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03516

查看

1018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589#
发表于 2015-4-28 05:04:53 | 只看该作者


偶得之

使用道具 TOP

590#
发表于 2015-4-29 23:12:47 | 只看该作者
请教石兄,对天才钢琴家和指挥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的作品怎么看

使用道具 TOP

591#
发表于 2015-4-30 05:4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寻兄,请教可不敢当。这里都是一些自己狭隘的感受,厚着脸皮贴出来,求各位先进批评。几位掌门经常十分客气地回馈一些高见,发现谬误时也不嘲弄、不打击,真正是常年雅养的结果。

巴伦在下听得不多。他指挥的乐队作品几乎没听过。就钢琴而言,由于最初接触到的是他演奏的贝多芬,他的句法和速度变化与我的期待有较大差别,所以印象不是太好。我比较喜欢演奏风格的两个极端,比如塞金,十分洒脱、刚毅,布伦德尔相对稳重、有书卷气,阿劳庄严大气,等等。巴氏似乎游离在各种极端之间(未完)

使用道具 TOP

592#
发表于 2015-4-30 12:43:19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对比鲁宾斯坦与巴伦博伊姆弹奏的同样曲目“悲怆”“月光”“热情”,从抒情的角度后者更优,能够轻易聆听处钢琴的声音质感;而鲁宾斯坦演绎的场面感更好,衔接处的声部连接过于快了点。
个人更喜好巴伦博伊姆的,下指有力度,不足可能是其抑扬顿挫的环节过于平缓。

点评

巴伦博伊姆属于比较没有自己想法的艺术家,尤其是他的钢琴演奏。但巴伦又不是属于中规中矩,而是矜持有加、放开不足。如果巴伦能把富特的弹性速度的真理,用到钢琴演奏中,他的演奏就赏心悦目多了。  发表于 2015-4-30 18:57

使用道具 TOP

593#
发表于 2015-4-30 22:51:26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拖到晚上才能再补充几句。新系统好像没法编辑贴子。

对于造句articulation的感受,每个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朋友会很喜欢巴伦。但我最初听他的几个录音偏偏都是不让我看好的。贝多芬的“悲怆”我自己也能摸着弹一点点,因此特别注意各路大家的诠释。比如,有右手越过左手弹四个低音的那一段,塞金、李赫特都弹得很快,跳跃感强,张力十足,像是轻快的舞蹈,肯普夫比较慢比较轻,略作沉思行进状,都说得通。尽管我不大认同肯普夫的解释,但我能想象他老人家想表达什么。巴伦的演奏不太抓人,听上去似乎缺乏一种主动的塑造,但我相信他原本是有塑造的打算的。

最糟糕的是,我几年前听了一场他老人家的现场,曲目大多是肖邦。因为此前听过Zimmerman、Perahia、Pires、Ohlsson、傅聪等人的现场肖邦,相形之下,巴伦弹得很夸张但略显空洞,触键重、踏板重,波罗乃兹、叙事曲和夜曲、圆舞曲用同样的色彩,令我非常困惑。但当时他还是赢得了全场观众起立欢呼。

此后,网上看了一些他年轻时同Ashkenazy Zukermann和前妻Du Pre游戏演奏的片断,看到听到他年轻时朝气蓬勃的音乐表演。看来他青年时代是很有特色的,但后来同阿什一样走指挥的路。结果是好是坏,难以判断。一孔之见,请兄指教。

使用道具 TOP

594#
发表于 2015-5-1 06:20:45 | 只看该作者
兄所言甚是。
我聆听的正是巴伦年轻时巅峰状态录的贝的钢琴奏鸣曲。
术业有专攻,后来他主攻指挥,并且在指挥才能上发挥得更出色取得比钢琴更大的成就。可能后来就是荒废了钢琴吧

使用道具 TOP

595#
发表于 2015-5-2 09:04:07 | 只看该作者
石南根 发表于 2015-4-25 18:42
早年刚刚听到霍洛维兹之后,一度非常着迷、崇拜,听盗版CD,看廉价VCD,对他的手指技巧和音乐拿 ...

刚刚听了霍氏在不同时期的两个画展:23/04-1951的卡内基现场、更早的一个78时期录音。再听霍氏25/02-1953在卡内基纪念他在美25周年庆祝。真是一代宗师级别的人物。
但他在dg录制的那些,个人以其实已非霍氏风格,一如鲁宾斯坦一样,都去追求的是听众的G点了!
个人浅见!

点评

mm兄,您的比喻太搔痒了,哈哈哈。他老人家反正是能做一些别人有心也做不到的事。金手指,您懂的,哈哈哈。。。  发表于 2015-5-3 16:17
是啊,霍洛维茨晚年的录音截然不同于青年和盛年时期的演奏,但恰恰是这些演奏拾走了我的心。  发表于 2015-5-2 14:13

使用道具 TOP

596#
发表于 2015-5-3 16:42:58 | 只看该作者
谈到巴伦波伊姆,可以看看他晚年的《华沙音乐会》,弹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很经典的曲目。

点评

看了,觉得很不错的,表情到位  发表于 2015-5-9 07:58

使用道具 TOP

597#
发表于 2015-5-3 17:30:24 | 只看该作者
网站改版后,暂时不能修改发过的贴子,所以得一次写完。发图片也不大顺利。

最近在听巴赫的《平均律》。

以前零零星星地听过费舍尔、希夫、兰多斯卡、Kirkpatrick、Ruzickova的录音。其中兰多斯卡是一张片段,最后两位是全本四张黑胶,但怎么也不太适应Harpsichord的声音,没能耐性子听完。也许年纪再大些才能体会古乐器的味道。希夫是CD,费舍尔是COLH的黑胶,说实在的,都不是很喜欢。

以前最喜欢的是苏联版的李赫特,只有第二卷3张黑胶。但演奏非常流畅清新,录音也很水润。像今天北京的天气,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最近听了RCA版的第一卷3张黑胶,录的堂音很重,所以听上去不像把钢琴放在家里,倒像是在后墙上挖了个洞,听墙那边音乐厅里的演奏。

古尔德两卷四张黑胶,SONY/CBS版。正同RCA相反,拾音特别近,回放声音大,还好不算特别干。古尔德具有他人所不能的打击式触键能力,在快速乐句尤其灵动。他又不大喜欢踏板,靠手指控制延音,所以录得近一点并不妨事。只是与李赫特一对比,古尔德就显得太活了。快板的乐章非常富有生命力,像是这几天晚上去喝啤酒、吃烤肉,过程中十分带劲,结束后呢,身体和心理状态好的会觉得十分过瘾、十分满足;身体稍微羸弱些、知感细腻些的,会觉得有点撑着了,身上、心里都浸满了油烟味儿。慢板的地方经常略显凄凉,似乎有意营造悲剧的氛围,获取悲剧的力量。

尼古拉耶娃两卷6张黑胶。俄国人就是跑不开旋律线,任何音符排列都能演绎成歌唱,这点同李赫特相仿。中国人听起来,是很受用的。希夫就是比较注意和声,呈现出的是无边无际的云气,但习惯于受旋律引领的听客就不一定喜欢。尼太的触键其实是硬朗风格的,在轻柔的乐段即使落指力度轻,但出来的感觉却不追求飘逸,这点同李赫特不大一样。李赫特总是有游侠气质。听李赫特,是仰望蓝天白云;听尼太,是在山顶俯瞰阳光下的山野,阴晴分野清晰明确,色彩斑斓而纯正。清心正气。

回来还得赞叹巴赫。用半是科技、半是游戏的方法,将音符按照音阶和大小调的法则,在五线谱上堆建起双星子大厦,让音乐人和门外汉都从中得益,让各路演奏大师均有施展空间,同时又把他们的功夫本领和个人脾性暴露得一览无余。

接下来要找找《英国组曲》和《法国组曲》的钢琴版了,哪位仁兄可以指点一二?


点评

我有《英国组曲》、《法国组曲》的钢琴版,前者在音乐布局上要优胜甚多,可谓经典。  发表于 2015-5-7 14:18

使用道具 TOP

598#
发表于 2015-5-4 07:33:06 | 只看该作者
巴赫那些组曲,古尔德弹得很好的,而且很容易买到。我听了古尔德的基本上就不去听别人的了。
席夫的《法国组曲》也弹得很好。
散曲的象里赫特也很有特色的,象他在旋律那些英国组曲。

其实大键琴的巴赫组曲象瓦尔哈的录音,是非常好听的。

点评

多谢施兄。古尔德恐怕是跑不掉的。除了席夫,完整钢琴版,圣手似乎乏善可陈。  发表于 2015-5-4 22:17

使用道具 TOP

599#
发表于 2015-5-4 14:37: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00#
发表于 2015-5-9 08:04:48 | 只看该作者
我有墨里·佩拉希亚(MURRAY PERAHIA)演绎的《英国组曲》《法国组曲》,觉得其弹奏音色有点缺少光辉。石兄和Shinelb版听过吗

点评

有这个唱片,不过印象不深。  发表于 2015-5-11 07:42
还没有呢。正在找古尔德的。请施兄指点一下。  发表于 2015-5-9 11:23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7 23:13, Processed in 0.023446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