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曼.罗兰《贝多芬传》有感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尤其喜欢里面的《贝多芬传》。 小时候知道的第一个音乐家的名字不是巴赫,也不是莫扎特,而是贝多芬。那个时候基本上完全不懂音乐,由此也可以想象贝多芬大名的如雷贯耳了。 大家都知道贝多芬非常伟大,但是您思考过他为什么那么伟大吗?大家都会说《命运》和《合唱》,扼住命运的咽喉,从痛苦走向欢乐。说得当然没错,但也非常公式化了。我真正听古典音乐是从贝多芬开始的,那种感受后来我发现大家也有,就是深有感触: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听的音乐。对于我来说,确切地说,是贝多芬的音乐。我是从听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和小提琴协奏曲开始走上古典音乐发烧之路的。 从贝多芬入门,随着听乐范围的扩展,我开始听巴赫,听莫扎特,听勃拉姆斯,听马勒甚至肖斯塔科维奇等等。我慢慢发现自己对贝多芬渐行渐远,而且开始沉浸在巴赫的音乐里而不能自拔了。那个时候认为贝多芬的音乐过于通俗,对人生的搏斗的表达也过于粗旷。贝多芬既没有巴赫那种博大深沉,也没有莫扎特那种天才和智慧。但是后来顿悟,所有这一切都是对贝多芬的误解。对贝多芬的理解和热爱,我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加深的。我慢慢意识到:贝多芬的音乐,既有狂飙突进,汹涌澎湃的激情和豪情,也有非常细腻感人的温情。尤其贝多芬在人生苦难中激发的热情,令我深深爱上贝多芬的人生观。。。。。 上帝经常喜欢和人类开开玩笑,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却是一个听不到声音的人,这是非常吊诡的一件事。32岁,这本来是一个人生命最旺盛的美丽季节,但是贝多芬却在这个时候写下了《海利根斯塔特遗嘱》,可以想象贝多芬当时有多么痛苦。贝多芬当时已经意识到失聪将会残酷地影响自己的音乐创作生涯,一个以音乐作为生命的人却再也听不到音乐,这不是最残酷也最可悲的命运吗?如果贝多芬从此沉沦,音乐史也就会改写了。随着创作了《第二交响曲》,贝多芬顽强地从《海利根斯塔特遗嘱》的巨大阴影中走了出来,并且走向他最为辉煌,成果最为丰硕的第二创作时期。贝多芬那些最伟大的作品,象《命运》和《田园》,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皇帝》钢琴协奏曲,《热情》钢琴奏鸣曲都产生于这个时期。 每个人的人生之旅都是崎岖的,甚至充满苦难的。我年轻时对贝多芬没有太多感受,那是因为我没受过艰辛,不懂得命运。别林斯基说过一句话:苦难是人生中最好的一所大学。多年前很不理解,今天也犹如醍醐灌顶,豁而开朗。对待命运和苦难,贝多芬是我们的榜样。对贝多芬来说:尽管人生是悲剧性的,但他仍然肯定人生的意义。真正的伟大在于心灵。贝多芬还说过(大意):谁能听懂和理解我的音乐,谁就能超越人世间的苦难。贝多芬这种思想和人生观,也是最令我感动和赞美的。 记得史怀哲说过,人和人之间是无法完全了解的。但人和人之间应该相互支持,在黑暗中并肩同行。很感谢在人生之路上有罗曼.罗兰,有贝多芬,有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