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1364

查看

11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gzhwlihui

49#
发表于 2013-4-24 12:47:21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人提问,赶快交待螺丝刀的事:
扭力螺丝刀有两种,一种机械式,型号是TOHNICHI 26RTD,测试过,误 ...
gzhwlihui 发表于 2013-4-23 22:02


小林好像说电子的折合人民币7000多。有型号了,百度一下吧。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3-4-24 12:52:57 | 只看该作者
螺丝这事情早就听说过,松紧有差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3-4-24 12:57: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关注中。。。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3-4-24 13:22: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百线生 于 2013-4-24 22:04 编辑

考虑到这么多人关注,极品准备买一个回来,大家一齐分享,手动的力度要练习熟练度,起玛0.5和1都能到位就可,耳朵的分辩力去到0.5,我和自文都可以轻易听出!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3-4-24 13:39: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3-4-24 13:59: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OBO 于 2013-4-24 14:22 编辑

  本人相信 索罗斯 的变化. 但是需要提醒注意的,就是 螺丝固定好了以后,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还是会变化的, 即使加上螺钉胶也没用.因为要一直受重力拉力,以及材料本身内部应力的影响,拿机架来说,即使下面垫了5公分厚的大理石板,安装的时候调得很平,过一段时间,机架的四个脚钉,又会有一个脚偏松. 我用的是高丘的旗舰,一个机架100多公斤,两边很厚重的金属柱,即使这样,仍然不行. 所以,肯定需要经常调整.
  另外, 无论是器材的面板还是单元的安装面,都不可能是平的, 如果不是纯铝材质, 平整度本身也会变化,如果纯粹按照按照螺钉的预紧力调整,有可能出现一种情况,就是预紧力一致,但是平整度差别很大.单元接触的安装面也没有很高的平整度,如果螺钉都一样紧,可能单元的四边就不是平的. 而且, 音箱 功放 等所有器材以及机架等,尤其是重的东西,你随便挪个地方,搬动一下, 材料的应力都会发生很大变化,螺钉的预紧力肯定发生变化.
   

   所以,不能单纯的一刀切,不能够 无论是  哪里的螺钉,都 调得一样紧即可,其中应该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 细化 科学化 的地方.

点评

LOBO兄提的有道理,自文的拖板,也是4颗螺丝不是全部一样力矩出好声音,而是两两对称不一样的!关键你还有金耳朵分辨,最后耳朵校正和收货是也关键!  发表于 2013-4-24 22:11
是的。像自文家0.5的区别,我很担心第二天就变了。幸好过两天一问,还维持着。  发表于 2013-4-24 14:14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3-4-24 14:06:35 | 只看该作者
一套成熟的音响系统,精心调整后,个人觉得有10-15% 的提升,当晚在自文家,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越是前端就越敏感。电子力臂螺丝刀的加入,使得力矩统一,方便地实现了系统的标准化和一致性,这项工作可以理解成音响系统细节调整的工序,但不能期望其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点评

另外,您到的时候,自文的系统已经锁了后级,效果提升过一轮了。  发表于 2013-4-24 14:17
多谢rodk版加高亮。 很赞同。而且锁螺丝基本不会改变音色和泛音。  发表于 2013-4-24 14:11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3-4-24 14:10:32 | 只看该作者
镁声兄;如何确定不同的喇叭用多大的扭矩?同一只音箱高中彽单元扭矩是否一致?我估计音箱生产商也不会有这个数据。如果每个单元调整完全靠听的话,未免有些天马行空了,是否需要频谱仪之类的辅助调声?

点评

后面回答了,供参考批评。  发表于 2013-4-24 15:14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3-4-24 14:16:31 | 只看该作者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 ... &id=20769332539
淘宝搜索到了,5400,如果感兴趣的人多,能不能搞个团购?

点评

作业很到位,价格伤不起。让镁兄搞个免费使用活动。  发表于 2013-4-24 16:22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3-4-24 14:2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OBO 于 2013-4-24 14:24 编辑

  想起一个案例,看看 章和电气是如何测试 板的应力的. 这是NI 所采用的科学方法.
  要把一个想法变成切实可行的可实施的有效方法,并能够推广,其中必须有科学化的过程.
  希望楼主继续努力,更加细则化,科学化,并能够真正的推广.
  FYI
章和电气/如何分析PCB板的生产测试流程中的应力问题
http://sine.ni.com/cs/app/doc/p/id/cs-11573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3-4-24 14:22:23 | 只看该作者
一套系统中,不同位置器材的调整,效果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因而,综合起来整体提升约10-15%,大概相当于系统换了一对适合的线。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3-4-24 14:23:33 | 只看该作者
黄兄的话很有道理!,虽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毕竟音响是科学不是玄学,音响中的心理诱导作用不可小视,最终还是要用数据说话,最好能提供调整前后频谱变化图加以说明那将更有说服力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16:26, Processed in 0.050318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