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5816

查看

93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661#
发表于 2017-4-6 16:13:16 | 只看该作者
据说,索夫朗尼斯基称里赫特为“天才”。
而里赫特称索夫朗尼斯基为“神。”

点评

听到科尔托的"雨点"前奏曲、索氏的舒伯特"魔王",只能感叹他们是真神!不知道怎么老觉得索夫朗尼茨基和李帕蒂象是兄弟俩……  发表于 2017-4-6 18:55

使用道具 TOP

662#
发表于 2017-4-7 09:15:27 | 只看该作者
村上的书房布局和我书房一样呢,也是写字台在沙发后。这样就有两个皇帝位。

使用道具 TOP

663#
发表于 2017-4-7 10:55:14 | 只看该作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37895301019s48.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64#
发表于 2017-4-10 22:2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7-4-11 16:21 编辑



       俄罗斯学派钢琴家中,有那么几位,比如Goldenweiser,Ginzburg,Richter,Neuhaus,Berman等等,加上上面这位 Samuel Feinberg,听上去都是德国姓氏。而且包括里赫特、费恩伯格在内,不少人和乌克兰、奥德萨都有渊源。

       费恩伯格的巴赫、贝多芬、肖邦、舒曼都很好,但因为他是俄罗斯第一个全部录制巴赫 48首平均律的钢琴家,所以这套录音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就像以前提到的格林伯格在俄罗斯第一个录制全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一样。

        费氏在钢琴上演绎WTC,表现出相当大的自由度和设计力。虽然可以明显感觉到严谨的控制感,但其运指力量对比有些地方还是比较夸张,节拍也在一些地方颇具弹性,踏板用得也比较普遍。整体声音比里赫特要厚重一些,但比尼古拉耶娃要轻盈不少。

       与古尔德、柯克派特里克、费舍尔等相比,上面这几位俄国大师对WTC演奏风格的相近性远远超出他们之间的差异。如果用一个形象些的说法,那么这几位俄罗斯艺术楷模的共同点就是追求诗情画意。虽然费恩伯格像铜蚀版风景,里赫特像水粉园艺,尼古拉耶娃像大笔触油彩花卉,各有特点,但必定还算是画意浓厚,诗情充沛。而古尔德等人则如同制器,金银铜瓷,各美其美,但就绝不是有诗画倾向的处理了。

       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种诗化的处理。特别是对于巴赫。有评论者对俄罗斯学派通过触键和踏板制造特殊的琴声效果并以此作为手段营造乐曲气氛就颇不以为然,反之推崇一种“诚实的演奏法”,甚至不需要在反复段落里保持原有速度和节律,可以随着当时的心情作出适当的变化,因为人本来就不是善于做机械重复的动物,小变一下没什么不好。
      

使用道具 TOP

665#
发表于 2017-4-15 22:06:45 | 只看该作者
       指挥家Zander在TED TALK上留下一段精彩的演说。主旨是古典音乐属于每一个人。

       他用的一段例乐是肖邦前奏曲Op.28中的第四首。这一段并不长,只有25小节,旋律也简单之极。Zander说B音加上C音的前缀,就能表现忧伤。而这一段里大多数乐句不过是从C至B半音下降音型的重复。Zander 没来得及解释左手和弦的重要性。如果没有那些精妙的、同样是半音下降却不与主旋律同步位移的三音立柱和弦伴随,仅靠C-B音型根本无法打动听众。

       另一个非常重要但Zander也未来得及解释的是触键的重要性,包括对乐句的整体塑造。因为旋律简单,因此由触键得出的轻重、大小、线条、思绪、氛围就显得尤为要紧。而这是非常吃功夫的。左右手的力量配合也很重要。随便上网听听,能遇到很多糟糕的演奏,关键是触键和造句没有处理好。

       不得不再佩服一把CORTOT。这么一首小小的曲子,被他弹出一片灿烂的天地。总体上C大B小,到反复部分两单同重。重复部分的逐渐加力,呼号感特别明显。

        

使用道具 TOP

666#
发表于 2017-4-15 22:08:54 | 只看该作者
说到留下3位钢琴家的问题,我觉得古尔德始终是我不会放弃的第一人,一方面是曲目口味接近,另一方面是他多声部可能性的挖掘是我一生努力学习的榜样。剩下两人可能会是巴克豪斯 索福伦尼茨基一组,阿法纳西耶夫 古尔达一组,李赫特 米开朗杰利一组,看心情任选

使用道具 TOP

667#
发表于 2017-4-16 22:17:53 | 只看该作者


       这张从欧洲小镇跳市阿拉伯商贩摊位上淘来的旧碟,上次听它至少是五年前的事了,应该就是刚刚到手的时候。

       因为封套破旧,盘面不干净,听起来时有噪音,又是单声道,所以并不把它当回事。后来又淘到一张EMI后期转录的立体声版本,倒是那张曾经多听过几回。

       今天再次聆听,由于用上了单声道系统,小提琴的声音自然致密了很多,乐队也颇有气势,整体音乐表现完整而鲜活。噪音仍在,却不会干扰音乐自身的流程。

       读高二的时候,教学楼后有一堵相当残破的灰砖院墙,应该是与教学楼同龄,1928年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教学楼已被列为危建,那段无人照看的破墙状态可想而知。

       男同学们喜欢爬上去,沿着高低不平的墙头跑来跑去,半是为了远眺,半是为了显示胆量和良好的运动机能。教导主任姓周,那时候觉得他很精明、很厉害,他经常出现在男生们欢天喜地的跑墙瞬间,将一干人等呵斥下来,再把注意安全之类的训导辞讲上一遍。可能是因为从未有人跌落受伤,周老师每次只是喊一喊、骂一骂,并不施以惩戒,比如叫到教务处罚站什么的。

       那时候的院墙,隔六七米就会有一根粗一些方柱,以保持墙体稳固。方柱顶端会砌成矮矮的金字塔状,像是长城的一个个垛子。本来这些垛子最上头应该是并排的两块砖,因为时光的损耗和同学们的践踏,那段墙上的这些垛子基本上都已经平坦了,正好容一个人落坐。

       过了春分,下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太阳绕过教学楼的遮挡,会晒到这墙头来。墙这边是教学楼后身,下学后人不多,墙的另外一侧是居民院落的屋顶,蔓生着一丛丛的爬山虎和牵牛花。这时节,总会有几个人坐到那些个垛子上去,看书,或是发呆。那时候中学生是不许公开谈恋爱的,要不然肯定会坐上去一对一对的小情侣。

       大概是上了高中以后,以学外语的名义唆使家里给买了一个WALKMAN。英语磁带也是听了的,不然后来也不大可能考上外语类高校。但更重要的是,这个被很多人上下学骑车时神气活现地别在裤腰带上的小家伙打开了难以想象之宽广的音乐世界。

       有这个小家伙的陪伴,有夕阳浓色的照射,有四下里泛起的草气花香,有手中一本与课程毫无关系的小说,坐在某个垛头上的片刻时光就永远被刻在记忆中,并标注成为高中时代最和谐、最宁静、最温暖、最悠闲、最惬意的画面。

       其实一共也没几次。下学要写作业,或者搞些没正经的事,还要幸运到天气良好,不冷不热,而且周主任不在校值班。不那么容易的。

       记得最清楚的,是坐在墙头时突发的一个心愿:今后一定要争取到一个私密空间,能够边读书边听肖邦。因为那时正迷肖邦。因为墙头是公共空间,随时会被打扰、被呵斥。因为彼时很难有独处的空间,在家、在学校、在马路上都不能隔绝尘嚣,拥抱沉寂。因为想不到社会变化会如此迅猛,成年后会接触到那么多音乐素材、载体和演出。因为想不到成年后人心会如此巨变,一个变得成熟复杂多元的进程便是消蚀纯真清简敦厚的进程。

       有一次在墙头上听的是肖邦。那时候不可能有许多磁带,那几盘是反来复去听的,但从未有过丝毫厌倦。那时候只要有音乐,便是好,便是乐,而且乐不可支。对质量不挑剔,不懂得如此挑剔,也没资格、没能力、没心情去挑剔。

       今晚这张米尔斯坦,CAPITOL 厂牌里的FDS系列,声音还原度非常好,right pitch,清晰的结像,纯正的质地,充足的细节,大师早年的端庄气质与乐曲又十分合拍,没有老奥那么抒情,没有胡伯曼那么粗砺,没有西盖蒂那么丰韧,没有海菲茨那么决绝。却是十分地耐人寻味。

       想来离那个傍晚的墙头发愿,应该是整整三十年时间了。这两天北京灼热,皮肤的感觉证明,大约是三十年前去墙上看书发呆的季节。

       那个发愿,三十年始终悬在心头,无意间成为对很多事、很多人、很多选择的判断标基。许许多多的幸福,源自这个发愿。很多的无奈、纠结、错误、孳行,亦源之于此。

       三十年后,所幸对于音乐仍未有丝毫厌倦。希望三十年后,if god blessed, 仍不厌倦。

       三十年后,经常变得挑剔。而且不只是对于音乐。

       应该挑剔吗?现在有资格挑剔了吗?所作的挑剔是正确的吗?似乎并不能有什么结论。

点评

从米尔斯坦到墙头上的肖邦,石兄思绪万千,白驹过隙。  发表于 2017-4-16 23:43

使用道具 TOP

668#
发表于 2017-4-22 20:55:04 | 只看该作者


       最近不知道海关怎么了,放行得特别慢。高度怀疑是国内海外网购唱片数量太大,引起海关部门特别关注了,哈哈。

       这套贝大奏从欧洲飘泊两月有余,才发放到北京的工作单位。搞得卖家、买家都不知所以然。

        HUNGAROTON的唱片从未令人失望,特别是室内乐录音,海顿、巴托克、巴赫以及贝多芬等等,声音真切、朴实、平衡。与PHILIPS最优秀的红银标室内乐相比,缺少一分精致的抛光,有一丝狂放和粗砺,但这种风格上的差异是见仁见智的。

       原以为温文尔雅的PIRENYI会像他演奏舒伯特那样,和年少秀气的RANKI一起,演绎一出表情略带含蓄、声音相对甘甜的二重奏。哪知道这个组合是一种外在平和但内力极强的风格,句型、力度、节奏、速度没有特别夸张的地方,全靠对曲子深刻庄严的演奏将贝多芬大提琴与钢琴作品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对P氏的大提琴演奏又有了新一面的认识,敬仰之情也有了新的增量。匈牙利真是古典音乐演奏的世界级重镇。

        

使用道具 TOP

669#
发表于 2017-4-23 20:21: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7-4-24 15:30 编辑





       马勒第九,不是伴读音乐。这个作品本身就是一本厚厚的书,需要用耳、用心仔细听读。

       但如果在马九声中,读高尔泰先生的《寻找家园》,却可以展开一幅十分独特的生命画卷。

       单读《寻找家园》,已是脊背发凉。有马九的应和,更是胸中梗涩。

       马勒与高尔泰,这两个似乎很难联系到一起的个体,两个生命轨迹无以交叉的灵魂,却能够给喜爱欧洲古典音乐、拥戴中华文明与民族的听读者以无限的心灵激荡。

       高先生笔下的中国古拉格,生命如同春天的飘絮,无痕无迹,无着无落,无常无序,随时与其他的絮丝裹卷成一大团,或蜷缩在沟渠墙角里,或浮挂在草丛叶尖上,只等一阵急雨将之砸成泥灰,或是一丝火焰将其燎化于无,完成它世界上匆匆的存在,消逝得无影无踪。

       马勒笔下的死亡,要以百人乐队唏嘘、嚅嗫、呼喊、咆哮上九十分钟。那些如杨絮般消逝的右派劳教分子,因为有知识,有见地,有骨气,有志向,在茫茫戈壁上苟且地走向死亡时,未尝不能在星空下、在寒风中、在孤寂里,感受到聆听马九的百感交集,未尝不能怀着马勒一样的矛盾心情迎接死亡的降临。

       在一个意外死亡可以被放到网络和手机上传播、讨论、争执的年代,已经很难体会到高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面对的那种死亡的频密与随意。甚至他写得都那么随意,带着一丝残酷的嘲弄。甚至读上去有一种审美的快意,满盈了残酷的罪恶。

       听马九,何尝不是这种玩味死亡的审美快意。

       前两天,有人在网上说,从一个人读书的类型可以看出他或她的层次。并且将关于抽象哲理的书籍标记成高层次人的读物。

       《寻找家园》,主要是讲故事,有些富于哲理的话作为点缀,但主要还是在讲故事。但这本书的层次如何?高不可攀。仰之弥高。不论是对于历史,对于生死,对于人性,对于审美,对于政治,对于文学,对于社会,,,在忠实而平实的叙事中,呈现非常的视野与视角。

        而马勒,在阅读这些血与火的字里行间时,呜咽、叽喳、哼唱,将读者带离文字,带离故事,带离历史,带离中国,带离情感,带离人世。


PS:回大M兄,没说清楚,已经改了。J兄说马勒心里有血与火,也是有道理的。

点评

蕴藏于他内心的血与火呀,M兄。  发表于 2017-4-24 10:53
马勒里面,何来血与火啊?石兄。  发表于 2017-4-24 07:24

使用道具 TOP

670#
发表于 2017-4-24 19:46:43 | 只看该作者
勇敢,我爱你

点评

石兄因何感概?请明示  发表于 2017-4-24 20:13

使用道具 TOP

671#
发表于 2017-4-24 21:50:09 | 只看该作者
勇敢是我家狗狗,可怜的小家伙,今天走了

点评

年纪轻轻的,怎么走的?  发表于 2017-4-24 22:38

使用道具 TOP

672#
发表于 2017-4-24 21:50:37 | 只看该作者
多谢J兄关心,事发突然,写不下去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7 08:13, Processed in 0.032544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