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3444

查看

93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745#
发表于 2017-6-11 15:34:16 | 只看该作者
MDG出过Gerhard Taschner的录音,Gerhard Taschner还留下过贝小协的录音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46#
发表于 2017-6-11 19:03:19 | 只看该作者

这张感人至深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看样子应该容易买到,但X宝上没有货  发表于 2017-6-11 19:25

使用道具 TOP

747#
发表于 2017-6-11 21:52: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7-6-12 13:03 编辑

OMG!1956年版索夫朗尼茨基演奏舒伯特第21奏鸣曲。难以言表。表,则需漫长文字。

昨夜十六,天有微云,月光朦胧,星光熹微。山溪静流,轻声潺潺,山花果树,薰风清凉。独对山谷,坐赏幽境,因私秘事,难驻闲心。人生无奈,常有舍弃,孤身孑立,亦实亦空。燃烛井槛,追思故人,星月有情,留诗以铭。

明月青山影  云开北斗星
风寒烛火淡  水静草蛙鸣
浮世多忧泣  穷读有笑声
珠玑皆宇宙  俯仰见阴晴



点评

一直感觉索夫朗尼茨基与里帕蒂某些气质相似,有次比较聆听了他们的舒伯特即兴曲D899.3,却是不同的风格,前者象大海掀起的波涛,后者是平静湖面下涌动不已的暗流,相同的只有留给聆听者深深的感动,实在难分高下。  发表于 2017-6-12 08:36
索氏的这个演绎确实出色,与施纳贝尔版,哈斯基尔版一起都是我最享受的版本。索氏的舒伯特歌曲改编曲更是感人至深,不知石兄有没有仔细听过。”磨工与小溪“,”魔王“等。  发表于 2017-6-12 08:17

使用道具 TOP

748#
发表于 2017-6-12 13:15:29 | 只看该作者
J兄说得妙极了。

899之3就是这个感觉。初听厄然。此前最喜欢的是布伦德尔,那种阳光下蜜蜂翅膀掠过花萼的声音,清甜得令人陶醉。CURZON, HAEBLER, PERAHIA等等,也都风格类似。FISCHER, GIESEKING,  SCHNABLE 稍显朴素稚拙。最近听到的TARMARKINA 力度不小,但也不像索氏这般波涛汹涌。需要多听几遍,再找找感觉。

”磨工与小溪“听过了,那一版,纯真之下透着通达。但据说有索氏先后录过三个版本,待回去搞搞清楚后再回复J兄。



使用道具 TOP

749#
发表于 2017-6-25 22:34:51 | 只看该作者
Сb
  LPóΤValois棬op132ζвг
  
  óСLE CHANT DU MONDEзо

  ±С汾棺棺RUPPRCAо

  

使用道具 TOP

750#
发表于 2017-6-25 22:37:18 | 只看该作者
哎呀非常抱歉,写了一段文字想顶一下本贴不知什么原因乱码了!

使用道具 TOP

751#
发表于 2017-6-26 21:22:22 | 只看该作者




终于拿到传说中的Rosita Renard那套1949年卡内基音乐厅实况录音一套两张黑胶唱片。

这位阿劳的师姐,命运有点像小提琴界的哈西德,当年大名鼎鼎,轰动一时,同行也都倍加推崇,因为个性问题没能走向市场,艺术与性格搏斗,甚至连命都搭上了。只不过这位阿姨活得时间长些,但中间有一段时间默默无闻。

这套LP刚刚诞生时代的唱片,据说印数不多,能够以相对完好的状态流传至今,已是万幸。唱片中间的洞眼尚不是标准规格,需要稍稍用力才能装上唱盘。但硬壳包装的书脊较厚,以致两张唱片与封皮之间有一点空隙,原厂竟放了一张唱片大小的硬纸板填补空间,以防唱片空压变形,真是不得不佩服以前人们的工匠精神。

Rosita 的指法技术高超,在业界没有争论。她对音乐的诠释充满激情,在强大的技术能力支撑下,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她对音乐的想法。不过她的处理不见得每个人都喜欢。巴赫的PARTITA 速度快得惊人,因为听过不少版本,所以知道她不是为快而快,在快速、轻灵、跳跃的触键中,她表现出了一种自己心中的巴赫,一种具有现代人性和乐趣的巴赫。难怪又人将Rosita 和 Lipatti 演奏的Partita 并称最佳版本。

一曲曲听下来,那种生龙活虎、青春活泼的气质,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位50多岁钢琴家的手下。看看北欧MID CENTURY MODERN的家具设计,似乎在情趣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线条清晰简洁,色彩明亮单纯,稚拙有趣,从不自怨自艾。

以下摘自网上,资料还是挺全的。

英文名称:Renard-1949 At Carnegie Hall
中文名称:雷纳-1949年卡耐基音乐会
艺术家:雷纳
唱片公司:VAI VAIAI028-2
发行日期:1993年


艺术家简介




Rosita Renard  传奇的智利女钢琴家。生于1894年,师从克劳塞。克劳塞给予她至高的评价,认为世上只有emil von sauer能与她相比。1917-1921是雷纳事业最辉煌的时期,她在纽约的debut令所有人为之震惊,接着第二场就是all-liszt,包括唐璜,b小调及数首超练。但是21年之后她的状态开始下滑,据说是因为不能承受过于频繁的演奏及演奏的心理压力,不久更退出舞台。直到45年与kleiber合作mozart,重返舞台,更成为kleiber最favorite的钢琴家,正要东山再起之际,却患上严重到没法医治的失眠症,死于1949。


唱片简介



罗西塔.雷纳(Rosita Renard)这人的名字没听说过的的相信不少,我对此人的了解也完全来自这张唱片的说明书中。但是这张盘的确给我很大触动,弹的既严谨又泼辣,这种能力好像现在已经找不到了,简言之可以说用“沉着痛快”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到底她为什么仅凭无几的作品而入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这张唱片就可以给你一个满意的解释。


1894年出生在智利圣地亚哥的女钢琴家罗西塔·雷纳(Rosita Renard),14岁就以天才之姿和智利交响乐团演出葛利格的钢琴协奏曲。1910年获政府奖学金赴柏林史坦音乐院,拜在李斯特弟子克劳塞(Martin Krause)门下,并和同门师兄艾德温·费雪(Edwin Fischer)成为好友(克劳塞另一位重要弟子也是来自智利,小罗西塔7岁的阿劳Claudio Arrau)。罗西塔于1916年受聘为纽约D.K.L.音乐院(伊斯特曼音乐院前身)教师,不久便在美国首演。在第二场全场李斯特作品成功的演奏会之后,乐评家甚至将罗西塔和当时被称为最伟大的女钢琴家泰莉莎·卡雷纽(Theresa Carreno,安东·鲁宾斯坦的高徒)相比拟。但是她害羞、不爱出风头且过度谦逊几乎到病态的个性,使她渐渐从舞台上引退。


1930年罗西塔返回家乡,在圣地亚哥音乐院协助重整钢琴系,并过着极简而平凡的日子。1945年,因缘际会地受到老克莱伯(Erich Kleiber)的高度赞赏,罗西塔以莫扎特协奏曲和大师巡回于拉丁美洲各城市,更获得莫扎特专家的美誉。这次成功的巡回音乐会,让罗西塔有机会在阔别22年之后重返纽约,并于1949年1月19日在卡耐基音乐厅举行她生平首次,也是最后的一场音乐会。4个月后的5月24日,罗西塔因脑炎逝于圣地亚哥。本辑是这场音乐会首度公开发行CD,特别加收她录于1928年左右,转制自78转唱片的8首作品。罗西塔·雷纳有着敏锐的感受性与卓越的演奏技巧,尤其在肖邦和莫扎特作品的表现,流露出十足大师风貌。


这场音乐会非常精彩,弹了bach partita no.1;mozart sonata k.310,mendelssohn庄严变奏,大堆的肖邦,拉威尔的高贵和伤感圆舞曲等,声音很好,技术超棒,音乐自然而又火光四射, 比28年的录音精彩许多。完全能听得出来,她处于演奏的第二个高峰。


曲目


CD-1
1-6. 巴赫:降B大调第一组曲BWV825
7-9. 莫扎特:a小调第十五钢琴奏鸣曲K.310
10. 门德尔松:庄严变奏曲Op.54
11. 莫扎特:D大调轮旋曲K.485
12-17. 肖邦:练习曲(选曲:Op.10-2, 10-3, 10-11, Op.25-4, 25-5, 25-8)
18. 肖邦:升c小调马祖卡舞曲Op.30-4
19. 门德尔松:降B大调前奏曲Op.104-1
20-22. 肖邦:练习曲(选曲:Op.25-2, 25-3, 10-4)
CD-2
1. 拉威尔:高贵而感伤的圆舞曲
2. 德彪西:舞曲
3. 肖邦:升f小调马祖卡舞曲Op.59-3
(来自78转唱片,约1928年的录音)
4. 波切里尼:小步舞曲,选自弦乐五重奏Op.13-5
5. 莫扎特:D大调轮旋曲K.485
6-8. 贝多芬:G大调第16号钢琴奏鸣曲Op.31-1
9. 门德尔松:降B大调前奏曲Op.104-1
10. 肖邦:A大调前奏曲Op.28-7
11-12. 肖邦:夜曲(选曲:Op.9-2, Op.15-2)
13. 施特劳斯/修兹-艾佛勒Schulz-Evler改编:阿拉伯风Arabesques,依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主题
14-15. 克鲁兹Santa Cruz:选自组曲《小花饰Vinetas》Op.8

罗西塔·雷纳 (钢琴)

使用道具 TOP

752#
发表于 2017-6-26 21:23:06 | 只看该作者




终于拿到传说中的Rosita Renard那套1949年卡内基音乐厅实况录音一套两张黑胶唱片。

这位阿劳的师姐,命运有点像小提琴界的哈西德,当年大名鼎鼎,轰动一时,同行也都倍加推崇,因为个性问题没能走向市场,艺术与性格搏斗,甚至连命都搭上了。只不过这位阿姨活得时间长些,但中间有一段时间默默无闻。

这套LP刚刚诞生时代的唱片,据说印数不多,能够以相对完好的状态流传至今,已是万幸。唱片中间的洞眼尚不是标准规格,需要稍稍用力才能装上唱盘。但硬壳包装的书脊较厚,以致两张唱片与封皮之间有一点空隙,原厂竟放了一张唱片大小的硬纸板填补空间,以防唱片空压变形,真是不得不佩服以前人们的工匠精神。

Rosita 的指法技术高超,在业界没有争论。她对音乐的诠释充满激情,在强大的技术能力支撑下,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她对音乐的想法。不过她的处理不见得每个人都喜欢。巴赫的PARTITA 速度快得惊人,因为听过不少版本,所以知道她不是为快而快,在快速、轻灵、跳跃的触键中,她表现出了一种自己心中的巴赫,一种具有现代人性和乐趣的巴赫。难怪又人将Rosita 和 Lipatti 演奏的Partita 并称最佳版本。

一曲曲听下来,那种生龙活虎、青春活泼的气质,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位50多岁钢琴家的手下。看看北欧MID CENTURY MODERN的家具设计,似乎在情趣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线条清晰简洁,色彩明亮单纯,稚拙有趣,从不自怨自艾。

以下摘自网上,资料还是挺全的。

英文名称:Renard-1949 At Carnegie Hall
中文名称:雷纳-1949年卡耐基音乐会
艺术家:雷纳
唱片公司:VAI VAIAI028-2
发行日期:1993年


艺术家简介




Rosita Renard  传奇的智利女钢琴家。生于1894年,师从克劳塞。克劳塞给予她至高的评价,认为世上只有emil von sauer能与她相比。1917-1921是雷纳事业最辉煌的时期,她在纽约的debut令所有人为之震惊,接着第二场就是all-liszt,包括唐璜,b小调及数首超练。但是21年之后她的状态开始下滑,据说是因为不能承受过于频繁的演奏及演奏的心理压力,不久更退出舞台。直到45年与kleiber合作mozart,重返舞台,更成为kleiber最favorite的钢琴家,正要东山再起之际,却患上严重到没法医治的失眠症,死于1949。


唱片简介



罗西塔.雷纳(Rosita Renard)这人的名字没听说过的的相信不少,我对此人的了解也完全来自这张唱片的说明书中。但是这张盘的确给我很大触动,弹的既严谨又泼辣,这种能力好像现在已经找不到了,简言之可以说用“沉着痛快”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到底她为什么仅凭无几的作品而入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这张唱片就可以给你一个满意的解释。


1894年出生在智利圣地亚哥的女钢琴家罗西塔·雷纳(Rosita Renard),14岁就以天才之姿和智利交响乐团演出葛利格的钢琴协奏曲。1910年获政府奖学金赴柏林史坦音乐院,拜在李斯特弟子克劳塞(Martin Krause)门下,并和同门师兄艾德温·费雪(Edwin Fischer)成为好友(克劳塞另一位重要弟子也是来自智利,小罗西塔7岁的阿劳Claudio Arrau)。罗西塔于1916年受聘为纽约D.K.L.音乐院(伊斯特曼音乐院前身)教师,不久便在美国首演。在第二场全场李斯特作品成功的演奏会之后,乐评家甚至将罗西塔和当时被称为最伟大的女钢琴家泰莉莎·卡雷纽(Theresa Carreno,安东·鲁宾斯坦的高徒)相比拟。但是她害羞、不爱出风头且过度谦逊几乎到病态的个性,使她渐渐从舞台上引退。


1930年罗西塔返回家乡,在圣地亚哥音乐院协助重整钢琴系,并过着极简而平凡的日子。1945年,因缘际会地受到老克莱伯(Erich Kleiber)的高度赞赏,罗西塔以莫扎特协奏曲和大师巡回于拉丁美洲各城市,更获得莫扎特专家的美誉。这次成功的巡回音乐会,让罗西塔有机会在阔别22年之后重返纽约,并于1949年1月19日在卡耐基音乐厅举行她生平首次,也是最后的一场音乐会。4个月后的5月24日,罗西塔因脑炎逝于圣地亚哥。本辑是这场音乐会首度公开发行CD,特别加收她录于1928年左右,转制自78转唱片的8首作品。罗西塔·雷纳有着敏锐的感受性与卓越的演奏技巧,尤其在肖邦和莫扎特作品的表现,流露出十足大师风貌。


这场音乐会非常精彩,弹了bach partita no.1;mozart sonata k.310,mendelssohn庄严变奏,大堆的肖邦,拉威尔的高贵和伤感圆舞曲等,声音很好,技术超棒,音乐自然而又火光四射, 比28年的录音精彩许多。完全能听得出来,她处于演奏的第二个高峰。


曲目


CD-1
1-6. 巴赫:降B大调第一组曲BWV825
7-9. 莫扎特:a小调第十五钢琴奏鸣曲K.310
10. 门德尔松:庄严变奏曲Op.54
11. 莫扎特:D大调轮旋曲K.485
12-17. 肖邦:练习曲(选曲:Op.10-2, 10-3, 10-11, Op.25-4, 25-5, 25-8)
18. 肖邦:升c小调马祖卡舞曲Op.30-4
19. 门德尔松:降B大调前奏曲Op.104-1
20-22. 肖邦:练习曲(选曲:Op.25-2, 25-3, 10-4)
CD-2
1. 拉威尔:高贵而感伤的圆舞曲
2. 德彪西:舞曲
3. 肖邦:升f小调马祖卡舞曲Op.59-3
(来自78转唱片,约1928年的录音)
4. 波切里尼:小步舞曲,选自弦乐五重奏Op.13-5
5. 莫扎特:D大调轮旋曲K.485
6-8. 贝多芬:G大调第16号钢琴奏鸣曲Op.31-1
9. 门德尔松:降B大调前奏曲Op.104-1
10. 肖邦:A大调前奏曲Op.28-7
11-12. 肖邦:夜曲(选曲:Op.9-2, Op.15-2)
13. 施特劳斯/修兹-艾佛勒Schulz-Evler改编:阿拉伯风Arabesques,依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主题
14-15. 克鲁兹Santa Cruz:选自组曲《小花饰Vinetas》Op.8

罗西塔·雷纳 (钢琴)

点评

石兄终于出长文看得很过瘾!暗暗下决心也要搞到这套唱片……  发表于 2017-6-26 22:01

使用道具 TOP

753#
发表于 2017-6-26 22:08:31 | 只看该作者
J兄慢慢找。我也等了很长时间。

点评

昨晚听了石兄以前推荐过的老普的宝石花,跟着你的指引拓宽了不少曲目。  发表于 2017-6-27 08:58

使用道具 TOP

754#
发表于 2017-7-2 07:27:46 | 只看该作者
       空谷、烟斗二兄同日来访,相聚甚是欢愉。本是乐友小会,因为空谷兄对系统上手调整,又有烟斗兄慧耳佐证,所以有了些公共的意义。

       烟斗兄也是喜欢尝试各类音响系统但不怎么主动折腾的爱乐人,也是在音响前辈的助力下,从大处着手,逐步完善自己的回放系统,只要发挥出系统部件的主要特征,就已经十分满足。

       空谷兄音乐音响双栖,浸淫二十余载,已经不堪被动接受泊来主义,开始批判性地检视当下流行的系统建设理论,并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再以实践辅之,日趋精进。

       蜗居所在,囿于家居所限,听音面积不足四米乘四米,略感逼仄。天朗GRF又身宽体胖,不觉间处于东洋人小屋大音响近场聆听的状态。说不凑合,其实也就是个凑合。

       然而在空谷兄眼中,任何空间都有利有弊,难近完美。这个小小的、左右不对称、没有特别处理的空间也有机会造就良好的回放声音。只是系统调整需要因地制宜,点滴调整,没有绝对、唯一的尺寸或比例,也必须尊重系统本身最主要的音响特性。永恒运动中的平衡,符合科学原理,达到却相当费事。

      (待续)

      

使用道具 TOP

755#
发表于 2017-7-2 09:04:18 | 只看该作者
      (续上)长边摆放,是妥协家居需要的结果,也是维持家庭和睦的条件之一。但是在兰谷兄指导下,将音箱拖离后墙几公分,竟能根本性地改善音场表现,却是实在没有想到的。无奈中得到的一点安慰。在这个空间条件下适用,到了其他地方不一定能够照搬,还要因地制宜才可以。

       兰谷兄是个精细人,不然也不可能钻研出兰谷钉,概念新颖,制作精良。关键是效果奇佳。对于凑合,兰谷兄看来是绝不认同的。在他眼中,一切皆有可能,有了一定的空间基础,系统部件具备一定的素质,就一定可以调整出卓越的声响。

       避震只是兰谷兄“极致平衡”系统理念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上次弹簧裸钉基础上,兰谷产品又增添了柱状钉,适用于轻量部件,将弹簧包裹在石墨环柱中,上下配以金属和硬木,取得不同阻尼材料的优势配比。将柱状钉放在唱放下面,声音的精细度、乐器的定位、低频的线条感立刻有了显著改善。

       避震方式多种多样,兰谷兄选择了刚性弹簧+复合阻尼的方式,这是各路前辈未曾尝试的。此其一。

       兰谷钉分为各种型号,以不同大小的弹簧应对不同重量的部件,必须用对才能取得正向效果。此其二。现场换了中小号钉支撑LINN唱机,烟斗兄认为声音瘦了许多,听室内乐极为悠扬,听交响乐却失去了一些气势。在电线板下面放上中小号钉,声音似乎没有什么改变,压上两块石材,增加部件重量,匹配垫钉的设计承载重量,声音效果一下子显现出来。

       用了避震钉,但必须放对位置,使三或四个钉的承重量达到基本平衡,才能焕发出避震的最佳作用。此其三。对于LINN唱机这种内部有弹簧的器材,干脆对准弹簧位置放在正下方,避免器材内部有可能出现的杠杆加震现象。对于唱放、功放、CD机等,却要费力搞清内部结构,确定其重力平均分布的三或四个位置。

      在一套系统里,各个部件的避震效果不一定能够获得百分之百的正向改善。通过全系统的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最优化的处理结果。此其四。前面提到的LINN唱机因中小号钉承力不足使声音变“瘦”的问题,最后是用回中大号钉并通过对电线板的加重避震予以反制,取得平衡,达到正向改进。

(待续)   

使用道具 TOP

756#
发表于 2017-7-2 09:53:02 | 只看该作者
       (续上)类不才与烟斗兄及一众人等,赖音乐以身心滋养及鞭策,缺乏技术背景及心力去钻研回放系统,只能将商业广告、坊间传说当作指引一步步搭建系统,及至齿岁稍长,略有经验,确定自用回放系统的类型与方向,在友人激励下不断花钱,不断更新,不断纠结。所喜有关老师、兰谷兄等,有志、兼有智、兼有治,从爱好进入专修,在实践中发展出一套关于回放系统或部件的理论,并以理论指导进行器材生产。这种以理治器现象,不同于以往音响器材生产的照搬复刻、按图加工,实在是国内音乐音响界的重要进步。放之以远,联系到国内的创新发明、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化进程、文化复兴等等,又实在是中国时代进步的一个缩影。

       兰谷兄”极致平衡“理论除空间、避震外,应该还涉及诸如电源、接线等,精细而微,这次没有机会感受,有些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处理得了的。而且据兰谷兄谦称,这个理论也在进一步发展完善。凡有成就者,谦逊是一方面,不辍学习改良也是必备。窃为兰谷兄喜,虽然国内近年音响事业发展不顺,爱好者之间常有歧见、互怼、攻讦,但是只要兰谷兄保持当下状态,在苦行中续有感发升华,再将概念落于行动和产品,长年必有大成。吾等懒惰,只须在旁加油助威,日后坐享其成,等兰谷兄的新作增添欣赏音乐的乐趣和感悟。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9-29 10:19, Processed in 0.215222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