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看法是 ,"声音是否可以从音乐中抽离出来" , 对于音响发烧友-可以,对于音乐发烧友-不行.
rock 发表于 2012-2-27 13:58
其实R版,音响发烧友和音乐发烧友的区别,本来就没有严格的定义。我的观点,有点类似模拟和数码音源,两者形式上有区别,但最高境界都是相通相近的。
一个不懂音响(其实就是声学、电学知识,也包括了现场音乐会的声学知识)的音乐发烧友,水平再高,哪怕能倒背如流几百个乐曲的总谱,也是无法体会到大师们的真正精妙之处的。一个不通音律、没有音乐知识的音响发烧友,不用多说,注定是听一辈子声音,而不是音乐的命。
我想强调一点:声音当然是可以从音乐中抽离的!
但这只是一个暂时的过程态。或者说是一个工具,是调整音响、欣赏音乐的一个工具。声音的分析不是唯一的工具,而只是工具之一罢了,并且是基础工具。一套调好的音响系统,或者一个良好特性的音乐厅,必然在声音数据上的测量结果是优良的。包括全频段的频响特性和残响特性,这些都是可以客观量化的指标。
还有一些不那么可以量化的指标,比如二十要里提到的密度、音色、音质、透明度、音场,等等,无法用仪器来测量,貌似应该算作主观评价指标。但相对于音乐性范围的主观评价,这些二十要的指标仍然在声音范筹内,我认为还是应该算作客观的评价指标。
以上两块就是从音乐中剥离的声音,为什么要剥离?因为器材重播(还有房间、避震、电源处理等)的原理和音乐厅现场(也包括录音室的“现场”)真声差异太大,不先从电声学角度来分析,你是很难建立相对较正确、高质量的声音还原的,这也是HiFi的本意(High Fidelity)。
然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音乐而不光是声音的还原,所以只有声音的分析是不够的。最终建立相对较正确、高质量的音乐的还原,必须在声音分析的技术上,有自己独立的音乐观点,以符合自己最高音乐观点的标准,来调整和验收音乐的重播。这一点,没有大学可以教(哪怕是朱丽亚音乐学院),只能自己慢慢领悟。早领悟的朋友们,就成了圈中的大师(没有调侃的意思,这样具备良好听力和音响音乐知识的人不叫大师,难道在媒体上把烂音乐会吹成顶级音乐会的枪手算大师么?)。生活中能遇到的大师不多,但总有那么几个良师益友,总能在关键的地方点拨你,让你豁然开朗。
可惜,音乐观这个环节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取决于你的机遇和悟性。写到纸上,一个节奏感,大家都说好,到底什么才是节奏感好?什么是音乐的律动?什么是流畅?什么又是味道?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音乐观,只能用音乐,或者说以声音形式表达的音乐来传递和交流。
这也是音乐本身的特质,音乐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明的,但声音可以。我们来说声音,要比说音乐靠谱很多,建立好的声音,也是建立好的音乐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