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05811

查看

1019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877#
发表于 2016-2-10 15:04:51 | 只看该作者
我谈话这条路线和石兄谈话这条线索可能会形成复调的对位关系。

我接着上面讲,我尝试谈谈石兄所喜欢的“理性、冷静、沉稳的演绎”。比如在钢琴家里,一种类型正如石兄所说的,“理性、冷静、沉稳的演绎”,象肯普夫,巴克豪斯等等,他们的演奏艺术表现出一种哲理的沉思。而另一种演奏家,象古尔德、索夫朗尼斯基等等,他们强调的是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奔放的生命力。这两种钢琴演奏家交相辉映,相互相成,用自己的理念和演奏方式解读着音乐。这两种不同风格的演奏艺术相互激荡,从而形成了钢琴这门音乐艺术的版图。。。。。。

使用道具 TOP

878#
发表于 2016-2-11 09:13:08 | 只看该作者
Malcuzynski,波兰人,1937年肖邦大赛第三名,受邀赴巴黎就学于玛格丽特-隆。二战爆发时参加波兰军队做类似艺宣工作,后逃亡到南美和美国,演出受到欢迎。战后回到欧洲大陆定居瑞士,演出并录制肖邦唱片,得到广泛追捧。1977年在西班牙马约卡岛去世,享年不足63周岁,归葬波兰。今天几乎销声匿迹,大厂牌上没有踪影。若不是同年前捡到他在Columbia和Muza公司的几张唱片,也不会主动去搜寻。

他有那样一段经历,可以想见他的肖邦当十分地道,托生于波兰本土,经过巴黎的润泽与磨光,再加以美洲大陆的洗炼。只可惜手上的唱片状态不是很好,很多地方要靠一些辨识和想象,而不是HIFI 状态下的直观感受。但是其tethered passion特征还是非常明显的。

低音和弦是沉稳有力的,触键有力但并不急促。连续的Octave时每个音符间声音依旧连贯,保持旋律线流畅完整。高音单音玲珑纤巧,尤其是肖邦特有的加花装饰音,清新明朗,不俗气。想来这样的肖邦不是哭诉,是保持气节和风度下的争辨、抗议。也许有点沙龙化,不够激愤。但在巴黎泡过的人会激愤到走极端吗?

波兰命运多舛,在中国的教科书中其三次被刮分的悲惨经历,令人联想起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并予之极大的同情。但波兰也有过辉煌时代,和立陶宛混在一起欺负周边小国,甚至是早期的俄罗斯大公们。机械地解读波兰近代史以及波兰人的爱国主义,无助于深刻理解肖邦作为波兰音乐艺术的代表如何将民族性和泛欧性、历史瞬间与绵长传统、个体特征与周边风尚很好地贯通融合。

使用道具 TOP

879#
发表于 2016-2-13 14:25:06 | 只看该作者
可能大家也明白我在说什么,也就是艺术和美学上的二元对立互补原则。

我多次谈论到阿波罗精神和狄奥尼索斯精神以及他们的关系,也就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谈到的艺术美学。阿波罗精神代表着冷静和克制、规则和秩序,而狄奥尼索斯精神代表着生命的意志和冲动。而艺术就产生于这两种精神的相互激荡之中。

在人类的文化和艺术中,阿波罗精神和狄奥尼索斯精神的对立互补原则随处可见。比如西方文明,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交相呼应。希腊文明代表着理性和科学,而希伯来文明代表着道德和信仰。而在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互对立,也相互影响。尼采这一思想在美学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

在古希腊艺术中,我们看看《维纳斯》和《掷铁饼者》,一动一静,也在此体现了尼采的美学原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80#
发表于 2016-2-13 14:37:01 | 只看该作者
在美术上,比如油画中的风景画,也是符合尼采这一美学原则的。比如柯罗和透纳的风景画,柯罗的《孟特芳丹的回忆》,体现了一种静谧、古典的美感。而透纳的《暴风雨》,则表现了暴风骤雨的极度激烈的场面。

而在古典音乐中,比如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这部作品具有古典、严谨的形式,但内容却是汹涌澎湃的。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OP111,虽然只有两个乐章,但一动一静,一激烈一沉思,都体现了尼采的美学原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81#
发表于 2016-2-13 23:35:43 | 只看该作者
谢兄鸿论。

今天听了尤第娜的贝多芬奏鸣曲OP.111。第一乐章之迅急令人始料不及。

OP. 109, 110, 111 若连在一起听,如同三阙一章的诗歌,上下文很清楚。猛地上来就是111第一乐章,又是那样一种不凡的速度,还真得适应一下。

第二乐章速度仍是偏快,以致于容易被认为是浩瀚星空的一段,成了旺盛不熄的火焰。老太太没有过份的音色渲染,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她高超的手指功夫下,执着地完成这个乐章的叙述。

很难把她这种演奏,看作贝多芬的告别辞。也许贝多芬本来就没打算就此告别,虽然他表示愿以四重奏形式进行此后的创作。

二元论无处不在。艺术、生活、思想中更难掌握的,是绝对二元与相对二元的对立统一。拿尤第娜做个例子,她对111两个乐章的区分,不像其他演奏家那样明晰,至少在节奏和速度上差异性更小。由此连带的,是音乐气氛、艺术形象上构划,与众人的共同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

而奈伊与尤第娜,两位女性,两位生活在强权政治环境中的艺术家,一位顺服,一位抵抗,对111的诠释,竟成为二元对立统一的绝妙注脚。

使用道具 TOP

882#
发表于 2016-2-14 14:35:35 | 只看该作者
我谈谈贝多芬晚年的音乐的意义吧。

在艺术上,艺术家的晚期风格,一般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表示出一种冷静、思考、默许等等,表现出对这个世界的默许和接受,是一种平静的风格,犹如马勒的第九交响曲的末乐章。而另一种风格,则是贝多芬式的。贝多芬的晚期弦乐四重奏,表现的并不是平静,而是一种激动和不安。这其实说明,贝多芬即使在他的晚年,他仍然渴望打破艺术的规则。

贝多芬的晚年的音乐,其实已经预言到后来的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诞生以及大行其道。贝多芬的晚期音乐作品,和后来的现代艺术有着某些共通之处。

使用道具 TOP

883#
发表于 2016-2-14 14:55:19 | 只看该作者
M兄新年快乐。

下次我谈现代艺术吧,还要谈尼采,因为尼采是影响现代艺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当然,还有弗洛伊德。

使用道具 TOP

884#
发表于 2016-2-15 13:24:2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都知道马勒说过一句话:我的时代终会到来。
其实,这句话最早是尼采说的。马勒的艺术也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的。

我们知道奥地利有一位画家叫克里姆特,他的思想就是深受尼采和弗洛伊德影响的。
我们也知道有一位音乐家叫席曼诺夫斯基,他有一部歌剧叫《罗杰王》,这部作品就是以尼采的阿波罗与迪奥尼索斯精神对立说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主题的。席曼诺夫斯基还有一部《圣母悼歌》也与此有关。说到尼采和弗洛伊德对音乐艺术的影响,写一部大部头著作都可以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85#
发表于 2016-2-15 18:12:00 | 只看该作者

磬е л

(.)  е

вл 顱2015й

使用道具 TOP

886#
发表于 2016-2-15 18:25:46 | 只看该作者
shinelb 发表于 2016-2-15 13:24
我们都知道马勒说过一句话:我的时代终会到来。
其实,这句话最早是尼采说的。马勒的艺术也受到尼采思想的 ...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我的时代还没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 ~出自《敌基督者》

“他(理查.施特劳斯)的时代终将过去,而我的时代终将来临。”~马勒对自己老婆如是说…… 多少显得有点儿气急败坏。


BTW:尼采最近一次在公众中发挥重大影响力的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出自《善恶的彼岸》。

使用道具 TOP

887#
发表于 2016-2-17 04:19:36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石南根
MASTER B: WHAT IS THIS?  发表于 昨天 15:05

不知为什么… 手机在本站坛回帖时,偶尔会出现这种乱码。大家没碰到过这种情况吗?

更正内容见886楼。

使用道具 TOP

888#
发表于 2016-2-17 23:05:25 | 只看该作者
Busch 拉琴的方式听上去有些与 Szigeti 相似。Busch 稍流畅些,但并不卖弄旋律线,也不突出戏剧性,朴素得很。两位的贝小奏都十分耐听,深沉清雅。

因为前些天读郑延益老师的书,被他关于 Heifetz超凡琴艺的描写所折服。虽然也一直认为Heifetz并非全然以技术取胜,他的演奏音乐性亦十分丰富,但在贝多芬小奏、小协,勃拉姆斯双协、门德尔松小协等曲目上,海氏的诗意或英雄气慨都不比老对手Oistrakh。他和Piatigorsky的勃双协倍受推崇,但进入第二主题时,两下里一展手,皮氏的勃拉姆斯英雄味道明显胜过海氏。

对于奇崛高耸、风云诡异的曲风,如西贝柳斯小协,布鲁赫Scottish Fantasy,大概与其技术特点合拍,听来畅快淋漓。但对于那些高德大义、夜来秋风的曲风,总能找到更能打动听众的其他大师。海氏初到美国时,因炫技被批评,称之演奏空洞,深受震动并徐有改进,渐成乐天诗风,标准、易懂、端正、冷静,藏激情与劲遒于内。但总是有人更喜欢青莲、少陵。青莲如Huberman,少陵如Szigeti。

点评

寥寥数字,古高清雅,意涵精绝。佩服!  发表于 2016-2-18 00:28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2-23 00:32, Processed in 0.034937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