客气的问题。 小林依然平静地说:“效果不明显,是因为调整时都是用现有的搭配来调的。力矩差0.5声音就明显劣化,对于我们线材研发者来说,不是个好事情。这样的系统,是不能拿来做参考级的。因为除了现有的搭配,其他的品牌都用不了,不能客观表现每个品牌的内涵和特质。虽然仔细调整螺丝后最终的声音主人很满意,但其实这只锅并没有调圆,反而是锅盖也歪了(正常的力矩应该是50左右),刚好吻合了。玩这样的系统,很累人,只有老烧金耳朵才能玩。” 听完这番话,胜读十年书!
第三天,终于轮到我自己的系统了。 按照常规重新调整螺丝扭矩之后,声音在空间感、流畅度、结像力方面已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听了一会,小林说我的三大件基础不错,但潜力还没完全挖掘出来。我赶快问还有哪里不足。小林说: “TELOS每年都参加拉斯维加斯的CES展,我每次参展都去其他音响展厅认真听。虽然音色各有差异,但其实每个展厅的调音都有一个共性,我称之为目前的国际声:追求结像、定位、瞬态、细节和泛音,整体听感平衡流畅。你现在的系统瞬态和细节还可以提升,但要做大动作。”
周围的烧友都知道,我的空间和摆位,都是反复调整2年多才固定下来的,虽然是闭门造车,但一直自信没有人比我更熟悉自己的系统和空间的了。但经历了两天的耳濡目染,对小林的调音功力绝对信服,所以马上表态:“没问题,按你的思路放手调吧,只要不拆墙,我给你打下手!”
我们说干就干——关机、换上全套白金版线材,把背墙的扩散板移出去,丝绒帷幕拉开,喇叭后移。。。。。。再开机,反复微调喇叭摆位。。。。。。
最后,小林说行了,让我坐回皇帝位。哇,真是另一个世界——93的结像完全找回了当年用A3书架箱的感觉。最让我新奇的是,以前只有主音是有高度差别的,伴奏乐器的高度定位比较模糊。而现在,小编制的每件乐器在音场高度方向也有了不同的层次。播放人声,明显“看”到声音从小小的嘴巴发出,在天花位置缭绕;播放交响《基辅大门》,音场完全脱墙而出,面前展开了一个庞大的舞台,乐器数量似乎比以前多了一倍,再大的音压也没有发硬刺耳的感觉。 ——我实在太佩服小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