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15213

查看

282

回复
返回列表

61#
发表于 2016-10-19 09:59:30 | 只看该作者
R版千万不要以为唱盘的模拟输出就好于CD机数模转换以后的输出,现在的数字技术早不同以往,我前面举过例子有人认为现在的数字电话、电视等等,有哪点不如模拟时代的大哥大,音响器材也是同理,LP之所以有人抱住不放,就是胜在人耳最敏感的中频,就犹如有人抱住电子管不放,就是因为他喜欢电子管那种失真。还是一句话,社会在进步,技术也在进步,学习永远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都墨守成规,那卫星上天、神州十一和天宫二号的对接是不可能实现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发展,这些事也不可能做成。声明一下,不是说LP及胆机的声音不好听,是CD和晶体管同样可以让你的音响系统发出同样悦耳动听的美妙音符。密纹唱片由于指标限制它已经尽最大努力,也就是说潜能被榨干了,再向上提升明显得不偿失。就像数字播放器一样,现在之所以不能取代激光唱机,大家不认可,是因为技术没达到,但谁都不会否认以后的以后肯定会是数播的天下,CD机就会向今天的密纹唱盘一样成为念想和藏品,到那时也会有人说,还是CD机怎么这么好,但历史潮流不可逆,这个道理大家是懂的。第一次打这么多字,一家之言供参考,欢迎文明交流。

点评

有道理。  发表于 2017-1-31 15:58
我觉得也有例外,比如手工剁的肉就比绞肉机出来的好吃  发表于 2017-1-31 10:17
CD是数码的最佳存储方式,具有稳定、可靠、小巧和易保存的各种优点,而且CD也是数码系统之一。  发表于 2016-10-19 10:44
数码是潮流是趋势是必然...但是,单单从声音高传真的角度,数码是否优于模拟呢,这个就值得商讨了.  发表于 2016-10-19 10:25
F18
这个必须赞  发表于 2016-10-19 10:06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6-10-19 10:1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16-10-19 10:26 编辑

我一开始就声明,我不是技术派,我的耳朵还可以,说的都是我的经历与教训。
我继续倒问,晶体管的缺陷是不是也十分的明显。普遍的表现是。冷,瘦,锐,薄。
播放小提琴在高把位的时候,一般晶体管都是表现最最差的,4大特点一览无余。
那么,出路在哪里?解决之道又在哪里?

点评

解码器差  发表于 2016-10-19 10:42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6-10-19 10:38:04 | 只看该作者
myradio 发表于 2016-10-19 09:59
R版千万不要以为唱盘的模拟输出就好于CD机数模转换以后的输出,现在的数字技术早不同以往,我前面举过例子 ...

不应该这样错误的理解“尽头”,有大钱赚才会有人做。
超越人耳可听范围的器材,只会让你更容易玩好失真,况且这个范围并非只有中频。

点评

指标是CD与LP作为音频存储媒价在技术层面、同等标准之上的客观参数,与人耳的个体差异、个性喜好不是同一概念的描述。  发表于 2016-10-19 11:22

使用道具 TOP

64#
发表于 2016-10-19 10:47:25 | 只看该作者
不想再争论了,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其实爱用什么音源、听什么音乐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就好比喜欢听通俗流行的,就说民族唱法嗓子太尖了,美声及西洋唱法像鬼嚎,听西方古典又像哀乐一样,但你若换个角度正好倒过来,就会说通俗歌曲上气不接下气、靡靡之音、歌者就像未吃饱饭一样,美声和西洋歌曲慷慨激昂、振奋人心,西方古典夹叙夹议、旋律优美、高潮迭起、百听不厌,甚至置本人于环境之中。举例说明就是希望大家求同存异,各取所需,共同进步,不断寻求发烧的真谛,而不是要把个人观点强加于别人,祝愿老烧们终日沉醉在好声之中。

点评

要提醒一下,提出质疑只是论坛讨论的方式,并非要把“个人观点强加于别人”。  发表于 2016-10-19 11:45
求异,存同。  发表于 2016-10-19 11:33
1、我倒是感觉兄台说的这一大通是有点强加于人了。 若不强加于人,CD与LP、电子管与晶体管……应该是在同样前提下对比指标,使用方面各选特质。 2、有异、存同吧!这样才是各得其好。  发表于 2016-10-19 11:18
说的好  发表于 2016-10-19 11:08

使用道具 TOP

65#
发表于 2016-10-19 11:50: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6-10-19 11:57:13 | 只看该作者
不耐听说明器材不好,很可能是音箱偏高频,也有可能是解码器问题

点评

+1, 数字音频线..也很关键。很多数字音源出现的声音冷薄尖刺,数码味特别重,多数就是这环节上导致的。  发表于 2016-10-24 12:51

使用道具 TOP

67#
发表于 2016-10-19 11:59:29 | 只看该作者
美式器材就是不耐听的例子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6-10-19 12:17:14 | 只看该作者
li0353 发表于 2016-10-19 11:50
再好再靓再贵的数码也有致命的一点,听久了会累.会晕.会恶心,可能我比较敏感点!也可能是我比较无聊, ...

回复353的,下班用手机看的,页数与电脑不一样,补正。目前世界所有媒体都用数字音源,没见晕死、恶心死几个,坐井观天。

点评

一看就知道是耳机听太多弄坏耳朵的。  发表于 2016-10-19 14:54
耳背的人多着蛙  发表于 2016-10-19 14:17

使用道具 TOP

69#
发表于 2016-10-19 12:28:19 | 只看该作者
音乐属于艺术范畴,LP、CD、数码都是载体,播放LP、CD、数播都是实现音乐再现的手段,一定要分个输赢,谁取代谁吗?
书法也是艺术,毛笔在前,铅笔、钢笔在后,没觉得硬笔书法要取代毛笔书法啊

点评

这比如不知是否准确,似乎有道理。  发表于 2017-1-31 16:03
高见!!赞!  发表于 2016-10-24 12:53
正是!器为人用,择美为上、技法为本。  发表于 2016-10-19 13:45

使用道具 TOP

70#
发表于 2016-10-19 13:57: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16-10-19 14:10 编辑

哈哈热闹啊,这一篇文章说好,我也会说说数码的东东。
既然晶体管很难做的前面,那么就扬长避短啦,最讨巧的就是把高频做漂亮,音色妖一点,起码是好听呀。这就是我说的个性化。
但凡声音漂亮的器材,放弦乐比较好听,钢琴听起来就像电子钢琴的感觉。也就是中频绝对缺失的表现。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6-10-19 13:59:48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争这老问题。整个胆前石后,外加CD,再来个LP就大家都开开心心听音乐了嘛,争得个鸡习狗跳的。

点评

争争好呀,越争越明。  发表于 2017-1-31 16:06

使用道具 TOP

72#
发表于 2016-10-19 14:03:03 | 只看该作者
数码是核心,CD是主菜,LP是调味菜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22:08, Processed in 0.054779 second(s), 2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