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8054

查看

102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733#
发表于 2017-5-14 19:19:02 | 只看该作者


       天朗MONITOR RED已经煲了一年出头,GRF复刻箱体也有快一年的熟化过程了,越来越呈现出这个经典设计组合的优势。虽然实际上是个老少配。

      应该说,这个复杂的箱体很好地弥补了同轴单体喇叭在气势上的不足。上面这张唱片,曾在使用小箱体时播放,在《罗马的松树》第二节没能靠贴地滚动的低频展现出墓穴的阴森,而使用大箱体则有麻肤麻脚的感觉,已不仅仅是听觉上的感受。3瓦单端推动,在低频的线条感上应该会打折扣,但音乐厅现场的低频也常常是铺成一大片冲过来,也没有太强的波浪感,但似乎能量更为骇人。

       气势并不只是低频,合理的音场展现也能加分不少。虽说钴磁天朗据说不缺高频,但在这张唱片上并未有突出的表现,长笛等木管乐缺乏最后点光泽度和穿透力。因为乐器定位不错,画面感比较好,所以给人一种坐在二楼听现场的感觉。但人在二楼是不可能感受到这样强烈的低频涌动的,因此这种混搭池座和楼座的感觉就有些奇特了。

       以前大音量放CD,松树的最后一段有很强的冲击力,声音刺激、过瘾。现场听过一次,觉得还没录音猛烈。现在想来,可能是回放CD时音压集中在两个音箱之间,而现场演奏时空间既深又广,声音能量不会那么凝聚。其实听这张唱片,倒是更具有合理的音压分布,比较平均、适度地展现乐队大音量合奏下的状态。TAS上榜还是有道理的。






点评

天朗玩家一般都会加个超高音,石兄不妨试试。  发表于 2017-5-14 20:50

使用道具 TOP

734#
发表于 2017-5-15 17:24:59 | 只看该作者
       上篇没写完,再续些想法。

       马泽尔的唱片有不少演录俱佳的录音,特别是那些色彩感比较强、需要经常瞬间变换情绪色调的作品。但他在音乐深度上似乎总欠一些挖掘。

       作为一个幸运的、成功的少年神童,他在古典音乐的黄金岁月指挥了多个黄金乐团,包括接棒塞尔担任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的指挥。而此前此后指挥德法乐团的经历给予他更多百搭型指挥的光环。

       然而作为一名犹太裔指挥,他不如克莱姆培勒宏大,不如伯恩斯坦张扬,不如霍伦斯坦严谨,不如索尔第激悦,不如莱纳昂扬,不如沃尔特深沉,有些“花架子”、“耍把式”的嫌疑。这可能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系,毕定他没被驱逐过,被挨过火烧,学术研究也没那么深刻。

       莱斯庇基这部作品,也不尽然就只是强调色彩和画面,对罗马帝国兴衰的感慨还是可以从音乐中迸发出来的。其他一些版本,包括此前提到过的托斯卡尼尼、奥曼迪等等,音响方面没法与当代录音媲美,但音乐的叙事能力和抒情性都很突出。

       有时候听音响回放,非常漂亮的效果会转移聆听者的注意力,从而忽略了音乐叙事的线性发展,不利于观察音乐图画的完整呈现。真是个矛盾。

使用道具 TOP

735#
发表于 2017-5-16 07:25:51 | 只看该作者
       海布勒的莫扎特奏鸣曲,很久没听了。因为这两天参与大活动,昼夜颠倒,神经衰弱,早早就醒了。出发前有一个小时,放一张海布勒,半听半睡。

       平静的草地,被针阔叶混交林远远地围住,天不算睛,但足以明亮得突显出不同层次的绿色。栅栏后面那几匹棕色身体、黑色鬃毛的高头大马,有一搭无一搭地咀嚼着道边沟坎上浓密的带着小花的青草。见人来了,好奇地将头伸到隔绳外,由人抚摸他们阔大的脸腮。

       有些感知,是相通的。有时候需要具象化,包括记忆中的某个场景,或是用文字加以表达。但更多时候感知大于各类具象手段可以表达的总和,这就难了。如果声音也算是一种具象,那么音乐引发的感知必也超越音乐、声音之具象。

       准备出发,进入另一个世界。

使用道具 TOP

736#
发表于 2017-5-16 18:34:22 | 只看该作者
       从另一个世界回来

       普京在钓鱼台国宾馆弹钢琴,那台琴因未调音扫了大帝的兴,被受国内网友诟病,钓鱼台被殃及。

       俄罗斯是个十分文艺的国家,连克格勃出身的老普也喜欢吹拉弹唱,网上有不少的段子。虽然俄罗斯风总带着些苦涩和辛辣,但很合上世纪中国人的口味,因为同是在苦水中泡大的民族。如今世道变了,法兰西风日渐兴盛,那些纤巧的触觉变化如甘醇的红酒和奶酪耐人寻味,街上招摇徘徊的中性人也越来越多。美利坚风在流行界还能吃开,进入高端艺术就容易被看作金钱、世侩、俗气、暴发的代言人。虽然事实并不如此。

       中国风,还在斗争。那种大杂烩的应景之作不过是鲜酒上的泡沫,好看、有趣、热闹却没有味道。看看普京看完演出的表情,可知一斑。但那种场合能让他看别的什么呢?古琴?昆曲?京剧折子戏堂会?

       外出公干时,欧美人常以四重奏伴宴,不过是延续海顿时代的传统罢了。搬回国内便走了样,百人大宴还要四重奏,不得法,也无意义。可怜演奏员们,心中一定鄙夷透了,但还得完成任务。

       还有一场小杂烩,也是无可奈何。本来小环境里可以安排得更加妥贴。客人不多,完全可以不插电,形成古代雅集的氛围。其实节目内容也是雅集型的,却生生打造成一场炫丽的舞台表演。

       原因还在人心。如果真地想沟通,音乐和艺术形式自然会取得恰到好处。如果想炫耀,一定会无休止地堆砌各种元素。估计再砌上几遭,就会力竭水枯了吧。

点评

正常的很,一是上有所好,二是一切为大国政治服务包括活动本身,三是往大里搞油水足呀。请原谅我低级的吐槽。  发表于 2017-5-17 10:26

使用道具 TOP

737#
发表于 2017-5-17 16:33:2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到了一批MONO碟,其中有一张巴克豪斯&伯姆、VPO合作的莫扎特第27号钢协,Decca片号LXT5123。演录俱佳,特别向石兄推荐一下!B面还有钢奏K331。这个应该属于最优秀的MONO录音,钢琴&乐队的音色优美细腻非常出色。莫扎特的最后一首钢协原来一直很推崇施纳贝尔与巴比罗利合作的版本,巴克豪斯与伯姆的这一版又是一个惊喜的发现。另外,两周前朋友推荐下买了London的mono头,感觉声音非常准确耐听难以超越,也一并与石兄分享一下。

使用道具 TOP

738#
发表于 2017-5-17 20:52:05 | 只看该作者


        上面这张有《罗马的喷泉》,与马泽尔那张正好互补。安塞美的演绎非常抒情,不是特别注重爆棚感,但大小、快慢、轻重拿捏得恰到好处,听起来赏心悦耳。

        稍早些的DECCA录音更加近场,乐队靠前,包围感强些。

        好困

使用道具 TOP

739#
发表于 2017-5-19 23:29:53 | 只看该作者


        皇家气派加上田园冥想

使用道具 TOP

740#
发表于 2017-5-20 15:44:43 | 只看该作者
       前两周基本在工作状态,偶有间歇听一两张唱片,写几行心得,也都是界在临睡状态下的挣扎。以致于前两天实在挣扎不下去,草草几个字了事。

       周五早八点有任务,怕迟到起一大早。晚上十点出办公室,正是万家欢庆周末疯狂吃喝派对的时刻,居然半小时打不到车。背上工作电脑包和文件一如当天的工作,压肩洇气,却又无法卸下。看到身旁路灯下车来车往,红男绿女,倏尔想起老舍《我这一辈子》改编电影里那最后一个风雪画面。

       周六早七点仍有任务,五点便需起身做准备。好在事情简单,时间不长,上午便可收工。但连续十几天的工作已有身心透支的感觉,北京偏又闹起早暑,便有了钻入地阴洞穴兀自鼠眠一秋的心愿。

       比秋鼠幸运的是,除了藏粮,还有音乐。

       老康指挥布商演奏布鲁克纳,上次第七听了半部,睡了半部,这次希望可以全本清醒地听完第五。

       这套eurodisc 唱片包括布鲁克纳第四、第五、第七共三部交响曲,但录音版本信息未在资料册中说明。理论上说,应该来自东德ETERNA公司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的录音。

       ETERNA 公司自己的唱片只查到第七的单声道版本,而这套eurodisc是立体声的。但是从声音效果看,音场十分狭窄,弦乐部的质感和份量都不大好,令人怀疑是某种噱头的单声道再加工。第五、第四则声音很好,开扬、明亮、结实而有气度,与老康录的那张著名的舒曼第一“春天”交响曲风格相同。

       老康这版第七特点不那么突出,有些地方显得草率。也许是受富特文格勒、沃尔特等苦血风格影响,总觉得演奏布鲁克纳,特别是他的晚期作品,不能那么方正,应该在过程中有些即兴发挥,比较强调段落 间的戏剧性变化,节奏弹性大一点,这样才过瘾。老康这版相对就规矩些,或说呆板些。

       话说回来,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东德,怎么可能像战时的老富那样演绎布七?有了1945年4月30日那一幕,能在苏联控制下的民主德国上演希特勒的悼乐,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东部各州的德意志民众,并不因为政权的变化就会忘记十年前回荡在广播和PA系统中的乐声。文艺作品的呈现不可能独立于时局。前两天耳闻目睹亦是如此。无所谓优劣,无所谓强制,历史和人性使然,是合理的存在。

       第五的命运会好许多。作品本身世俗性、田园性就比最后三部要突出得多。听上去,老康也放手许多,音乐流程中蕴藏着不少精妙的处理,生机盎然,从容洒脱。足以展现老康对老布的音乐把握精到。加上由宽阔音场、精准定位和适度堂音构建起的良好立体声氛围,实在是一个值得优先聆听的好版本。eurodisc 也算用心,为尽量不让音槽接近内圈,还把第二乐章分割到两面上。

使用道具 TOP

741#
发表于 2017-5-20 20:29:22 | 只看该作者



       前一张《火鸟》几乎所有的唱片和音响指南都在推荐。转为CD版后大约也是列在推荐首位。多拉蒂以一种毫不妥协的冲击力,将这组视觉化极强的短曲一气呵成,特别是在后半部高潮部分形成强有力的声响气势。MERCURY录音的趋前定位更能有效地释放音乐动能,以感官上的强烈刺激烘托这个童话故事中热烈的舞蹈气氛。

       后一张《火鸟》大概只有老烧会下手,头版价格目前超过2000元人民币。新近的唱片指南将其归入历史录音(1955年也算有历史了),发行CD后推荐排位相当靠后。安塞美的招牌芭蕾风一览无余,特别是那些抒情乐段甜美精巧,乐器组之间的配合娴熟到位。他注重的是这部舞剧的童话气质。像大多数DECCA早期录音一样,中近场的定位创造了一定的厅堂感,但不及80年代以后那样强调录音的空间感。然而,不论从乐器的质感来讲,还是对于乐队的整体性而言,DECCA录音的自然度都要好于MERCURY。不可或缺的低频,只在该出现的地方如潮喷涌,即收即放。这里面有录音技术问题,也是安塞美对乐曲安排的效果。这版总体上清新瑰丽,也许黑色元素的厚重感不如多拉蒂那版,但音乐层次的丰富性、色彩的多样性、戏剧的 叙事生,都可作为指挥及演奏的教学范例。

       听哪一版都是极大的享受。

       在这套英国唱机、英国音箱的系统上,DECCA的录音听上去更加熨帖,每个段落的表现力更加突出一些,整体上相对轻松舒展。同上面几楼说起莱斯庇基录音一样,也有一个更加贴近现场感觉的问题。演奏录音,经过适当加工,会成为另一种音乐产品,带有录音师印迹的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乐曲的原始状态,强调作品的某些特征。像MERCURY那版,处理得很成功,令听者更加直觉地感受《火鸟》的音乐力量。而DECCA这版,也许更加贴近现场听的感觉。取向不同,无所谓优劣。

点评

头版唱片确实是物有所值的。  发表于 2017-5-21 22:48

使用道具 TOP

742#
发表于 2017-5-21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有段时间俺对拉威尔颇感兴趣,仔细琢磨了一番这个人和他的一些作品,发现拉威尔未必像以往某些乐史权威所说的“尤其晚期作品中缺乏深层的精神信仰”,而是他在相关作品中太善于隐藏其真实用意了。

至于所谓“争议与误解”最集中的《大圆舞曲》,个人分析认为其创作目的只是在于对现实与某种不便明言的个人信仰幻灭的揭示与呈现,并没到“深刻批判”的层面。拉威尔真正的“批判”(也许是唯一的一次)恐怕来自他最后那部作品“波莱罗”。这个分析过程相当复杂,若完整论证叙述起来够篇论文了。这里暂存此一说,哪天有额外精力再细聊吧。

上周末恰逢母亲节,晚上回俺娘家陪着二老也撩了几眼“一带一路”的文艺汇演,确如石兄诟病之种种。古、今、中、外……啥都想表现,啥都表现得不到位。形式感上甚至还不及去年杭州峰会西湖上那场呢,看得俺尴尬症又快犯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您来一《丝路花雨》芭蕾舞剧专场呢,题材应景儿,艺术质量也有口皆碑,去年他们不是刚排了一版全新的嘛。不闲麻烦重新组织创作一全新题材的舞剧《郑和下西洋》~那算您本事!

对了,以后底下要是坐着来自“战斗民族”的统领,咱台上能不来《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这类戏码吗?那玩意儿都是当年中原汉族被异族欺负得不要不要的,民间气不过编排出来“骂人”的!这种场合下好说不好听呀,咱相关部门以后长长心成不?

使用道具 TOP

743#
发表于 2017-5-21 19:34:26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这张FONTANA曾被用作试音唱片。谢霖拉的克莱斯勒光洁、鲜丽、稳重、流畅,堪称现代演绎的教学标杆。当然这不会是上世纪下半叶唯一的克莱斯勒标准版,但谢霖的演奏从各方面来说都较中性,运弓平稳,揉弦规矩,琴单清澈兼有份量,力度对比不过份,炫技部分不过度显摆,情绪平和不夸张,等等。也许有人觉得没有什么特色,哪方面都不过瘾,但对于初听克莱斯勒的新手,这样中正守拙的版本未尝不是最合适的进阶,而对于挖掘过历史沉迹的老饕来说,经过酸甜苦辣百味薰蒸后,这样的清水白灼未尝不是清新隽永的代言人。

       FONTANA这版是从MERCURY转录的立体声版本,效果是不错的,小提琴表现得清晰饱满。钢琴的厚度稍微差些,致使厅堂感相对缺失,不像谢霖与海布勒的莫小奏那般现场感强烈。大约原始录音就是强调小提琴吧。

       因为MERCURY LIVING STEREO的SR系列太过高价,所以花10美元淘张单声道MG版充充数。在立体声系统上,声音居然显得粗放,仿佛谢大师拉得过份卖力了,钢弦的金属味有些突出,不甚入耳。换到单声道系统上,整个琴声柔和下来,但质感更加凿实,细节展现得更为丰富,同时并未牺牲小提琴钢弦近场录音时必要的bite感。单声道唱片音槽与单声道唱头唱针结构在最初设计时就相互搭配,十足契合,恐怕不可能有什么好的替代方案了。不足之处是钢琴则更加孱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单声道系统上回放单声道唱片,最理想的还是表现单件发声体,可以是乐器,也可以是人声。


点评

我听过见过很多烧友有个理论:一部分mono碟使用立体声唱头听好声过用mono头,可是自己从未领教过。对此理论表示相当怀疑。  发表于 2017-5-22 09:09

使用道具 TOP

744#
发表于 2017-5-22 10:21:06 | 只看该作者
      回J兄:那些朋友可能说的是晚期立体声时代重新发行的单声道唱片。比如DACAPO出品的卡萨尔斯的大无,用立体声听比较流畅,用单声道听比较致密,各有特长,但总体上不影响欣赏演奏。如果是单声道时代出的唱片,哪怕是1960年代同时出立体声、单声道的唱片,比如DECCA的LXT,RCA的LM,MERCURY的MG,从此前经验看,还是用单声道唱头更能表现其特色。

      以上仅是个人经历,供参考吧。

点评

石兄以上表达非常精准全面,我的耳朵对密度能量比较敏感,有机会还需好好品味。  发表于 2017-5-22 11:08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2-23 06:54, Processed in 0.034494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