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5
82
教授级烧友
对于古董如此,对于历史录音又何尝不是,试想如果将来有一种技术能将历史录音中的炒豆声(和其它噪音)去处又丝毫无损原来的音质和空间感,那么我们会选择新的制作还是老的转录呢?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3-7 19:19
使用道具 TOP
谈到古典音乐历史录音,忽然想起鲁迅先生“题未定草”篇中的下列文字: 记得十多年前,在北京认识了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3-7 19:19
如果今天的科学进步,竟然能将单声道的历史录音,录成当代的“数码产品”一般,这将又是谁的不幸呢?历史是需要传承,而非创新的。 ikushi 发表于 2011-3-8 16:15
嘿嘿,这话值得商榷:历史中的真实值得真实地还原,这也是历史学试图尽可能挖掘历史尘埃中的真实的蛛丝马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3-8 16:40
读到广陵散兄的转摘,如饮了一壶陈年的上等普洱。鲁迅先生的文章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拜读啦。折堕呀,真是 ... ikushi 发表于 2011-3-8 16:15
举一个我本人的例子: 贝多芬的第16钢琴奏鸣曲第2乐章,schnabel 的30年代演奏由于录音的关系(EMI差强人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3-8 20:34
陈如你所说,施纳贝尔当初的想法指不定也希望左手更清晰呢? 所以技术上的缺陷有时反而无法表达大师们 ... bluesky 发表于 2011-3-8 20:47
遗憾的是现在仅凭这个录音已经很难验证大师真实的处理手法了,所以我现在对于年代久远的历史录音大都抱审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3-8 20:52
版主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6 08:36, Processed in 0.028199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