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3457

查看

93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697#
发表于 2017-5-6 17:43:18 | 只看该作者
       现场观看芭蕾舞演出,多数情况下音乐会真地成为伴奏,观众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舞台上婉纤缭动的手臂与大腿。如果是戏剧性强的舞剧,情节的紧张变化、故事脉络的演进也会消耗折掉一部分精力。此外,乐团窝在乐池里,总不如在舞台上演奏声音效果好,不是每个剧场都能达到拜罗伊特那种声学水平。舞台上姑娘们的鞋尖笃笃点地,群舞时响作一片,增添了现场气氛,却于音乐有所干扰。因此,到芭蕾演出现场欣赏芭蕾音乐,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当然,好的创作,好的演奏,好的配合,能够将芭蕾舞带来的综合性视听觉艺术享受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令其他舞台艺术形式无法匹敌。

       有些芭蕾片段,音乐好听但不甚宜舞。以前及新近看到的几个《花之圆舞曲》的编舞版本,不论是较纯粹的俄罗斯原汁原味,还是搀杂着美国大都会风的屏幕剪辑,甚至是融入中国元素的混搭风格,似乎都不足以展现这段音乐内在的华丽雍容和旺盛生机。

       有些片段,编舞极为高明,以肢体语言将戏剧冲突、人物情感交代得透彻、感人。但音乐却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现代芭蕾,仿佛有个鼓点就能跳,一跳就让观众耳目一新。像《春之祭》这样的作品已经是极端复杂、极端深刻的了。

       至于舞曲,那就更是和芭蕾、和舞蹈是表亲了。拉威尔那首《圆舞曲》,单听音乐,蕴含 着深刻的现实批判,这可咋跳啊?不管如何编舞,对音乐的深度挖掘及表现功效恐怕还赶不上前面提到的《花之圆舞曲》吧。

       兰谷兄今天在微信里提出“无压力聆乐”的概念,并说明意指聆听音乐不过份追求头版黑胶唱片,只要唱片“声音素质高,价格低,随意买,去收藏意识,想听就听”,并且要“将系统调整好,轻松忽略头版与优秀的再版那一点点区别”,深以为然并大赞之。听音乐其实就是如此,在能力范围获得最佳回放即可,不纠结于那一点点落差,将心情调适至愉悦高点,那么心智上的收获一定大于在经济阵痛后聆听头版的经历。

       兰谷兄举的例子是克鲁伊腾在COLUMBIA SAX 系列中录制的《圆舞曲》。地球标头版如今价格之高,已非吾等可以轻松消费,既便下狠手买了,放到唱机上那一瞬间,免不了手会哆嗦,听音乐的心情当会五味杂陈。而手中的EMI德版,兰谷兄手中的classical for pleasure版,以及同一套录音中美国ANGEL版,都足以领略拉威尔音乐的非凡动态和瑰丽色彩。

       顺便说一句,同样以演绎法国音乐出名的马蒂农也在EMI(或ANGEL)发行了一个录音,因为手中是日版,声音非常拘紧,线条模糊,与上面的克版天差地别。不知道是录音本身的问题,还是日本再版的技术问题。

点评

确实,收了一段时间首版,发现经济难以承受,而未听过的好音乐太多,现在基本随缘了。  发表于 2017-5-20 17:56

使用道具 TOP

698#
发表于 2017-5-6 17:48:11 | 只看该作者


EMI 德版
[img]
[/img]

ANGEL 美版

点评

复听坏才能彰显其真正价值。  发表于 2017-5-7 19:11
好的音效可以催进多聆听的话,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选择好一些的版本当然更好。不过现实中似乎高班碟&高班器材似乎"被"仔细长时间聆听的情况并不多,更多成了玩赏、收藏功能,有些可惜了。尤其头版黑胶,最好被反   发表于 2017-5-7 19:08

使用道具 TOP

699#
发表于 2017-5-7 22:59: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7-5-8 03:45 编辑

请教石兄,兄所言拉威尔《圆舞曲》中的“蕴涵着深刻的现实批判”是指那些具体内容啊?这个与在下对此曲的理解似乎有些出入。故此一问,愿闻其详。

使用道具 TOP

700#
发表于 2017-5-8 22:53:02 | 只看该作者
       忙了一天,得空回B老师话

       拉威尔自己都不承认这首创作于1919年的《圆舞曲》有什么现实意义。虽然当时人们认为他是以对传统维也纳华尔兹舞曲的破坏来讽刺战后欧洲的衰败与颓唐。

       拉威尔说,写这个曲子最初起意于1906年,是对圆舞曲之王小施特劳斯表达敬意的作品。跟一战没啥关系。也不是对维也纳堂皇曲风的反动。

       他能够将波莱罗舞曲发展成为那样一首充满音乐趣味和艺术魅力的宏篇巨制(不在于篇幅,而在于对一个简单主题超乎寻常的加花变奏),就能把众人耳熟能详、脚趾大动的圆舞曲扭曲拿捏为一首充满意象变幻与情绪冲突的交响诗。

       也许拉威尔就只是一个炫技型作曲家,用令人眼花缭乱的创作手法刺痛听众、吸引听众、慑服听众。

       然而创作音乐是离不开时代背景的,聆听音乐也不能真空于当下之现实。

       且不说拉氏有可能在创作《圆舞曲》时非自主地反映了潜意识对现实生活的印象和思考,就算这纯粹是一首炫技之作,那也无法禁绝听众从自身角度去认识、理解和欣赏这部在当时可算石破天惊的作品。

       这首《圆舞曲》确实不能作为华尔兹伴舞,到后半段,舞者会被光怪陆离的音调和节奏搞疯掉,跌跌撞撞,狼奔豕突。作为芭蕾舞曲,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它的创作委托人达吉耶夫声称这首圆舞曲“不是芭蕾,而是对芭蕾的描绘”,并拒绝为之编舞,因此掀翻了与拉威尔的友谊船。两人差一点决斗,说不定哪位就成了巴黎的普希金。

       过了几年,陆续有编舞者将之编成芭蕾演出,包括著名的尼金斯卡、巴拉钦。虽然无法知道当时的演出情景,但大约可以想见可能与《春之祭》的首演一样,有着惊世骇俗、振聋发聩的剧场效果。不过有了十几年前《春之祭》的前科,巴黎的观众应该不会再那么大惊小怪、大呼小叫的了。

       对于当下的中国听者,初次接触这首作品,也会是个不小的震动。华尔兹嘛,嘣嚓嚓,嘣嚓嚓,再复杂再高深也不过是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舒展,优雅,悦耳,节奏上有些变化,中听不中跳罢了。谁想到拉威尔这支野兽圆舞曲能够夸张、变异、蜕变、胡扯成这个样子。

       这几天跟着各路领导,筹备一个挺高端、挺讲究、挺有文化、挺讲品味的大型活动。很多高级的艺术元素都具备,但组合在一起就偏偏失去了风雅,显得古怪、滥俗且无度。身历其中,总觉得就像这首《圆舞曲》描绘的一出活报剧,头戴高帽、身着华服的先生太太们本是要秀一下他们高明的优雅的细腻的精致的活泼的喜悦的舞步,但短短几十个小节后音乐就变得粗暴原始放纵狂躁,而后进入一种呼天呛地、脱形谵妄的境地。

      有如那身华服被突然剥下,赤身面对这个苍茫萧索荒凉孤绝的世界。

使用道具 TOP

701#
发表于 2017-5-8 23:22:50 | 只看该作者
山西古建最多,在书本上天天见面,竟然没有想到去一看实物,惭愧

使用道具 TOP

702#
发表于 2017-5-10 13:51:02 | 只看该作者
为写圆舞曲而写圆舞曲,和为严肃音乐而使用了圆舞曲体裁,大胆实验尝试音乐音响语言,结果自然是不同的,至于批判或是别的,都是作品完成后的后话了。

使用道具 TOP

703#
发表于 2017-5-14 19:19:02 | 只看该作者


       天朗MONITOR RED已经煲了一年出头,GRF复刻箱体也有快一年的熟化过程了,越来越呈现出这个经典设计组合的优势。虽然实际上是个老少配。

      应该说,这个复杂的箱体很好地弥补了同轴单体喇叭在气势上的不足。上面这张唱片,曾在使用小箱体时播放,在《罗马的松树》第二节没能靠贴地滚动的低频展现出墓穴的阴森,而使用大箱体则有麻肤麻脚的感觉,已不仅仅是听觉上的感受。3瓦单端推动,在低频的线条感上应该会打折扣,但音乐厅现场的低频也常常是铺成一大片冲过来,也没有太强的波浪感,但似乎能量更为骇人。

       气势并不只是低频,合理的音场展现也能加分不少。虽说钴磁天朗据说不缺高频,但在这张唱片上并未有突出的表现,长笛等木管乐缺乏最后点光泽度和穿透力。因为乐器定位不错,画面感比较好,所以给人一种坐在二楼听现场的感觉。但人在二楼是不可能感受到这样强烈的低频涌动的,因此这种混搭池座和楼座的感觉就有些奇特了。

       以前大音量放CD,松树的最后一段有很强的冲击力,声音刺激、过瘾。现场听过一次,觉得还没录音猛烈。现在想来,可能是回放CD时音压集中在两个音箱之间,而现场演奏时空间既深又广,声音能量不会那么凝聚。其实听这张唱片,倒是更具有合理的音压分布,比较平均、适度地展现乐队大音量合奏下的状态。TAS上榜还是有道理的。






点评

天朗玩家一般都会加个超高音,石兄不妨试试。  发表于 2017-5-14 20:50

使用道具 TOP

704#
发表于 2017-5-15 17:24:59 | 只看该作者
       上篇没写完,再续些想法。

       马泽尔的唱片有不少演录俱佳的录音,特别是那些色彩感比较强、需要经常瞬间变换情绪色调的作品。但他在音乐深度上似乎总欠一些挖掘。

       作为一个幸运的、成功的少年神童,他在古典音乐的黄金岁月指挥了多个黄金乐团,包括接棒塞尔担任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的指挥。而此前此后指挥德法乐团的经历给予他更多百搭型指挥的光环。

       然而作为一名犹太裔指挥,他不如克莱姆培勒宏大,不如伯恩斯坦张扬,不如霍伦斯坦严谨,不如索尔第激悦,不如莱纳昂扬,不如沃尔特深沉,有些“花架子”、“耍把式”的嫌疑。这可能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系,毕定他没被驱逐过,被挨过火烧,学术研究也没那么深刻。

       莱斯庇基这部作品,也不尽然就只是强调色彩和画面,对罗马帝国兴衰的感慨还是可以从音乐中迸发出来的。其他一些版本,包括此前提到过的托斯卡尼尼、奥曼迪等等,音响方面没法与当代录音媲美,但音乐的叙事能力和抒情性都很突出。

       有时候听音响回放,非常漂亮的效果会转移聆听者的注意力,从而忽略了音乐叙事的线性发展,不利于观察音乐图画的完整呈现。真是个矛盾。

使用道具 TOP

705#
发表于 2017-5-16 07:25:51 | 只看该作者
       海布勒的莫扎特奏鸣曲,很久没听了。因为这两天参与大活动,昼夜颠倒,神经衰弱,早早就醒了。出发前有一个小时,放一张海布勒,半听半睡。

       平静的草地,被针阔叶混交林远远地围住,天不算睛,但足以明亮得突显出不同层次的绿色。栅栏后面那几匹棕色身体、黑色鬃毛的高头大马,有一搭无一搭地咀嚼着道边沟坎上浓密的带着小花的青草。见人来了,好奇地将头伸到隔绳外,由人抚摸他们阔大的脸腮。

       有些感知,是相通的。有时候需要具象化,包括记忆中的某个场景,或是用文字加以表达。但更多时候感知大于各类具象手段可以表达的总和,这就难了。如果声音也算是一种具象,那么音乐引发的感知必也超越音乐、声音之具象。

       准备出发,进入另一个世界。

使用道具 TOP

706#
发表于 2017-5-16 18:34:22 | 只看该作者
       从另一个世界回来

       普京在钓鱼台国宾馆弹钢琴,那台琴因未调音扫了大帝的兴,被受国内网友诟病,钓鱼台被殃及。

       俄罗斯是个十分文艺的国家,连克格勃出身的老普也喜欢吹拉弹唱,网上有不少的段子。虽然俄罗斯风总带着些苦涩和辛辣,但很合上世纪中国人的口味,因为同是在苦水中泡大的民族。如今世道变了,法兰西风日渐兴盛,那些纤巧的触觉变化如甘醇的红酒和奶酪耐人寻味,街上招摇徘徊的中性人也越来越多。美利坚风在流行界还能吃开,进入高端艺术就容易被看作金钱、世侩、俗气、暴发的代言人。虽然事实并不如此。

       中国风,还在斗争。那种大杂烩的应景之作不过是鲜酒上的泡沫,好看、有趣、热闹却没有味道。看看普京看完演出的表情,可知一斑。但那种场合能让他看别的什么呢?古琴?昆曲?京剧折子戏堂会?

       外出公干时,欧美人常以四重奏伴宴,不过是延续海顿时代的传统罢了。搬回国内便走了样,百人大宴还要四重奏,不得法,也无意义。可怜演奏员们,心中一定鄙夷透了,但还得完成任务。

       还有一场小杂烩,也是无可奈何。本来小环境里可以安排得更加妥贴。客人不多,完全可以不插电,形成古代雅集的氛围。其实节目内容也是雅集型的,却生生打造成一场炫丽的舞台表演。

       原因还在人心。如果真地想沟通,音乐和艺术形式自然会取得恰到好处。如果想炫耀,一定会无休止地堆砌各种元素。估计再砌上几遭,就会力竭水枯了吧。

点评

正常的很,一是上有所好,二是一切为大国政治服务包括活动本身,三是往大里搞油水足呀。请原谅我低级的吐槽。  发表于 2017-5-17 10:26

使用道具 TOP

707#
发表于 2017-5-17 16:33:2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到了一批MONO碟,其中有一张巴克豪斯&伯姆、VPO合作的莫扎特第27号钢协,Decca片号LXT5123。演录俱佳,特别向石兄推荐一下!B面还有钢奏K331。这个应该属于最优秀的MONO录音,钢琴&乐队的音色优美细腻非常出色。莫扎特的最后一首钢协原来一直很推崇施纳贝尔与巴比罗利合作的版本,巴克豪斯与伯姆的这一版又是一个惊喜的发现。另外,两周前朋友推荐下买了London的mono头,感觉声音非常准确耐听难以超越,也一并与石兄分享一下。

点评

谢谢。这版立体声太贵,MONO是个好选择。找机会淘一下。  发表于 2017-5-17 20:45

使用道具 TOP

708#
发表于 2017-5-17 20:52:05 | 只看该作者


        上面这张有《罗马的喷泉》,与马泽尔那张正好互补。安塞美的演绎非常抒情,不是特别注重爆棚感,但大小、快慢、轻重拿捏得恰到好处,听起来赏心悦耳。

        稍早些的DECCA录音更加近场,乐队靠前,包围感强些。

        好困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9-29 12:26, Processed in 0.061578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