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nake 于 2011-10-13 18:57 编辑
专辑介绍:
吉他形大提琴(Arpeggione)是1823年维也纳人施陶费尔(Georg Staufer)发明的弦乐器。琴上有张弦六根,调音也与吉他相同,但却用弓拉奏。也可说是吉他和大提琴的混合体。因为演奏这种乐器十分困难,故从发明至今都无法流行起来。现代演奏大多用大提琴或小提琴结合钢琴来取代。
1824年舒伯特创作这首a小调吉他形大提琴奏鸣曲(Sonata for Arpeggione D.821),又译阿贝鸠奈奏鸣曲。舒伯特就是特别为吉他形大提琴(Arpeggione)和钢琴共鸣而写的,也是唯一一部这件乐器作品。若无此曲,这一乐器可能已被世人遗忘。舒伯特的这一奏鸣曲今日演奏家们大多用大提琴演奏。虽然六根弦的Arpeggione换成了四弦的大提琴,但大提琴的演奏手法基本上可以保证演奏者能把原作六弦琴的音色表现出来。而且时至今日,舒伯特的这部奏鸣曲也成为大提琴演奏曲目中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全曲分三个乐段,在开篇的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里令人感到愉悦又热情奔放的a小调第一主题,与欢快如涓涓细流的C大调第二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在接下来的奏鸣曲形式的乐旨较为简单,但其富有想象力的特质依稀可辩认出自于舒伯特的灵感,以F大调优美的钢琴在轻触中开始发展到与吉他形大提琴的拨弦交相辉映。大调与小调间的对比,以及左手弹奏的十六分音符中,主旋律得到充分的体现。第二乐章E调的“柔板”如同一首没有词的歌曲,在极为纯朴自然的变化无常的伴奏中呈现,然而却增强了舒伯特在转调时所作出的富有想象力的冒险,在更为神秘浪漫的第二部分尤为明显。最后第三乐章“小快板”是一个如炫技般的独特设计的回旋曲。曲调优美迷人,反复出现的主旋律如艳阳高照,其光芒四射的格调是无法被那段突如其来的小调禀性所遮掩的。
麦斯基在大提琴的演奏上跟罗斯特罗波维奇(Rostropovich DECCA版)一样有显著的速度变化,有些乐段尤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音乐的流动感和连成一气的魄力,似乎更胜一筹!麦斯基演释的特点,是内在里有股忧戚怅然的情绪。他按弦时的揉音,快慢变化很多,也许部分原因是为了遵循原作和Arpeggione的音色特点使然,使得即便是应该欢笑的地方,也好象是心存郁结。阿格里奇的钢琴演奏跳跃性强、音色变化多端,流畅婉转处甚至能弹出近乎竖琴的效果!她的钢琴伴奏与麦斯基的大提琴主奏对答如流,但却不过份突显自我。琴瑟共鸣出的那种雅致、又带有一丝哀怨音色,完全呈现出舒伯特这部奏鸣曲那种幽思缥缈的独门境界。同一专辑里,我们还可以欣赏到麦斯基和阿格里奇合作演释的另外两组舒曼作品,分别是三首幻想曲(Fantasiestucke Op.73)和五首民谣小品(Stucke im Volkston Op.102)。
专辑曲目:
Franz Schubert
(1797-1828)
Schubert Sonata for Arpeggione and Piano, D.821
01. Allegro moderato
02. Adagio
03. Allegretto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
Fantasiestucke for cello and piano, Op.73
04. Zart und mit Ausdruck
05. Lebhaft, leicht
06. Rasch und mit Feuer
5 Stucke im Volkston for cello and piano, Op.102
07. Vanitas vanitatum (Mit Humar)
08. Langsam
09. Nicht schnell, mit viel Ton zu spielen
10. Nicht zu rasch
11. Stark und markier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