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CL123 于 2012-5-2 09:41 编辑
Solution这样的机器,相信也是花了心血去做的,否则指标不可能做得如此出色,但厂家也许忘了机器是为音乐服 ...
rock 发表于 2012-5-1 12:24
是的,做音响很需要懂音乐的专业人士参与,Mark Levinson 和Spectral 都有这样的实证案例。
Mark Levinson的历史
Mark Levinson是二战后出生的新一代,出生于一个具有浓厚音乐氛围的家庭,母亲会演奏大提琴(多年后Mark以“大提琴”作为他创办的第二个音响品牌的名字),哥哥Doug是一个职业爵士钢琴乐手,14岁起就和爵士乐名宿一起演奏。事实上,Mark很早就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学习过短号、小号、flugelhorn、倍大提琴甚至印度sarod琴,也一度考虑成为一个职业音乐家。从1966年到1971年,Mark有机会接触到像Sonny Rollins、Chick Corea、Keith Jarrett、Jimmy Garrison、Gary Peacock、Lee Konitz和John Coltrane等这样一批爵士名流,并和其中许多人成为了朋友。可以确定,这段时期的经历让Mark终身受益。
1972年,年轻的Mark在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创建了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Mark Levinson Audio Systems(MALS)。据Mark说,自己之所以对音频再生发生兴趣,是因为在和上述那些音乐家流连于录音棚时,发现音响器材的再生音乐与现场音乐有着很大差别。这一动机促使Mark制作出了他的第一件音响器材,专业录音用的混音台,这时Mark才21岁。这个混音台只生产了几台,其中一台被用在了1969年传奇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可能正是这台没有正式型号的混音台,催生出了后来的MLAS。
和当时音响界以定价决定产品设计的做法不同,MLAS的设计,是以超越所有的性能限制为出发点。为此,Mark雇佣了他所知道的最好的电子工程师、机械师甚至雕刻工。曾经与MLAS合作或任职于MLAS的电子工程师都很有名,其中不少至今为发烧友们津津乐道,其中有MLAS第一款产品JC-1唱头放大器的电路设计师John Curl、学者型工程师Richard Burwen、以及从1976年起担任MLAS总工程师的Tom Colangelo,他不仅是ML-1至ML-12产品的工程师,也是后来Cello、Viola品牌的工程师。
Richard Burwen是对MLAS早期产品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虽然他为MLAS设计的产品不多,但却是MLAS的精神导师,正是他赋予了MLAS产品以高品质零件和材料配合顶级工程技术来制造毫不妥协的音响器材的理念,这些理念都为MLAS后来的工程师所继承。Richard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宗师级人物,他在1972年制作的7.5 ips带速的录音机就拥有110dB的动态范围,他为MLAS设计的LNP-2台前级,是音响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可以这么说,LNP-2的诞生,宣告了音响Hi-Fi时代的终结,而LNP-2的身后,Hi-End音响时代的朝阳正在冉冉升起!即便以现在的眼光看,1975年上市的LNP-2的性能非但不落伍,甚至还超越不少他的孙子辈器材。LNP-2是一台低噪声前级,动态范围达到惊人的140dB,声道分离度即便在高频段也超过110dB,两个声道的误差仅有0.1dB。LNP-2的功能也非常丰富,它具有一对指针式峰值电平表、具备增益切换以适应不同的讯源,LNP-2还是采用铑、铂、金等贵金属导体材料和特氟隆绝缘材料的民用音响器材的始作俑者。而LNP-2在黑色氧化面板上雕刻并以白漆填充的Mark Levinson Logo,也成为发烧友心目中极品音响器材的标志,并在以后的近40年里基本保持不变。
Richard Burwen和John Curl应该是以设计顾问的方式与MLAS合作的,他们两人设计的产品分别以LN和JC为字头,成为以后阵容更加壮观的ML字头系列产品的先声。MLAS另一款著名前级JC-2,在经过Tom Colangelo改进之后成为ML-1前级,直到1979年才被Tom设计的ML-6单声道前级所替代。
Mark Levinson本人是一个天才的产品设计师,然而却并不是一个好的经营者。上世纪70年代末,MLAS的财务状况开始恶化,到了1984年,公司已经濒临破产。
变身Madrigal
在音响业界,最受关注的焦点无疑是那些引领技术潮流的工程师型人物,Mark Levinson本人就是这一现象的最佳例证。但作为一个企业,富于远见的经营者其实更为重要,这些一般不为人注意的幕后人物对于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作为一个品牌,Mark Levinson是幸运的,因为就在MLAS风雨飘摇之际,它迎来了一位音响史上最成功的优秀经理人,Sandy Berlin。正是这个人,将Mark Levinson打造成了全世界最大也是最成功的极品音响电子器材制造公司。
Sandy Berlin于上世纪60年代末担任Harman/Kardon总经理,1969年哈曼并购JBL之后,Sandy被哈曼集团委派到洛杉矶对JBL进行重组。不久之后他一手建立了哈曼在欧洲的分销网络,并牵线哈曼对英国天朗的并购。在并购完成之后,他还到英国担任过一段时间天朗的主席。
1976年Sandy从哈曼集团退休,到康涅狄格州的耶鲁大学社会与政治研究院担任研究员,他以为自己从此将退出音响界。如果不是MLAS正巧也在耶鲁大学所在地的纽黑文,Sandy的这个想法可能就变成真的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Sandy通过一个朋友结识了当时的纽黑文市长比亚乔·迪里耶托,比亚乔对Sandy谈起纽黑文市政府正打算帮助MLAS摆脱财务困境,因为MLAS一旦破产,当时在职的70个雇员就得失业。
1984年10月,MLAS被当地破产法庭关闭,其后两三个月内没有人来主动想寻求购买公司资产,于是法官决定将其拍卖。Sandy去了拍卖会现场,给自己的推托代理人留下了一张支票和一个出价就回了家。到了晚上,代理人来电话告诉Sandy,他已成为MLAS的新东主。1985年1月30日,公司以Madrigal Audio Laboratories的新名字重新营业,Mark Levinson作为一个商标仍然得以保留。
关于“Madrigal”这个名字,曾担任新公司市场总裁的Mark Glazier这样是解释的:“‘牧歌’(Madrigal)乃文艺复兴时的一种歌唱形式,相对于‘一个个人’而言,它是由‘一个群体’所唱出来的。我们不再把自己定位于一个个分离的个体,而是比‘个人’更有能力更有成就的团队。”
Spectral 的历史
经历过1960~70年代的极盛时期,美国音响似乎盛极而衰,君不见Marantz、McIntosh已经卖给日本公司,JBL与Altec也在顶级音响的领域退守一方,若没有Mark Levinson出现力挽狂澜,美国Hi End音响几乎要成为绝响。不过,在看似退潮的美国Hi End音响品牌当中,Spectral则是长期受到遗忘的优秀产品。
严肃的聆听艺术
1977年成立的Spectral,老闆Richard(Rick) Fryer秉持着开创音乐聆听新视野的理想,找来Reference Recording(RR)的Keith Johnson博士,负责所有Spectral器材的设计。标榜着「严肃聆听的艺术」(The Art of Serious Listening),Spectral以追求「State-of-the-art」为目标,Rick相信完美不仅需要不断努力,而且是奢华(luxury)的追求,要完全不考虑成本、不计算市场利基、不跟随时尚流行,为音乐老饕(connoisseur)设计与製作最高品质的器材。
Rick可说是识马伯乐,邀请Keith Johnson负责Spectral的设计,1977年创业时,Spectral推出了MS ONE前级,设计的目标就是要达到前所未有的参考标准。MS ONE在当年树立了三大创举,是第一部达到DC到Megahertz频宽的前级、第一部能直接将低输出唱头讯号放大到高电平,而不需要额外增益,并且是首部晶体双单声道的前级。在今日晶体技术与製程进步的时代,要达到Megahertz的频宽并不非常困难的事,但是Spectral竟然在1977年就能够做出来,而双单声道的架构,则成为众多Hi End前级竞相模彷的特点。
中性与自然快速
想知道Spectral的声音,最好的方法是买几张RR的CD来欣赏,那种辽阔的空间感、很深沉的低频,庞大的气势与到处挥洒的细节,快捷猛烈让人喘不过气的动态,还有自然优美的质感,不但是RR录音的特色,也是Spectral最佳的写照。Keith Johnson是史丹福变压器电子工程专家,也是高能物理、管风琴与录音器材的专家,早年曾在Ampex、Guass公司服务过,当时就设计了一部磁头偏压达3.5MHz的三轨录音机。此外,他还参与过早期数码光电录音录像的计画,后来的具体成果就是CD。喜欢赛车的MIT老板Bruce Brisson,本身也是录音高手的Wilson Audio老板David Wilson,与Spectral刚好结成铁三角,加上Keith Johnson助阵,难怪Richard Fryer说Spectral的产品是以音乐来背书的。
我在很多地方听过Wilson Audio喇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搭配Spectral扩大机。记得有一次以David Wilson自己录制的《舞台正中》CD演示,喇叭是Grand SLAMM,线材当然是MIT。管乐火热激昂当然没话说,等到大鼓现身,一阵风突然从喇叭冲了出,房间的灯光剎时间暗了下来,然后声波打击到胸口,全身麻酥酥的居然说不话来。接下来几段音乐那快如迅雷的低音不停卷动裤管,而中高音一点不躁不吵,人声还相当饱满甜美,味道是属于淡雅朴素一类,但无比自然生动的表情始终令人难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