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1366

查看

11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gzhwlihui

85#
发表于 2013-4-25 10:35:33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还是到 eBay 上面去拍吧,买把二手的更便宜,便宜 太... 多了.  发表于 2013-4-25 14:36

使用道具 TOP

86#
发表于 2013-4-25 11:3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iefa 于 2013-4-25 13:42 编辑

请教小林老师:
根据我的理解,喇叭“索罗斯”基本步骤(比如喇叭单元一周有6个螺栓)如下,请小林老师斧正,也好具有可操作性,方便大家自己动手“索罗斯”:
1,将6个螺栓逐个拧松,记录每个螺栓拧松时的最大扭矩数值(数显扭矩螺丝刀有自动记录最大扭矩的功能),这个扭矩值也是每个螺栓目前锁紧状态的扭矩值。
2,比较6个螺栓的扭矩值,选择最大的值。即使出厂原始状态拧紧扭矩是一样的,即每个螺丝拧紧的预应力是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一定是有所变化的。为什么呢?除了小林老师讲原因外,由于箱体每个部位的木材(或其他材料)的密度是不同的;由于每个不同位置的螺栓除了承受预应力之外,还承受喇叭单元的重量产生的拉力,比如最上面的螺栓承受的喇叭单元重量产生的拉力明显大于最下面的螺栓。这些因素都将导致材料的疲劳不一样,拧紧预应力必然有所下降,并且下降的幅度也不一样。
3,按那个最大值,将6个螺栓重新拧紧。这个最大值是最接近出厂时的“索罗斯”扭矩值。注意拧紧螺栓的顺序是按照对角线的方法,即:上面→下面;左面→右面;按扭矩值紧好螺栓后,至少要重复一遍。因为在后拧紧的螺栓紧好后,先前拧紧的螺栓拧紧力一定会下降。
4,试听,,,,

点评

汽车发动机上的螺栓上紧步骤也是类似“索罗斯”法。如力矩的大小、顺序都有要求,  发表于 2013-4-25 12:09
我曾經詢問過威信音箱跟貝森朵夫音箱的原廠取得他們原廠扭力資料, 這樣做法是相對的更具標準性。我在整理資料貼上來分享  发表于 2013-4-25 11:56
很科学严谨,是工科生吧?!当时看到小林基本就是这么操作的。  发表于 2013-4-25 11:46

使用道具 TOP

axa

87#
发表于 2013-4-25 13:44: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TOP

88#
发表于 2013-4-25 14:10:54 | 只看该作者
请问买了哪一款螺丝刀

使用道具 TOP

axa

89#
发表于 2013-4-25 14:37: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TOP

90#
发表于 2013-4-25 15:19: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1.4 于 2013-4-25 15:21 编辑
其实,说真的那个锅盖和锅是圆的呢?玩音响讲求搭配的道理便在于此!音响的好玩难玩在于它的变数太多了!每 ...
百线生 发表于 2013-4-25 01:11

百线版这个说得好,影响声音的要素太多了,索罗斯只是其中一根小小的稻草而已,呵呵。。。不过还是感谢分享,说实话这个对于普通烧友来说对动手能力要求高了些。。。

使用道具 TOP

91#
发表于 2013-4-25 15:32:23 | 只看该作者
请问一般的扭力要求大概是多少呢?这样大家购买的时候也有个标准了。

点评

最常用是5-50kgf.cm,也可以换算成Nm  发表于 2013-4-25 16:22

使用道具 TOP

92#
发表于 2013-4-25 15:46:52 | 只看该作者
夸张,太夸张了,有才,太有才了!

使用道具 TOP

93#
发表于 2013-4-25 18:57:43 | 只看该作者
拓宽了兄弟我的视野,多谢大家分享经验

使用道具 TOP

94#
发表于 2013-4-25 19:32:54 | 只看该作者
我看到上面好像用到100到150,如果是5-50倒觉得正常。

点评

单位不同而已。50kgcm=5Nm=500cNm,前面说的是单位是cNm。  发表于 2013-4-25 20:23

使用道具 TOP

95#
发表于 2013-4-26 13:31: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INbin 于 2013-4-26 13:36 编辑

第三天,终于轮到我自己的系统了。

    按照常规重新调整螺丝扭矩之后,声音在空间感、流畅度、结像力方面已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听了一会,小林说我的三大件基础不错,但潜力还没完全挖掘出来。我赶快问还有哪里不足。小林说:

    “TELOS每年都参加拉斯维加斯的CES展,我每次参展都去其他音响展厅认真听。虽然音色各有差异,但其实每个展厅的调音都有一个共性,我称之为目前的国际声:追求结像、定位、瞬态、细节和泛音,整体听感平衡流畅。你现在的系统瞬态和细节还可以提升,但要做大动作。”




    周围的烧友都知道,我的空间和摆位,都是反复调整2年多才固定下来的,虽然是闭门造车,但一直自信没有人比我更熟悉自己的系统和空间的了。但经历了两天的耳濡目染,对小林的调音功力绝对信服,所以马上表态:“没问题,按你的思路放手调吧,只要不拆墙,我给你打下手!”




    我们说干就干——关机、换上全套白金版线材,把背墙的扩散板移出去,丝绒帷幕拉开,喇叭后移。。。。。。再开机,反复微调喇叭摆位。。。。。。




    最后,小林说行了,让我坐回皇帝位。哇,真是另一个世界——93的结像完全找回了当年用A3书架箱的感觉。最让我新奇的是,以前只有主音是有高度差别的,伴奏乐器的高度定位比较模糊。而现在,小编制的每件乐器在音场高度方向也有了不同的层次。播放人声,明显“看”到声音从小小的嘴巴发出,在天花位置缭绕;播放交响《基辅大门》,音场完全脱墙而出,面前展开了一个庞大的舞台,乐器数量似乎比以前多了一倍,再大的音压也没有发硬刺耳的感觉。

    ——我实在太佩服小林了!
引用楼主的原文,请各位烧友冷静!佩服小林后面对空间的把握能力哈

点评

好问题,下班回来立即拍照汇报,请多指导。  发表于 2013-4-26 19:37
您说到 "周围的烧友都知道,我的空间和摆位",我们不知道哦. 请上图,介绍一下原来的系统摆位和调整后的摆位.静候.  发表于 2013-4-26 14:40

使用道具 TOP

96#
发表于 2013-4-26 14:43:28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背墙还是啥都不做好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18:02, Processed in 0.052611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