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204504

查看

98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zwmm

517#
发表于 2011-5-13 02:5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62cm 于 2011-5-13 03:08 编辑

太长了看不完……之前就有和如水兄相似的看法,真实还原是很困难的,因为有录音师本身再创造的过程。就好像王老师在首席中听到的声音,和指挥听到的,和观众听到的也不一样!

但通过位置应该是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声音。至于很多东西是建筑声学的东西了……这个摆放的问题不是有软件么,大家有一支全指向和超心形的话筒应该就能测试了吧,光靠算哪儿算得好。至于材料更是看特性了,很多地方挖个洞塞个东西都会有完全不同的变化。但其实还是做不到完美的,因为不同作品需要的空间是不同的。其实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根本不可能完全真实还原“那个”现场,因为我们没法把乐队塞进这么小的房间里!呵呵,我曾在大剧院里放过CD,或许那个估计会接近点吧?可没有人会想,在室内乐盛行的年代,他们在根本不具备声学效果的皇宫里演出。可见声音是可以制作的,而非有固定形状的。而在音乐厅和剧院里,也会因为不同的编制,根据录音的不同需求,而增加反射,或者吸收声音。这是时常有的事。就连最简单的钢琴,无论是立式还是三角,都有琴盖可供开启。可见,音响是人有意识制造的,而演奏家通过不同演奏发出不同的音响效果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未来的发烧设备也许是这样的,放音设备就是乐器,在录音是通过琴弦,琴弓,乐管,活塞,琴键,把所有的力度,持续时间等一系列要素记录下来。这样才是百分之一百的完美HIFI。hifi乐团特价款,小编制乐队,可以演奏古典时期的大部分作品,售价188万人民币起!您可以摆在您的私人客厅、音乐厅或者花园里,享受完美的hifi……

使用道具 TOP

518#
发表于 2013-5-22 06:45:04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立体声”!拥有优秀的音场和杰出的实体感!!!而不是错误地去追求什么“针点式定位”,“线条清晰”---空了我会来详细地批判这两句害了无数烧友的话。

使用道具 TOP

519#
发表于 2013-5-22 06:37:29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们只能以客观的比较容易量化戓感受到的来描述、来判断,砸下的钱是否取得了理想的重播效果---就是是否拥有了优秀音场、就是是否拥有了杰出的乐器实体感!!!关于优秀的音场,我们前面已详细的描述,这里不再重复。而关于杰出的乐器实体感,这里来重点描述下。那么什么是“杰出的乐器实体感”,用我老朱自已的语言来描述,那就是:有下坠感,有重量感密度感,接地气的乐器实体!---永远记住这句话不会错。

使用道具 TOP

520#
发表于 2013-5-22 06:18:2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烧友砸下大价钱,终极应该追求的是什么?当然是享受美乐,更好地从音乐中获取人生的感动和力量!但怎样才是真“美”,怎样才算是“感动”“力量”---这每个人的感受可能都不一样,所以这是软杠子、无法统一、无法量化!

使用道具 TOP

521#
发表于 2013-5-22 08:44:25 | 只看该作者
朱老师早啊!

使用道具 TOP

522#
发表于 2011-6-29 22:17: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niel115 于 2011-6-29 22:33 编辑

一口气看了全贴,前面的理论给我很好在基础知识。
一般空间不大的房间用前吸后散处理要好些,大些的空间一般都是前散后吸,另外4角做低频处理减少驻波产生的几率。
我个人的经验,无论做吸还是散最好不要超过该墙面积的一半,不然会产生负面效果。

使用道具 TOP

523#
发表于 2011-7-6 19:27:3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影响听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器材的原因,有环境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人的原因,同一个器材在同一个听音室里放同样的碟,每个人听出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听到的声音只是用科技手段虚拟的还原了声音当初的现场,并加以了修改,这就会给我们每个人的听觉心理感受不一样了,我想这就是声音心理学吧,它只能因人而异

使用道具 TOP

524#
发表于 2011-7-11 10:32:3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这狗屁不通的枪文还被版主给挂在这里,愧

使用道具 TOP

525#
发表于 2011-7-11 10:45: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wmm 于 2011-7-11 11:35 编辑

技术是必须及必要的基础!而艺术才是真正的灵魂和终极目的!!!

使用道具 TOP

526#
发表于 2011-7-12 11:2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wmm 于 2011-7-12 11:29 编辑

所以,杰出的电子工程师们的音乐素养的不足或不够这是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不足为奇,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一方面能不倦地做到杰出和优秀,另一方面必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反之一个音乐家同样不倦地在其领域达至优秀,他必然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电子技术,这是个常识!毕竞每个人每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时。所以在高保真音响制作领域,唯有强强的紧密合作才能出杰出的成果,这就是国外优秀音响企业能够取得成功的关健和密抉!!!可惜这一点在国内已有的厂商里却重视很不够!很遗憾。

使用道具 TOP

527#
发表于 2011-7-11 16:53:44 | 只看该作者
ikushi兄高论,受教!

使用道具 TOP

528#
发表于 2011-7-11 16:29:41 | 只看该作者
从自然进程来看:先言技术,再论艺术;
从很多退烧论的例子来看:没掌握技术,更妄论艺术?
以一个过来人的愚见:影响人耳听感的两大关键因素,尤其说是环境和器材。更毋宁说是心境和意境!
故有人云:爱乐者是没得退烧的!

再借用一下八先生的语录:
闻无声,触无觉,观无形,是为意。
聚而不散,不思量,不畏惧,无好无不好,进而忘色声香味触法 ,即谓悟。
不可名,不可言,不可状,是为境。
冲而不用,不烦心,不挂怀,无有无不有,执而忘喜怒悲憎爱别离,是谓道。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2-26 08:58, Processed in 0.046100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