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05965

查看

107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577#
发表于 2015-4-17 23:07: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5-4-19 07:47 编辑

回复 mm33 的帖子
还没来得及听


第一次听指环,认认真真地拿着CD盒子里的歌词小本,一句句地对着听。英语翻译得很好,但因为是诗一般的语言,常常跟不上,有很多记号也不认识。尽管如此,总算抓住了一些容易辩识的动机,对瓦格纳以音乐衬托词意的本事也有个深刻的印象。

此后再听指环,就只是看看一下每一部的剧情梗概了,听到很多段落只能大致推断故事发展到哪一步了。从全本看,指环的故事还是挺热闹的,曲折回环,拍成电影会很好看。但放大到16个小时的音乐剧里,有多一半的时间是在听剧中人物冗长的宣咏。那些令人兴奋的著名乐段间歇性地迸发,略略刺激一下有些疲惫的听感。所以,真正欣赏指环还是要到剧场里去吧。

这盒录音并不像有些人说的,不堪入耳。总体上场面和动态展现得不错,尤其是单声道引以为豪的人声,呈现得相当真切。据说,1950年米兰这套的摆麦不如1953年罗马的那次录音,太过突出弦乐部。但这套的布伦希尔德是由当时55岁的弗拉格施塔特演唱的,状态比两年后录那版著名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时还好。

因为没法也不想对照歌词,所以拣起一本木心《文学回忆录》伴听。茅盾的这个远房外甥真是太厉害了,家传深厚,解放前得以饱读,投身艺术,参与过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文革期间挨整,画作尽失,人坐牢三年,在认罪书用纸上写了65万字的笔记,估计红卫兵们读不懂。82年赴美,全身心投入写作,海外声名大噪,散文作品译成英文后得以进入美国学校课本。晚年归乡乌镇,终老于自然天限84岁。

在纽约期间,与陈丹青结识,被奉为师尊。陈氏大力推介,复在国内被认知认可认同。当年向留美文艺青年-大家前身-讲述世界文学,被陈丹青详录于笔记,近成两卷出版。



老先生的生平起伏跌荡,颇有指环剧情的味道。再读他向新时代青年介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文史哲艺之流变,世间万象尽化作历史波涛,随着瓦格纳的音乐浩浩汤汤,洪流前涌。这位此前未曾听说过的老人,从当下的社会认知程度来讲,尚无法比对陈寅恪、季羡林等学术泰斗,艺术创作亦无法比肩吴冠中、黄永玉等大师,但他的生活态度、跨界游历、哲艺宏论,特别是对过往世态的坦诚面对与超脱解读,却不是其他为尊者有胆识、有能力、有条件做到的。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木心堪称一代大师,有待当世进一步挖掘和探究。

可惜的是《文学回忆录》中有一节是关于音乐的,但当时他要求学生不作记录,陈丹青便老老实实空了下来。他在其他议论中屡屡提及西方音乐,以其比及其他艺术门类甚至政治发生,实实是恰当而精妙。同时他也屡屡以西方绘画比对中外文学作品,看来对任何文艺作品的深入理解,都离不开对其他艺术的了解,甚至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了解。

瓦格纳音乐本身是具象的描绘,同时代的勃拉姆斯则要抽象得多,因此从瓦氏的音乐中建立形象并不是困难的事。现在可以看得到的有关瓦格纳乐剧的图画说到底不过是些二三流的绘画作品,可能是因为题材之明确限制了它们自身的表现厚度。瓦格纳予人联想的空间是在他的音乐之外,他是用整体的乐剧作品展释他的理念和哲学,而并未承继贝多芬、舒伯特以纯音乐解释对世界认知的古典传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当年一帮文青,围坐,倾谈,竟延至五载,真奇景!现今,恐怕鲜有闲暇逸趣如此“荒废”时日!  发表于 2015-4-21 22:14
53年罗马RAI的录音应该更圆满,演唱布伦希尔德和齐格弗里德的Modl和Zuthaus代表了战后瓦格纳新的时代的开启。而先前51年斯卡拉的录音,可以说是战前瓦格纳旧时代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里面的那些瓦格纳唱匠可以说实在   发表于 2015-4-18 22:21

使用道具 TOP

578#
发表于 2015-4-19 00:54:28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石南兄这套50年斯卡拉/指环为什么会是11张碟,我的Fonit Cetra版是18张碟,也许这是数码后期碟?或会有剪辑压缩?

点评

有的一面就容纳了43分钟,不知道美国人是怎么压制的。但这么普通听着还可以。目前手上也没有CD或其他版本进行比较。大M兄的Cetra应该更精制些吧?起码不用挤音槽的空间。  发表于 2015-4-19 01:32

使用道具 TOP

579#
发表于 2015-4-19 08:12:06 | 只看该作者
从重播音效而言,福爷的两版指环都不咋样,远不及他在emi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女武神。

但从当时的录音技术而言,实不该如此寒碜!

可惜了!

使用道具 TOP

580#
发表于 2015-4-19 15:51:13 | 只看该作者
从重播音效而言,福爷的两版指环都不咋样,远不及他在emi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女武神。

但从当时的录音 ...
mm33 发表于 2015-4-19 08:12


特里斯坦和女武神都是录音室录音,这个是广播录音,还是在意大利录的,当然差很远了,呵呵。

使用道具 TOP

581#
发表于 2015-4-19 19:40: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5-4-19 21:25 编辑

周末两天,抓时间听完了三部,最后一部实在咽不下去了,改天再说。看来分四天演出指环是有道理的。而且据说,去拜鲁伊特看指环演出的话,实际上要一个星期,前后几天要预热和消化一下,看看展览、拜拜瓦格纳墓地什么的。

周日的晚上,总有些莫名的恐惧。倒不是怕第二天上班,只是感叹时光飞逝,尤其是美好的时光,能够虚度的分分秒秒。。。

PS:赞同以下大M兄所言。愚见是,帕西法尔蕴含的宗教精神更加强烈,指向精神的皈依。指环实实是以神话挑逗庸俗的神经,明智者可得精神上的升华,厉勇者可得更多肾上腺素。

复寻兄:片刻自由,都是幸福。在无聊的会议上思想开小差,想想能听什么曲子,都是小快乐:)



点评

《指环》可听性和精华,愚见在于第一、二和四部。而《帕西法尔》是瓦格纳的私房菜,也是毒药级的精神鸦片。  发表于 2015-4-19 20:49
何必慨叹,享受当下每分每秒,有音乐相伴,实乃幸福之至!当今能得自由之身,实乃福祉。  发表于 2015-4-19 20:44

使用道具 TOP

582#
发表于 2015-4-23 21:26:45 | 只看该作者
现今的世界可能是最好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充满太多不可知,享受音乐带来的无限欢乐,享受这一生!

使用道具 TOP

583#
发表于 2015-4-25 18:4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5-4-26 19:45 编辑



      早年刚刚听到霍洛维兹之后,一度非常着迷、崇拜,听盗版CD,看廉价VCD,对他的手指技巧和音乐拿捏佩服得不得了。1989年电台里广播说,霍洛维兹去世了,一下子还非常非常地惋惜他去得那么早,86岁对于个老仙人来说真不算长寿呢。

      有乐友说,喜欢霍洛维兹的人一定要听1965年重返卡内基的这套唱片。因为很难按照霍氏艺术生命的进程听他的录音,而且与很多同好一样,往往是先听到他后期在DG的几张录音,又跳到40年代听他当时弹的老柴,之后才断续听他中期在RCA和CBS的录音,所以自己是不大容易明确地辩识他这次告别舞台11年后复出时,音乐技巧与表现上到底有哪些跳跃式改变。当然,通过阅读材料可以知道,他每次隐退后演奏风格都出现变化,总体上是逐步减少那种急风骤雨式的敲击,更加注重对旋律线的塑形,动态变化更加鲜明,对乐曲气氛的把握会有独特的创新。但这次11年的隐退是四次隐退中为期最长的一次,能否说其艺术风格的变化最为明显呢?还是根据维基的介绍推断,进入60岁的老人终于排除了荷尔蒙的干扰,不再倾心英俊少年,把对同性及异性的肉体迷恋放弃掉,将身心复归他最为擅长、赖以安身立命的钢琴演奏上来了?

      对于这样的艺术大师,坊间一定会有种种传说和争议,也为聆听他的录音增添的不少乐趣。艺术行为的外延因素越丰富,所带来艺术体验的维度就更多样,感受就更深邃。

     说来惭愧,这样一本有名的录音,一直没有完整地听过。本来应该晚几天听,到5月9日,这本录音就整整50岁了。半个世纪啊!但人生苦短,当下有乐还是当下行吧。

     保留鼓掌部分的现场录音,能够忠实地记录当时的场面和气氛,也算是一个外延因素吧。美国人是爱鼓掌的,上次看到观众为纽约爱乐加油的狂热劲儿,与欧洲人确有不同。欧洲观众喊“BRAVO”也喊得很疯,但身体语言始终是镇定沉着的,似乎总是处在一种静观状态。即使是高度赞赏演出水准,在演出过程中身心与之交融,一旦在场阶段结束,很快便抽身出来,对刚才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做出客观评价。什么样的演出值得叫好bravo,值得站立standing ovation,值得要求加演encore,欧洲老油条们一清二楚。而美国佬鼓掌时,则还没有从艺术陶醉中脱身出来,他们的身体语言是带有激情和热情的,口哨吹得山响,bravo要喊上好几次。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外向,也有内敛和羞涩的,但整体的气势是热辣、火爆、激骚的。

      霍氏这场演出的曲目,巴赫、舒曼、斯卡里亚宾、肖邦以及加演曲目,都不是以雄壮的立柱和弦结束的。他似乎有意挑逗观众的神经,在结束前要么放慢,要么放轻,就等着那好事之徒不等琴音消散就蹦出来高呼。听了这么多年曲子,总算意识里有了些板眼的感觉,大略知道哪些曲子的结束音后面技术上是有休止符,现实中是有余韵。就是那个音结束后,音乐上还需要喘一口气,咽口唾沫,才真的完事儿。有时候是要喘三口气儿的。以前听扬松斯指挥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最后一个音消失后,他举着指挥棒停了有十几秒钟,全场寂静无声,只能感觉到人们呼吸的渐缓,泪水的回流,心跳的平复。那真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美妙瞬间。不知道老霍是不是本来打算这样玩一下,舒曼本来是可以的,但是纽约人没有给他这样一个机会。以致于50年后远在北京,回听跨越时空的那场演出的魄落人,还会无奈地摇摇头。

      以前对霍氏敬佩不已的,是他粗大手指的神奇灵巧,是他瞬间从fff转到ppp的特异功能,那确是一般钢琴乐友办不到的,也很难在别的钢琴家手下听到。后来知道他在钢琴上做了手脚,调低琴键重力,加快回跳,帮助他达到他所想要的音响效果。最有意思的,是他对舞台上钢琴位置的挑剔,让人抬着琴和他找位置。而他的调音师认为老霍对自己声音感觉的信心有点超出现实。不过,大师必须是很认真的,哪一行都一样,会做出一些外行人看上去啼笑皆非,同行人不以为然的过度举动,但这还是必须的,是追求极致不可或缺的过程。

      现在对霍氏敬佩不已的,是他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他知道自己什么在行,什么超绝,也知道自己的弱项是什么。他能够充分利用自己“器”的优势,即手上卓绝的功夫,与“艺”的倾向,即巨大的收放能力,来演绎最适合他的曲目,在他能做到的范畴内做到极致。其实回想起古尔德、阿格里奇、弗朗索瓦、鲁普这些有些绝活的钢琴家,莫不如是。能够做到全能的,凤毛鳞角,充其量是能够跨越德法两支西方音乐主干。能把巴赫、贝多芬的德意志理性思辨整理清楚,又能把肖邦、德彪西的法兰西感性冲动把握准确,兼或展示好莫扎特、舒伯特这些中间分子,季雪金、阿劳算是有所建树,其他有谁呢?霍伯伯的贝多芬实不卒听,因为即便是《热情》末乐章的冲刺,也不应是野马脱缰的放纵,为赢得观众叫好,纵情于失控之边,并不是贝多芬的话语特性。但这并不妨碍演绎中的炫技,李赫特的冲刺就比鲁宾斯坦的大拍大砍来得更有说服力,那是跃马向前,是冲锋陷阵,并不是去跳崖。

      艺如其人: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曲如其人,乐如其人。现在听霍洛维兹,能够听到愁怅,但听不到痛苦。不知道他个性与社会的矛盾是否曾严重到与贝多芬、舒伯特同样的程度。他的俄罗斯血统、思乡情结似乎也达不到拉赫玛尼诺夫的境地。这场音乐会里对舒曼、对肖邦、对斯卡里亚宾的诠释,是会对美国人胃口的。没有衣食的忧患,没有生死的考验,没有爱恨的执着,没有习俗的积淀,大多数美国佬会发愁,但不会痛苦,新世界是不欣赏悲情的。原以为1965年的美国人是二战一代,应该具有时代赋予的沉思性格,但看来战争的胜利者只会沉浸在对烈火、毁灭和征服的回想中,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也不过是老霍第一首巴赫-布索尼那种大开大阖罢了。

      在今天这样一个“平”的世界、“村”的世界中,事物仍旧是割裂的,被地域、文化、民族、经济等各种因素所割裂。遑论50年前。这种时空的局限性在艺术世界中可能是也应当是很美的,很难想象会出现一个“泛世界”的艺术形态。但这是必然,还是偶然,偶然的割裂会走向必然的同一吗?在听完这本录音后,马上接听1926年梅兰芳先生录的《刺汤》,那是何等的振聋发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84#
发表于 2015-4-27 00:24:12 | 只看该作者
曾经也是狂迷霍洛维茨的一代,特别是狂迷他迟暮之年并不迟暮的举重若轻和悠游自得,是的,他的化境迷得我直直追寻《诗人霍洛维茨》整整20年不到手不罢休。别人对他指罅游弄之莫扎特K.333不以为然,但我始终迷醉于他大智若愚的呼吸和平度。又不断陶醉于他营造的童年迷幻般的情境之中,非为一首《梦幻曲》,搜罗三套齐全方得心满意足。逐一铺开,肖邦和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这几位我读书年代醉心的小布尔乔亚,霍洛维茨都是我的最爱。但,直到最后,我才理解了霍洛维茨把斯卡拉蒂才作为他的私房菜,他经营的心底那一汪清池。
(掬几张霍迷的秘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第一张那么难找啊,要20年啊!M兄也是执着得迷人。  发表于 2015-4-27 11:11

使用道具 TOP

585#
发表于 2015-4-27 19:29:23 | 只看该作者
是的,这张《诗人霍洛维茨》国际版少之又少,黑胶的弩之末,属于最昂贵的数码黑胶之一。

点评

领教了。苦苦追寻,物华人杰,俱是难得。  发表于 2015-4-27 21:12

使用道具 TOP

586#
发表于 2015-4-27 21:38:53 | 只看该作者
霍洛维茨在DG 发行了7张唱片,当年很容易就在中图一一买到其他6张,然就是这张《诗人霍洛维茨》由于发行量极少,中图没有进口。以至于苦苦寻觅了整整25年方得,其间只偶尔在易贝见过一次真容。各方面来说,此86版《童年情景》意境最为平和,是霍老晚年炉火纯青之作。

使用道具 TOP

587#
发表于 2015-4-27 23:16:00 | 只看该作者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5-4-27 21:38
霍洛维茨在DG 发行了7张唱片,当年很容易就在中图一一买到其他6张,然就是这张《诗人霍洛维茨》由于发行量 ...

这个86版《童年情景》是在维也纳音乐会的现场版么?

这个Schubert D 960 兄如何评价?我有霍氏25周年纪念版,单声道ARTIA厂牌,说实在的没留下什么印象。

使用道具 TOP

588#
发表于 2015-4-28 01:29:43 | 只看该作者
D.960确实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演绎,但霍洛维茨1986年版本的最可取之处就在于极其鲜明地贴合了唱片的标题:诗意。舒伯特这部冗长得有些啰嗦的奏鸣曲,很容易弹成结构含混不清的臭裹脚布,但霍洛维茨丰富的力度与色调变化使听者忘记了这些,尤其是第一乐章开首那足足5分钟的啰嗦乐句,也被霍洛维茨弹得富有诗意和迷人的想象力。这张唱片能让人激动不已地苦苦寻觅二十几年,也正是其极其深刻的价值,一位技巧大师化繁技于无形,无形之中处处皆是浓得化不开的诗意。实际上,霍洛维茨晚年的莫扎特,也正是如此这般的高级演绎。

点评

谢兄的描述,似乎都能想象到那种声音了。看来只能先淘张CD听听看了。  发表于 2015-4-28 05:02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2-24 10:21, Processed in 0.052346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