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3754

查看

21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97#
发表于 2009-10-18 04:5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98#
发表于 2009-10-18 04:51: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99#
发表于 2009-10-18 04:5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0#
发表于 2009-10-18 04:52: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1#
发表于 2009-10-18 04:53: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2#
发表于 2009-10-18 04:53: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3#
发表于 2009-10-18 04:54:50 | 只看该作者
认识此君是缘于New Age的入门教材《Voyage》,其中有一首Mike Oldfield的作品sentinel,期初他的这首单曲并没有给我太深印象,原因可能是被其他的New Age作品所冲淡,毕竟Mike Oldfield的音乐属于New Age的范畴。后来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到他在19岁(1973)那年就以《TUBULAR BELLS》(《管钟》)而注定在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当时《TUBULAR BELLS》录制完成后,接着由Richard Branson拿着它到各大唱片公司需求出版,但均遭到拒绝,后来一气之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Virgin)出版了该专辑,专辑一经推出立时刮起一阵旋风,该专辑以极具前瞻性的器乐编排和深邃的摇滚内涵卖出了1600万张,Virgin公司从此发家,而此时Mike Oldfield仅仅19岁。 强烈推荐Mike Olefield《Tubular Bells》。
《管钟》与Mike Oldfield
?牐犠钅昵岬牡缱永执笫?
?牐?31年前,一个英国年轻人抱着自己的处女作《管钟》(Tubular Bells),到各大唱片公司去寻求出版的机会,却四处碰壁。最后,他找到了正筹备开张的Virgin唱片,后者干脆将《管钟》作为开业之作。没想到,这张名字怪里怪气的电子专辑竟然在全球狂销1600万张,仅在英国就卖了500万张!《管钟》成为了音乐史上的奇迹,而这个不起眼儿的年轻人就是Mike Oldfield,他也由此成为史上最年轻的音乐大师。1953年,Mike Oldfield出生于英国。14岁便与身为民谣歌手的姐姐Sally Oldfield组团,当起了团中的演奏员,16岁时也曾自己组团担任贝斯与吉他手。《管钟》是Mike Oldfield的处女作(当时,他还不到20岁),也是贯穿了其30余年音乐生涯的主旋律。在音乐理想上,Mike Oldfield与法国著名合成器大师让·米歇·雅尔有着共同的追求,那就是通过对电吉他与各类电子合成器的接触,伴随着录音科技的脚步,不断地实验出各式乐器的声音极致,创造出声响与真实空间互动的无限可能。

使用道具 TOP

104#
发表于 2009-10-18 04:55:39 | 只看该作者
卅年引领潮流最前端
?牐犚恢币岳矗?评论总喜欢称Mike Oldfield为电子乐大师,其实这个称呼并不完全准确。因为,Mike Oldfield虽然是利用电子合成器来进行创作,但是他的音乐蕴含了许多传统的元素,从典型的英国民谣、爱尔兰小调到流行歌曲、摇滚乐等,精致而多样。20世纪90年代初,Mike Oldfield告别了老东家Virgin,转投至华纳音乐旗下。这时,距离首部曲近20年之久的续篇《管钟 II》终于亮相,再度造成了乐坛轰动。1994后,Mike Oldfield又走到了潮流前端,推出了乐坛首张结合了音乐、游戏与旅游指南软件的CD-ROM作品《The Songs Of Distant Earth》。1996年,Mike Oldfield以专辑《Voyager》将触角延伸至古老的居尔特音乐上。
?牐?2002年,Mike Oldfield发行专辑《Tres Lunas》,开始尝试chill out音乐风格。值得一提的是,秉承了《The Songs Of Distant Earth》中的音乐与多媒体同步发行概念,他还特别在新碟中加入一张名为《MusicVR Tres Lunas Game》的CD-ROM,融会海豚、神庙、多元空间城市、猫、海龟、蝎子、七枚戒指等图像的游戏软件与旋律,衬上Sally Oldfield的歌声,让乐迷在聆听渗有浓浓水性、无边梦境与人性的休闲旋律中,展开一趟水性与禅意合而为一的心灵之旅。在每一张专辑中,Mike Oldfield都喜欢尝试新的风格,并将自己在乐器上的心得逐一展示出来。例如在《管钟 II》里,细心的听众可以从反复演奏的一段完全相同的旋律中,辨认出近30种乐器的声音,而所有乐器的演奏者竟然都是Mike Oldfield。
?牐犖?《管钟》画上圆满句号
?牐犠魑?自己的处女作,Mike Oldfield对于《管钟》情有独钟。尽管,他在多年前已察觉旧作在音乐上有瑕疵之处或因当时科技未达理想而有重新灌录的念头,但碍于合约中有25年内不能重录,《管钟》发行30周年,Mike Oldfield才以最新的音乐技术演奏,并改进声音部分的瑕疵,完成了《管钟2003》。听众若能配合这张CD另附的影像DVD观看,更容易具象化它与电子音乐(尤其是舞曲)、与环境音乐的关联。
    值得一提的是,《管钟 2003》也是极少数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防盗拷CDCopy Protected 保护的音乐光碟,听者无法将其复制到个人电脑中,但可以在大部分的CD机上进行播放。

使用道具 TOP

105#
发表于 2009-10-20 06:05:57 | 只看该作者
【如歌的风景】谈谈大提琴

很久以前,有一次我去听音乐会。曲终人散的时候,我是最后离开音乐厅的。看到有一位大提琴手在收拾东西。我就和他聊了几句,我问他:能否让我来拉一下,其实我不会拉琴的,纯粹是恶搞。那位大提琴手说可以啊,于是我就拨了拨弦,提琴发出清脆而又浑厚的声音。然后,那位心地善良的大提琴手拉了一小段音乐,好像是肖邦《夜曲》里的一首,这位大提琴手告诉我:那是他自己改编的。于是我将我带来那张唱片赠给了这位大提琴手,我说:谢谢你,作个纪念吧。这是我以前听音乐会的一次有趣的经历。也因此对大提琴开始产生了比较大的兴趣。其实直到今天,弦乐都是我最喜欢的。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很重要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也是非常为人们所喜爱的独奏乐器。象大家都知道的巴赫大无,我聆听过无数次这部作品,对这部作品也非常熟识……

估计很多朋友都听过低音维奥尔琴的唱片。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是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Viola de gamba)的15世纪的乐器演变而来。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显,但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我对低音维奥尔琴不是很了解,请古乐爱好者谈谈。据听过古乐现场的朋友说:真正的低音维奥尔琴声音与唱片里的低音维奥尔琴差别是很大的。

使用道具 TOP

106#
发表于 2009-10-20 06:06:27 | 只看该作者
我就谈一些比较熟识的大提琴家。没提到的请大家补充了。就从法国四骑士谈起吧,最后再谈卡萨尔斯。法国四骑士对大提琴艺术贡献非凡。他们是:富尼埃、占德隆、托特里埃和纳瓦拉。富尼埃小时候是学钢琴的,后来因为患小儿麻痹症而改学大提琴而获得巨大成功。有几位残疾人都是非常出名的音乐家。象富尼埃、瓦尔哈、帕尔曼都是顶尖的演奏家。上天剥夺了他们的一些自由,但同时赐给了他们巨大的天赋。上帝是公平的。我相信富尼埃、瓦尔哈、帕尔曼也是非常幸福的,这从他们的音乐作品里能体现出来。富尼埃的风格永远都是高贵,人文,谦逊而儒雅的。他赶上了录音的黄金时代,留下的作品比较多,大部分都是优秀版本。尤其他的巴赫大无和德伏夏克、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富尼埃的传奇一直是我热爱音乐的动力,他的人品、他的技巧都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四骑士中的占德隆也是我很喜欢的大提琴家,我很喜欢他的大无,非常抒情而又有节制。他和托特里埃都来过中国,是我们的好朋友。对托特里埃,因为我听他的作品不多,很难下结论。他的大无是我比较不喜欢的,感觉不太流畅,歌唱性和抒情性都很一般。但他的埃尔加我觉得还好。托特里埃培养了一个比他还出名的大提琴家,估计大家都知道,就是杜普雷了。纳瓦拉我接触得比较少,就不谈了。不过听说他的大无现在已经炒到天价了。能和法国四骑士媲美的主要是斯塔克了。斯塔克的风格以坚毅、刚强著称。而杜普雷我认为也是有争议的,但我对她还是比较肯定的,尤其她的埃尔加、德伏夏克、小品都是我极其喜欢的。但她被过分神化了。哈雷尔是我比较喜欢的,他很低调,但他的音乐素养非常好,他现在好像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院长了,其实他是美国人。他追求温暖、抒情的风格,也很强调技术。罗斯特罗波维奇和萨弗兰有一拼。老罗的曲目比较广泛,也比较全面。最优秀的作品估计是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了。而萨弗兰没能得到充分施展,有点怀才不遇。但他的作品带有某种悲凉感。而现在的麦斯基是我不太喜欢的,他过于强调抒情,他拉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就比较好,但他的大无很糟糕。马友友是我比较喜欢的,他的音乐很健康、很阳光。但他搞的那些多元化试验我就不大喜欢,但我知道他有自己的理念和追求。王建是我比较喜欢的,他很温文尔雅,他的作品内敛、含蓄,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文章的最后就谈谈卡萨尔斯了,如果没有卡萨尔斯,大提琴历史肯定要改写。是他提高了大提琴在音乐中的地位。并且大力推广巴赫大无,功德无量。他的正义感、善良的内心世界都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使用道具 TOP

107#
发表于 2009-10-24 07:50:43 | 只看该作者
莫扎特专家海布勒

海顿的钢琴协奏曲已经初具规模,
而莫扎特可以说是真正的钢琴协奏曲创立者。
莫扎特在海顿等古典主义早期作曲家的基础上,
将钢琴协奏曲这一体裁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他作有27首钢琴协奏曲,
他对于钢琴协奏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的作曲家,
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
奥地利钢琴家海布勒是我最喜欢的莫扎特专家之一。
(安妮.菲舍尔是另一位)
海布勒可以说是为演奏莫扎特而生的。
不论是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海布勒之所以那么成功,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良好的天赋和从小所受的音乐熏陶有关。
她11岁就能在萨尔斯堡开演奏会,
这是她天才的表现。
她年轻时获过很多奖项。
另一方面,
和她的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有关。
她是在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学习的,
萨尔斯堡长期欣赏莫扎特的风气犹如惠风和畅般陶冶过海布勒。
因此海布勒深得演绎莫扎特的精髓:
莫扎特的作品其实很多是他的灵感使然,
并不是精雕细刻的,她直接来自莫扎特的即兴发挥。
海布勒追求一种平和、单纯、优美而又有韵味的艺术效果。
在作品处理上,
她的作品的层次感好,音色具有很细腻多彩的变化。
而且触键非常轻巧,琴声虽然不是太洪亮,
但与乐队配合得非常好,而和她合作的乐队一般弦乐非常优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海布勒的莫扎特是比较保守的,对作品处理得小心谨慎。
但她的作品听起来轻松怡人。
一般情况下,女性演奏家都具有很细腻、敏感的艺术感觉。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这却是最正宗的莫扎特风格…….
她的演奏继承的是极其经典、正统的维也纳学派。
40岁左右时海布勒开始在莫扎特音乐学院任教。

使用道具 TOP

108#
发表于 2009-10-24 07:51:51 | 只看该作者
钢琴大师安妮.菲舍尔

安妮.菲舍尔是另外一个传奇,
而且更加惊艳。
1930年,
年仅16岁便获得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
她也是一位著名的演绎莫扎特的女钢琴大师,
她不愿意躲在录音室里录音,
她认为那样做会束缚她表达音乐的自由性和即兴性。
她一直很强调灵感和个性及诗意,
(我认为这样对待艺术是对的),
因此她留下来的录音并不多。
她主要留下一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录音。
以及一些非常杰出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作品。
尽管都是女性,
但安妮.菲舍尔的演奏风格和海布勒是完全不同的。
安妮.菲舍尔的演绎不是小家碧玉型的,
而是非常有气魄的。
她的触键坚定而有力,
她演绎的莫扎特是柔中带刚的。
她冷静而又完美。
精确而又参透着温柔。
几乎无懈可击。
即使是最挑剔的评论家也会陷入沉默。
她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向莫扎特的奇妙之路。
她被赞誉为“纯粹的天才”,
即使是在男性统治的钢琴界,
安妮.菲舍尔也足以堪称翘楚。
著名钢琴大师里赫特曾这样评价过安妮:
“真正具有思想深度并且在演奏中浸透着伟大精神的艺术大师”。
如果你要问我安妮和海布勒,
谁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要好?
我个人偏向安妮.菲舍尔。
莫扎特晚期那几首钢琴协奏曲,
我听过许多版本。
但最得我心的,就是这位浪漫不羁,
喜欢一支接一支地抽烟的女中豪杰,
也是莫扎特的人间天使:
安妮.菲舍尔。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6 06:59, Processed in 0.023084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