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5674

查看

12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甲米

97#
发表于 2013-9-22 15:53:08 | 只看该作者
***********************
二十世纪歌剧的一些总体特点
***********************

总体来看,这部歌剧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是奠定了20世纪歌剧的总体方向,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所以我们说20世纪歌剧的第一个巨人就是德彪西,尽管他一生只写作了一部歌剧,但这部歌剧却是非同小可,在歌剧史上也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它改变了整个歌剧的总体方向,使我们知道歌剧还可能有这样一种写作方式。

也就从这部歌剧开始,现代歌剧对脚本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显然这部戏不是一般人能够写成的,因为这部戏首先你要有文学根底,你要知道它的文学价值何在。它本身就是从文学名著改编过来的,而且就是德彪西自己改编的。它紧扣文学原著,非常独到的改编。只作了一点删除,几乎原封不动地把话剧脚本拿过来,不要什么韵文、不要诗句,他就用这种散文式的东西,给日常对话配乐!所以他的作法是非常激进的。

另外就是他的结构手法和音乐的风格,他完全抛弃了大小调的功能和声体系,全面运用了印象主义的这一套非常成熟且非常独创的音乐语言,为后世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这部戏可以说在整个20世纪歌剧的剧目中,到目前也是演出率非常高的。当然这部戏舞台的效果不是太好,一般如果没有经过案头的准备,没有经过精心的思想上的准备,到舞台上突然看这部戏,会没有什么吸引力。因为它非常淡。德彪西的音乐风格大家也知道,在谱面上不会超过一个强音记号。他很少有强的地方,一直是潜层次的,在潜意识的或者下意识的层面上,本身跟20世纪初对人的心理的潜意识的挖掘很有关系。

具有这些特色的音乐作品很难进入大众娱乐圈子。为什么会有这个趋势?这和二十世纪歌剧的总趋向有关,歌剧已经不再像十七十八世纪,是大众娱乐品种,而更多体现了艺术家的个人追求。所以现代歌剧属于一个精英主义的小圈子。

使用道具 TOP

98#
发表于 2013-9-22 19:34:19 | 只看该作者
这部歌剧的难度非常大,写作的难度非常大,演唱的难度也很大,对听众来说欣赏也难度很大。用德彪西的手法,没有线性发展的主题,没有线性发展的旋律,打碎的和弦,堆砌起来,加上人声,这样的一种手法,没听过之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这部歌剧,是一定要听一遍的。如果有舞台形象的加入,对欣赏这部歌剧裨益就会很大。这部歌剧,在整个歌剧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二十世纪现代音乐史上也是突兀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99#
发表于 2013-9-22 20:3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9-22 20:35 编辑

听这新歌剧是 很大的难度,初听时可能目瞪口呆、云里雾里,二个半小时听下来连一首咏叹调都听不到,真是颠覆你对歌剧的印象。听这首作品,首先要对德彪西的管弦乐钢琴作品比较了解,这是他音乐的集大成之作,许多德彪西音乐特色可以在这部歌剧中找到;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反复聆听,听一遍是远远不够的,法语的韵律唯美的管弦乐,本身就己经很美,没有比多听有更好的办法了,听多了你会接受而且喜欢上它。和德彪西一起作一个美丽长发的梦吧!

使用道具 TOP

100#
发表于 2013-9-23 12:5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etamophore 的帖子

M兄这个Cluytens的版本是我的最爱。虽然是EMI France 1956年的单声道录音,但它的声音与表演质量均非常优秀。单声道声音形体丰满、音场宽敞;它个歌唱家几乎是一个全法语组合,他们的法语歌唱清新而自然。Victoria De Los Angeles饰梅里桑德,发音优美富有表情,刻画出梅里桑德的单纯、神秘和感性;Souzay饰戈劳无可匹敌,唱出了这个角色的复杂性,他敏感、心软、暴怒和痛苦表现得自然又引人入胜。Cluytens指挥法国电台乐团的声音稠密深邃且带一点奢华,这个录音也可能是他最好的录音之一了。我只有Testament的CD, Paul Baily的转让很成功,突出人声,声音流畅自然、模拟味道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1#
发表于 2013-9-23 14:1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9-23 14:12 编辑

1978年,卡拉扬带领柏林爱乐和一帮杰出的歌唱家录制了"佩里亚斯与梅里桑德",这个录音很有争议,主要是对卡拉扬的处理。卡拉扬处理这部作品时参考了帕西法尔的手法,将乐队置于了剧中主角同等的强势地位。乐队中他特出了弦乐混声抑制了木管和铜管,这样声音上显得温柔、沉迷和不详,但缺少了德彪西音乐很重要的精致和神秘。我手边的是EMI新出的中价版CD,遗憾的是转录不是很成功,明显没有78年模拟录音应有的水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2#
发表于 2013-9-23 17:01:4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初次想听这部歌剧,我建议你考虑阿巴多的版本,这个录音被认为是一流的指挥、一流的乐队、一流的cast和一流的录音。阿巴多状态很好,维也纳爱乐演奏无与伦比,阿巴多的乐队效果既不象现代演绎的冷色调,也不是卡拉扬的浪漫手法。特别是 Jose van Dam饰戈劳、Francois Le Roux饰佩里亚斯、Maria Ewing 饰梅里桑德都是无可挑剔。1992年DG的录音声音丰满,如果回声再小点就完美了。综合考虑到演绎和音效,应该是目前的首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3#
发表于 2013-9-23 17:54:07 | 只看该作者
钦佩,《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听了三个版本之多,不多见啊!

使用道具 TOP

104#
发表于 2013-9-24 11:20:40 | 只看该作者
这部歌剧的DVD推荐Boulez的版本。不多说了,无论是导演、指挥、乐队、歌唱、表演、录音和画面都具有很高水准,作为DVD是首选,DG还没有把它做成CD,否则也是CD的首选。这部歌剧还有其他一些录音,我自己还没有听过就不介绍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5#
发表于 2013-9-24 11:28:4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将德彪西和他的法国同胞比才的歌剧《卡门》相比,比才更具民间的风情韵味,德彪西比他多一层贵族的气息和梦幻的色彩.1875年的《卡门》和1902年的《佩里亚斯和梅丽桑德》,相隔近30年,两次浪潮的迭起,将法国自己的歌剧推向了顶峰,彻底从不可一世的瓦格纳的歌剧中解放出来。罗曼·罗兰把两部歌剧进行了比较:"在我国现代音乐中,《佩里亚斯和梅丽桑德》是我国艺术的一个极端,《卡门》则是另一个极端。一个袒露无遗,充满活力,毫无阴影和内蕴,另一个则遮遮掩掩,朦胧晦暗,默不作声。这种双重理想就像是法兰西岛柔和明亮的上空的天气变化,忽而洒满阳光,忽而薄雾笼罩."

点评

比才和德彪西都是法兰西,比才的才情绝不在任何法兰西作曲家之下,只在其他人之上,他开创了法兰西音乐外露奔放的抒情诗之风,而德彪西之法兰西,是凝练的细微深处的法兰西。看似他们两个差别巨大,实则内里深髓相通   发表于 2013-9-24 13:27

使用道具 TOP

106#
发表于 2013-9-24 11:42:04 | 只看该作者
托斯卡尼尼第一读完这部歌剧总谱后,写信给朋友说:“我甚至不知道这个赢得我全部共鸣的作曲家的名字:法国人德彪西以及他的《佩里亚斯与梅里桑德》......他的艺术推翻了以往的一切,他不具备施特劳斯的技巧,但他是一个伟大的天才,更优美,毫无疑问也更大胆。第一次接触他的音乐,一个人会完全晕头转向,但当你开始对他的语言以及他的灵感的来源,梅特林克稍熟悉一些后,你将在极大的兴趣中结束。想一想剧院,想一想梅特林克的角色们,我坚信,德彪西的音乐,是这门艺术的完美结果。无论如何,我们今天的公众,就如所有的国家的公众一样,还没有足够成熟去感受这些,让独一无二去接受他吧!”

使用道具 TOP

107#
发表于 2013-9-24 11:54: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9-24 11:59 编辑

德彪西的歌剧《佩里亚斯与梅里桑德》是独一无二的,但梅特林克的文学作品《佩里亚斯与梅里桑德》引起作曲家的共鸣是不同的。作曲家们似乎对梅特林克的这部象征主义作品非常感兴趣,除了德彪西之外,福雷、勋伯格和西贝柳斯都为它创作了同名管弦乐。哪一天把他们收集起来一起听,比较4为作曲家的音乐,应该非常有意思!
哈,还真有人将他们放在了一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8#
发表于 2013-9-25 08:30:09 | 只看该作者
钦佩,《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听了三个版本之多,不多见啊!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3-9-23 17:54

M兄找到知音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3 11:24, Processed in 0.034874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